果不其然,对面很吃这一招,态度也不似刚才强硬,“好,那我劝劝,但我先跟你说了,没有彩礼绝对不行。”顿了顿,继续:“也不是不行,要不咱们就裸婚,干脆啥也不办,当赶时髦了,也省得他们说嘴。”
蔡文心想这倒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可他爸妈算计的不止这点,他还有的好劝呢。
“好,我一起问问,肯定让你和叔叔阿姨都满意。”
电话挂断,冉佳怡面上满是玩味,又猜测了一番蔡家接下来可能会有的举动,这才出了房间,跟秋父秋母解释起来,在女儿的撒娇攻势下,他们很快散了气。
蔡家那边,蔡文说话可就没那么好用了。
蔡母很是拿乔:“不嫁就不嫁,咱们家这种家境,还怕给你娶不上媳妇。”
蔡文无奈:“妈,你之前不是对菱菱挺满意的嘛,完美符合你之前的一切条件,本地、独生、大学学历、有自己的工作。”
蔡文越念,蔡母的脸色越黑,天底下就没有哪个婆婆愿意儿子偏向儿媳的,更何况这还只是准儿媳。
————-
对秋菱这个未来儿媳,她自然是满意的,家庭条件不错,本人也算优秀,比那些穷酸倒贴上来的外地女人不知要好多少。
可那都是在两人谈婚论嫁之前,蔡母的认知力,女人一旦认定了男人,轻易不会更改,也就不值钱了,像是秋家,只要认定了自家儿子,不给彩礼,最后肯定还得带着嫁妆嫁过来。
面对固执的蔡母,蔡文无奈只能使出杀手锏:“妈,秋菱是没意见,可她爸妈不同意啊,刚才电话里都说要我们散了。”
蔡母听了先是一慌,儿子一直没有合适的结婚对象,跟她的挑剔多少有点关系,秋家是她遇到过最好的选择,说完全不在意是不可能的。但转念一想,天底下哪有父母犟得过子女的,眼珠一转,出口的话就变了一句:“我看那姑娘好哄得很,你的口才不是不错嘛。
蔡文想,这倒也是,从小生活在单纯的环境中、从没见识过社会的复杂,秋菱一直是个很好懂的姑娘,不然他也瞧不中,像是那些心思复杂、争强好胜的女人,他向来瞧不起。
既然爸妈这边说不通,他只能继续去做秋家的工作,到底也不是什么天大的事。
--------------------
第422章 第二十八个故事
蔡文自信能将秋家糊弄住, 但秋家却也没有这么好打发。上一世是委托者从中劝和,才使得秋家父母憋气答应了不要彩礼、甚至没少一分嫁妆,但这一次, 冉佳怡可没有这么好心。
面上她装作大度的模样, 猜测蔡家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 各种体贴蔡家的举动,但秋家父母也不是傻子,都是本地人, 又是通过熟人介绍认识的,稍微一打听就知道。
不打听还好,打听清楚秋家父母更生气了。
无缘无故, 说好的彩礼变卦,还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是什么意思?
要是不愿意出这么多彩礼, 开始就说开,他们自有衡量的机会,如今婚礼的消息已经放出去,知道的明白蔡家不厚道,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秋家女儿有什么问题呢。
要是对自家女儿有所不满, 干脆婚事也别办了,省得女儿嫁过去受欺负。
这时候, 秋父就不免埋怨秋母,“菱菱还小呢,你说你催什么, 现在好了, 遇上蔡家这么个东西, 打量咱家好欺负呢。”
秋母虽然心虚, 可也不接这个锅:“女儿到婚嫁的年纪,我催催怎么了,都是蔡家不厚道,不过也好,事前发现总比事后要好。”
眼下之意是还有反悔的机会,但秋父却没有这么乐观:“我看菱菱别是陷进去了,一个劲替蔡家说好话。”
秋母也为此发愁呢:“唉,也怪我,先前上学的时候约束的紧,第一次恋爱就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看重些也是正常。不过,我看闺女也不是完全糊涂了,咱们跟她好好说,应该能说通。”
秋父:“但愿吧。”
秋父秋母商量的功夫,冉佳怡也没有闲着,她去了解了下原主的所有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公证的程序。
对付蔡家这样的无赖,法律无疑是最好的方法,婚前财产公正是最能保留证据的措施之一,上一世蔡家能那么混淆黑白,不就是因为秋家稀里糊涂的、叫蔡家钻了空子,若把一切都摆到台面上来,倒是好处理。
但财产公证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未婚双方都得到场,依着蔡家的品性显然不会配合,那冉佳怡就只能将财产转化为更具有比较容易举证的资产,比如房子之类的。
蔡家那边她也没有放松,蔡父蔡母自持身份,没有与她直接对话,但通过蔡文转达的却不少,什么很看重她这个儿媳啊,觉得她不是一个看重钱财的人啊,诸如此类吹捧之言,冉佳怡都是听过就忘。
两边互相较量了一周,五一小长假就这么过去,接下来恢复了工作,也没有那么多时间算计这些。
蔡文那边态度还算积极,冉佳怡却是特意冷淡下来,装作一副伤心下被父母劝说成功的样子。
这下子,蔡文有点急了。
在鞍市来说,委托者这样的条件绝对算是优秀的了,本身足够优秀,又有家庭条件加分,是本地婚恋市场的翘楚,所以一但脱单也完全不愁没人追。
当然,蔡家的条件也不差,但那是相当于对条件不如他们的人家来说,对秋家而言也就一般,彼此相配,不然秋家也不至于完全没担心过蔡家可能的算计。
只能说人心复杂,结婚的时候谁不是想着能长长久久,谁跟蔡家一样提前把离婚的情况考虑周全、算计到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