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靖朝选秀年龄从十三到十六皆可,而两年前刚举办过一轮选秀, 年纪大些的不是已经进宫、就是已经嫁人,待字闺中的几乎只有未满十三的一批闺阁千金,如今顶多也就十五的年纪。
花儿一般的年纪, 正是女子容颜最为娇嫩之时, 只是相貌正盛, 可不代表正适合孕期, 然而也没有其他办法了。
疼女儿的人家几乎都急急给女儿定了亲,余下的都是些父母不爱或者想博个前程的。
说到底,大家怀疑归怀疑,可也没人真的确保皇帝就生不了,要是进宫生了唯一的皇子,未来储君之位岂不是稳了。
这般大的利益诱。惑之下,总有些人心浮动。
约莫一周多后,冉佳怡与娘家人沟通后,确定透出口信的人家都给女儿定了亲,这才着手让礼部安排选秀之事。
大靖朝选秀,一般从五品官家择选适龄女儿,容貌端正、名声无暇的嫡出基本都可以参选,庶女则只有三品官家的女儿才可以参选。
这一次也没有放宽条件,适龄千金从大靖朝的南北各向奔涌而来,一百来位千金,加上同行伺候的下人们,将近三四百号人,一下子整个京都喧嚣起来,街上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秀女们到了京都,并不能直接进宫,而是放在一处皇宫的偏院,有嬷嬷们教导规矩礼仪,学得好能通过的才能被带进宫中正式面见主子。
期间,又有不少人被筛下去,至于自愿还是被迫就说不好了,不过这般被筛下去的姑娘,以后说亲也难,算得自损八百。
约莫半个月后,教导嬷嬷回话说规矩学的可以,冉佳怡这才让带人进宫,此时原先一百来号人的队伍,只剩下了将近七十人。
进宫安置在单独的储秀宫,与后宫妃嫔并不直接接触,只一个御花园共通。
冉佳怡让身边丫鬟隐瞒身份,逐个去试探自愿入宫的和被迫入宫的,做到心中有数,这才开启正式选秀。
选秀无非就是太后、皇后带着一众妃嫔看、皇帝自己亲自挑,不过皇帝这几日心情着实不佳,为免再遭遇过多非议,这几日除了侍寝其他时间基本不往后宫来,更显做贼心虚。
————-
皇帝不来,太后也说没心情,选秀的事基本就成了冉佳怡的一言堂。
她比任何人都清楚,皇帝已然不能生的事实,外人不敢确定可也多少怀疑几分,除去那些实在没办法的,余下都是图皇宫富贵的,而这种人是劝不动的。
当然,冉佳怡也没打算劝,皇帝要求选秀,这后宫总不能不进人。
将已有退意的姑娘一一筛下去,余下的就是另有所图的,甘愿进宫一搏的小姐们,自然各方面都不差,德言容功样样出挑,性格也颇有几分好强。
冉佳怡也没多选,将近四比一的选中率,最终留下十八名秀女,给太后、皇帝看过无异议,这才请了皇上撰写圣旨,赐予位份。
这一波秀女身份地位普遍不高,位份基本在五品嫔位到九品更衣之间。
因着多了一批鲜活的姑娘,前段时间因着传言一片静谧的皇宫也重新恢复了生气,御花园里每日都有年轻小姑娘们或赏花扑蝶、或奏乐舞蹈,如花枝招展的蝴蝶一般展示自己最漂亮的一面,企图吸引唯一男主人的视线。
皇帝也确实被吸引了一阵子,年轻姑娘的鲜活总能让人身心愉悦,即使偶有小失误,也不失为一种情趣。
趁着皇帝沉迷后宫的空档,冉佳怡也在飞快组织自己的人手动作起来。
她给皇帝下药绝了生育,自然不仅仅只是为断了皇帝的子嗣,更是为了磨灭皇帝的意志和干劲。
一个年富力强且能生的皇帝,与一个年富力强却注定不能有自己子嗣的皇帝,其状态也是截然不同的,如今皇帝尚且抱着一点希望,等到彻底没了希望,就是他沮丧颓废之时,而距离也不远了。
也亏得皇帝年轻,怕是短时间不甘心过继子嗣,即使过继,距离真正上位远得很,正经皇长子继位的尚且没有,更不用说过继来的,到时候也有了她发挥的战场。
作为一宫皇后,冉佳怡虽然自己不能出宫,可手下的丫鬟太监进出却是很容易的,毕竟也没人敢管。
这般情况下,冉佳怡也几乎随时掌控着宫外的动静,伍家那边,伍家三哥四哥着手安排家里,等待来年开春即刻启程往边关。
边关去年冬天一直不平静,戎族蠢蠢欲动,几次试图进宫都被拦下,但仍不可放松,很长一段时间内,伍家一门男丁应当都要在边关驻守。
这对她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毕竟伍家只剩女眷,也更有利于她从中做手脚。
而之前的庄子里,三种经济作物种植过两茬,几乎都留做了种子,如今不说供给整大靖朝,起码周边几个州府是没问题的,可惜依旧不到展露头脸的机会。
而她办的慈幼院因为有着皇后的名头保驾护航,发展的很是不错,她不吝钱财,如今已经成功扩散到周边城市,在老百姓间也有了很好的名声。
在她进宫之后,做的最大改变就是请了夫子教导慈幼院的男女老少读书认字。
大靖朝一向实行的是愚民政策,老百姓们目不识丁,老老实实过着自己的苦日子,商人们虽然能挣钱可地位低下、赋税高昂,只有最高阶级的士占据着最丰富的生产资料,享受着下层阶级的供奉。
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可情况如此,冉佳怡并不想着在大靖朝弄什么社会共产,毕竟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下,谈这些无异于白日做梦,可启民智还是可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