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在收到下乡通知后,她已经跟家里闹了一场,可这样也不过只给了她二十块钱,粮票什么的更是没有。
这年头,钱不如票管用,因为没有票钱压根花不出去,马丽也寒了心。
竹篮打水一场空,知道叶萱身上是真没钱,她也懒得跟人继续卖惨,很快离开了,她还得去想想别的法子。
冉佳怡看着叶萱离开的背影,替原主感到不值,上一辈子原主对待这个闺蜜可谓真心实意,结果迎来的却是背叛,如今没有了原主的好运加持,下乡才是她本来的命运。
这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冉佳怡再也没有见到马丽,两人也没有书信往来,竟像是就此断了联系。
她不知道的是,无路可走的马丽,在临走前还给自己挖了一个坑。
————-
除去马丽外,冉佳怡在镇上没有其他熟悉的人,一个人在厂区工作,虽说略显无聊,可到底轻松自在。
很快,大半个月过去,到了发工资的日子,忙碌的同时也收获着快乐,足足二十元的工资,另粮票、工业票等若干,在这个时代也算丰富。
作为一个有家的人,大半个月不回去已经很奇怪,如今有了工资是肯定要回去探望一下的。
捏着手上的钱票,留足下个月生活的资金后,冉佳怡从供销社买了一些红糖、糕点、另加两尺粗布,算是给家里人带的礼物,她搭上返乡的牛车。
牛车上都是一个村子的婶子们,早知道她在城里有了工作,又见买了这么多东西,又是羡慕、又是夸赞,冉佳怡就在这般尴尬的氛围中回到叶家。
叶家,男男女女们已经下地,只顾大妞带着几个孙子孙女做家务。
“娘,我回来了。”冉佳怡进门打招呼。
顾大妞回过头,见是自家闺女,先是久不见面的喜悦,随即想起了这个女儿的不听话,顿时沉了一张脸,“还知道回来啊,我还以为家门都不知道朝哪开了呢。”
冉佳怡放下东西,上前安慰:“娘,对不起,我上次也是看你们为我争吵伤心,不好意思回,这不,发了工资才敢回来。”
顾大妞顿时不乐意了,“这是你的家,不带东西还能赶你走不成,下次可不许这样。”
冉佳怡:“好,但这是女儿的第一份工资,红糖、糕点、还有两尺布,就是个心意,下次我就不客气了。”
顾大妞便又笑呵呵地去看东西,一边看一边笑,还忍不住嘟囔太破费了,钱还是自己留着好,总归还是高兴的。
这些话冉佳怡听过就罢,不管是为了和叶家维持和谐关系,还是为了自己的形象,这都是必须做的。
母女俩重又恢复亲亲热热。
待得晚上饭点儿,叶家全员到齐,听见顾大妞的炫耀众人皆是附和,全然没有了上一次的针尖对麦芒。
冉佳怡笑呵呵接受着众人的夸奖,只略微表现出不好意思的谦虚模样。
吃过晚饭,叶母招呼二儿媳给闺女烧好洗漱用水,叶二嫂再无埋怨,小姑子看着是个能耐的,带回来的东西自己用不到,几个孩子总是有份的,孩子能沾光,她就愿意伺候。
至于之前说的交工资,她反倒没那么在意,二房没有大房受宠,即使将来分家也分不了多少,倒不如趁现在多占点便宜、拉近点关系,以后说不得还有求上门的时候。
冉佳怡在家待的时间也不长,厂子里每周只周日一天休息,昨天周六下班她赶回来,今儿傍晚就得赶回去,期间,她在家什么活也没干,净顾着跟家里人联络感情,或被几个嫂子拉近关系,也没人察觉有什么不对劲。
先前原主在家,虽然受父母宠爱,可本质是一个勤劳的好孩子,在家只要不看书,闲下来总会帮家里干些活计,如今他在家衣来张手、饭来张口,这般大的变化竟然无人察觉,想来也是带回来的东西让人满意。
原主上面四个哥哥,最有出息的是叶家大哥,如今在公社做临时工,剩下三个都在地里刨食,可以说,冉佳怡如今是叶家最出息的一个。
人穷志短,同理,有出息的人腰板子自然就硬,像冉佳怡,上次家里没有给压下去,如今她住厂里吃厂里,家里控制不住,就只能捧着哄着,无关亲情深厚,人之常情罢了。
冉佳怡一整天都没门,自然也没能再给家里带来什么,顾大妞劝她出去逛逛时,她拒绝的理由也很正当,村里关注她的人那么多,出去铁定又是一堆烦心事,她又没有交好的朋友,出去作甚。
尽管如此,顾大妞对女儿的好运早已深信不疑,如今能考上镇里的招工就是一大有力证明,殊不知多少城里人都没考上呢。
女儿有了城里的工作,她固然高兴,可还有更深一层的期盼,那就是希望女儿嫁一个好人家,将来才能更好地提拔家里。
先前女儿在学校上学,带来的也只是一些蝇头小利,家里时常能开个荤、也稍微攒了点家底,但离改换门庭还远着,如今希望可都全寄托在这个有福运的女儿身上。
“萱萱啊,你在城里也留意点,要是有合适的对象,也可以谈了。”顾及自己慈母的形象,她到底没把话说那么功利。
“娘,我还小呢。”冉佳怡一脸羞涩拒绝。
事实上,她压根没打算在本地找对象,而是打算参加几年后的高考,离叶家远远的,至于原主上一辈子的丈夫,更是有多远滚多远。
一日的短暂重聚,用过晚饭后,由叶家大哥骑着自行车将她送回镇上。
厂子门口,冉佳怡目送他离开,只见他回过头来,认真道:“小妹,这辆自行车当初借给你,我和你大嫂都是愿意的,只是她见我来回公社费劲,这才有了几分抱怨,你别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