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他们不放心,冉佳怡开口安慰:“爸妈,你们别担心,现在离婚的那么多,也不是离开了赵家我就活不下去。”
这番话却没有劝到于母,因为她担心的压根不是女儿离婚,而是她生不了孩子,以后的一辈子都没个着落。
屋内传来于母压抑不住的低泣,还有于父忍不住的叹气,冉佳怡安慰不住,只能想着以后自己生活好了,他们才敢放心。
将话说开之后的几天,于家的气氛都格外沉重,再也没有了说笑的心思,冉佳怡偶尔想要抽科打诨逗他们开心也无用。
好在几日细心照料下来,冉佳怡感觉身体好了不少,如此,去做手术应该也可以了。
但在这之前,她还有一件事要去做,那就是告知赵家这个决定。
赵家虽然损了点儿,可到底这是两人的孩子,没道理她一句不说给落了,不知情的还以为她理亏呢。
这几日里,赵庆几乎每天都过来,不过不受欢迎的他几乎只略坐一坐就会被于母话赶话送走,一日都没有留下来过。
事实上,以前于母还是很喜欢这个女婿的,只是自从知道赵家做的这些事,又见女儿一心想要离婚,早已不把这人当做自己女婿了,既然早晚陌路人,何必对一个外人好。
冉佳怡出门的这一天,于父也请了假,老两口一起陪着女儿,上赵家讨一个公道。
--------------------
第456章 第三十一个故事
两家距离不过两千米, 十分钟的路程,女儿回来这么多天,赵家老两口硬是没有过来看上一眼, 也足以看出他们对女儿的不上心。
明明以前, 一切还是好好的时候, 赵家还不是这样。
或许真如女儿所说,他们两家早该散伙了,如此赵家能得到自己心心念念的孙子, 女儿也不用受到那么多罪。
只是,这样一来,女儿暂时是不用受罪了, 可以后怎么办呢,没有伴侣、也没有孩子, 老了可不得无所依。
与父母的担忧不同, 冉佳怡的心情则相对轻松多了。
人嘛,总得活着再谈其他,譬如于父于母担心的问题,原主上辈子倒是有丈夫有儿子,可惜自己早早死了, 连担忧养老问题的资格都没有。
再者说了,社会发展这么先进, 养老产业发展的也不错,她趁着年轻多赚点钱,给自己买好保险, 等真老到生活不能自理就住进养老院, 总归不至于流落街头。
一行三人心思各异往赵家走去, 赵家和于家相隔不过两个路口, 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
“叮叮叮”,于父上前按响门铃,他们出门的早,如今也不过才九点一刻,赵家刚刚用过早饭。
“谁啊?”从里面传来赵父浑厚的声音。
打开门,见是亲家,有些差异:“老赵啊,你们怎么来了赶紧进来。”说着让开身。
两家是老相识了,于父和赵父在一家厂子里干了几十年,不同的是,于父算是技术工,待遇稍微高点,年纪大了后,工作也稍微轻松点,现在几乎就专门负责带徒弟。赵父则不同,纯粹做的体力活,如今也还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干着。
就连赵母在退休之后也是另外找了活干的,要问为什么,自然是为了儿孙考虑。
当初原主和赵庆结婚时,两家各出一半的首付,添置了一座婚房,婚后由小夫妻俩共同还款。
赵父赵母一看那三十年的还款期限就心发慌,只得努力多干点希望能贴补一二。
一开始,原主与赵庆是在婚房住的,后来,原主身体检查出问题,赵母以照顾她为由硬是将两人喊了回来,至于新房则是租了出去,每个月多少也能补贴一点儿。
于是冉佳怡又想到,若是离婚,财产分割又是个问题,但该她的是肯定要拿回来的,不论做什么,总得有本钱,她总不好再去掏老两口的存款。
六人坐在了大圆桌边,面面相觑。
一开始赵家人以为亲家是送女儿回来,心底还有些不满意,不能生还骄傲个什么,但等都坐下,看着对面人的神色,他们突然发觉不对劲——这没有一丝笑的模样,瞧着可不像是来求和的。
“亲家,你们这是?”赵父笑呵呵地开口。
于父的脸上依旧严肃:“老赵,我今儿来,是想跟你商量文文和赵庆的事情。”
赵父丈二和尚摸不着脑袋:“他们不是挺好的吗,有什么可商量的。嗐,老于,你也不用太担心,不是说这一胎没事吗,我们也不是那迂腐的人家,这个孩子生下来不论是男是女,以后我们都不强求。”
这话若是说在以前,于父定然十万分的感激,可现在,一个孩子就要了闺女的命,还第二个,赵家怎么不上天呐。
心里这么想着,于父话可不能怎么说,主要他也说不准老赵到底知不知道这些事情。
————-
弄成如今这样,说不上对错,只能说因差缘错,两家这么多年的交情,于父再多埋怨也没想彻底翻脸,只想着把话说清楚,然后分开。
于父开口钱,看了一眼女儿,那瘦弱的模样让他的心再次坚定起来:“老赵,我跟你也不用说那些含糊的,有些话我就直说了。”
赵父应和:“老于,有什么话你就直说,我们俩家这都多少年,又成了儿女亲家。”
于父叹气,人都不是坏人,“文文她前几天跟我们回去说了一件事,不知道你知不知道,可我觉得要告诉你一下,孩子不懂事,可我们大人总该明白些道理。”
此言一出,赵父顿时看向儿子,那眼神明晃晃的发问:“赵庆,你是不是做了什么对不起文文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