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不做贤惠女(快穿)(996)

作者:竹里人家 阅读记录

昨日里,庄里人前脚送走宫里的贵人,刚松口气,后脚又迎来一众官人,那是大气不敢喘,重复了先前的一番步骤,送走了官员,同样留下来一小波小官。

庄头瞧着,也不敢叫人歇下,准备了吃食,一帮人继续收割,愣是在微凉的秋夜里忙出了一身汗水。

只是这庄子再不起眼,占地也有几百亩,先前一半的田地花费了半个月,如今紧赶慢赶怕是也要个十天时间,好在一晚上已经收了二十亩,用来计算产量也足够。

福贵到的时候正值清晨,庄人们忙碌了一。夜刚刚歇下,福贵便让自己的人一筐筐计算着产量,他则是端着茶盏在一旁不错眼盯着,看着眼前堆满一屋子的粮食,心里美滋滋,这个差事,他喜欢。

下人们手脚利索,又是简单的称重计量,不过一日功夫,就算得差不多,福贵赶着天黑内城落钥前赶回去,带着一本厚厚的账簿。

待得汇报了结果,皇帝翻阅着账簿,哈哈大笑起来,福贵也凑上前说些讨巧的话。

半晌,皇帝的那股开心劲儿才淡下来,细细忖度一番才道:“这般好消息自然是要告慰祖先,这样,宣钦天监来算一个好日子,朕要开坛祭祖。”

福贵连忙应下,皇室祭祖只在每年新年一次,不过多打扰,如今算是特例,不过看在这是个好消息的份上,想必列祖列宗们会体谅,一齐跟着开心的。

--------------------

竹里:嘿嘿,虽然成绩不好,但我特别会做梦。

今天看了眼收藏,想着写完有没有希望到一万,嘿嘿,白日梦中

第482章 第三十三个故事

皇室祭祖的消息多由宗室和礼部负责, 冉佳怡要做的并不多,得知这个消息,只是挑挑眉, 如常吩咐下人们准备起来。

祭祖的仪式很是复杂, 准备了将近半个月, 到了钦天监挑的好日子,这才一切准备妥当,而这时候庄子里的作物也已经全部收获, 几百亩田收获的果实足足装满了好几间屋子,整个庄子上下满是丰收的喜悦。

而朝堂内外,除去皇帝这个一国之君外, 最高兴的就是掌管天下钱银的户部尚书了。

当任户部尚书恰巧姓钱,却偏偏是一个农家子出声, 家里穷的叮当响, 掌管的户部也不遑多让,好在脸皮够厚,不管谁来,都能几句话顶回去,硬生生保住了户部为数不多的钱粮, 可总有躲不过去的时候。

这边来个水灾、那边来场战事,一花钱那钱袋子就如破了洞漏个精光, 钱尚书的脸一年倒有三百六十天跟人欠了他债一样黑,对谁都没个笑脸。

如今情况可不一般了,扎根庄子半个月, 眼见着粮食进屋, 钱尚书第一时间买了不少粮种, 打算今年家里的田地就种这个, 娘子也不需再劳神,也不止他这么干,不少家境不好的官员都偷偷买了一些。

至于剩下的,自然没人敢动,只命人好生储存,待来年播种前尽快运往地方种下才好。

因着有了底气,钱尚书对皇室祭祖要掏的大笔银钱虽然依旧不大乐意,可还是高高兴兴付了。

如今皇家的子嗣不丰,祭祖倒也简单,皇帝、冉佳怡这个正宫皇后、以及宫内唯一的小公主三人能踏足室内,至于其他后宫一应妃子们,则是没有进入皇室祠堂的资格,只能在室外行礼。

皇帝膝下尚且无子,只一个女儿便格外显眼,为表对这个女儿的重视,皇帝还给人赐了一个封号,名太平,寓意大靖朝以后太太平平,对于一个公主来说是很看重的意思了。

只是曹贵人的位份却并没有再往上提,依旧在贵人位置待着,且似乎惹了皇帝的不悦,自从小公主出生后就未曾侍过寝,好在曹贵人安居一隅,带着女儿很是怡然自乐。

就这,也是宫里很多女人想象不到的好日子了,说到底皇帝的宠爱还没一个皇嗣的存在来的靠谱,至少,有了皇子皇女,宫中下人便再无人敢随意欺负,不得宠的宫妃受到的苛待可不老少。

在一个天朗气清的秋日,枯叶打着璇儿落下,祭祖仪式正式开始。

皇帝皇后均身着一袭正装,公主由下人们抱着,三跪九叩,太监大声宣读早已写好的颂词,一年歌功颂德,宗族、官员跪倒一地,齐齐高呼万岁。

那一瞬间的气势,仿佛自己是万民所向、天降之子一般,比起当初登基那一刻的美妙滋味也不遑多让,皇帝察觉到了久违的满足感。

而在祭祖仪式后,分装好的粮种便有工部的官员分派,成批成片的送往地方,另配上庄子上研究透彻的的种植、收割、储存、以及食用办法。

唯一的遗憾便是种子有限,每一处地方也只能分到一部分,不过第一年也足够了。

官员们有自己的路子,自然知晓其中真实,可老百姓们却不甚清楚。

田地就是百姓的根,粮食更是百姓的命,便是官府,想要强求百姓们改换作物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这本是一件好事,并不好强迫的时候。

但当官的向来长了十个心眼,知晓这一年正是治下出业绩的大好时机,自是千般万般诱。惑着百姓种下新粮种,且不提先前皇后求下来的免去一年赋税,吹的产量更是诱人至极。

有那胆大的、或者土地贫瘠产量不佳的,自是动心,种下粮食忐忑等待来年的收获。

随着粮种一起种下去的,还有老百姓间络绎不绝的讨论,几乎整个大靖朝人都知道,这是宫里顶顶尊贵的皇后娘娘发现的高产量种子,献给了皇帝陛下才得以给百姓们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