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馆的人都喜欢帮忙,个个都是好公仆啊!
陆青予笑笑:“不用了,我随便问问。”
苏远宸离开南州市去庆芳县参加新书的学术研讨会,他什么时候写了一本书?
庆芳县有什么特产来着?对了漆器,他给当地的传统工艺漆器调研后写了一本书,还出版了。
书呢?
好像他上次来带了一本书,上面写着漆字,难道这是他自己写的书?
陆青予后知后觉地想起来,当时自己和他才打了嘴仗,书被她随手借给罗斐了,她根本没注意到书籍的上面有没有他的名字。
现在看来他当时把书给自己,本来应该是很得意的吧,还期待着自己说一句恭喜。可惜自己根本就没看。
哎,陆青予啊陆青予,你太迟钝了!就算作为朋友,都应该说一句客套话嘛。
怎么到了80年代,情商都降低了。忽悠大佬时都能厚着脸皮,面对苏远宸怎么只会直来直去了呢!失策失策。
陆青予绞尽脑汁想着,必须找个机会恭喜他、祝贺他,才不失为朋友之道。
最好找个偶遇的机会,她有樱桃红的阴影,不想上门去找他。
她在找机会,机会自己就上门了。
市博物馆送来了一张请柬,请陆开明和她周日上午去参加明代墓葬文物展的开幕式。
展览主要是去年挖掘的明代大幕中的各种器具,其中就包括修复成功的两件景泰蓝大件:双狮纹藏草瓶和珐琅凫尊。
如果博物馆新展开幕,文化馆一定会派人去采访,苏远宸有极大的可能会去。
周日上午,陆青予特地换了一件白色短袖衬衣和宽松蓝色长裤出了门。衬衣是上次用奖金新买的,样式比较宽松。
陆青予顺手把衬衣下摆两个角打成了蝴蝶结,这样看起来上半身短一点,下半身的腿长一点,有点模仿最近流行的港式风格。
老爷子换上白衬衣、灰色绵绸长裤,拄上了拐杖。自从生病后,老爷子的身体大不如前。
陆青予扶着他坐公共汽车到了博物馆,安顿在贵宾接待室里。馆长仇云峰很亲切地来和老工匠握手聊天。
大佬寒暄面谈,陆青予出来在博物馆晃悠。
为了这件文物,博物馆设置了特展,就在一楼右转的地方。
展览的东西不多,但样样是精品,非常罕见,单独套着玻璃罩摆放。馆内光线暗淡,光线集中打在展品上,让人一下子就被吸引了目光。和四十多年后的博物馆没有太大的差别。
两件景泰蓝文物放在入口最显眼的位置,勾引着人贴近去看。
经过陆开明的精心修复,现在的两件器物完整美丽。他们有着独特的造型、醇厚的色彩,带着浓重的年代感。完全看不出刚出土的破败样。
作为参与修复的陆青予有些骄傲。她把头贴在玻璃匣上很久,低头望着她们。
自从设计了台灯,她领会了景泰蓝美丽的秘诀。景泰蓝的器型是第一位的,花纹是第二位的。利用各种材质设计出线条流畅、比例舒适的外型,本就是难得的神功。
当陆青予看着她们的时候,突然感觉到有人看着自己。
她下意识抬起眼睛,透过景泰蓝玻璃匣,看到一个熟悉的面容。
好多天不见了,他还是那么好看,一张让人心情愉悦的面容。他不说话的时候,带着些忧郁的文艺青年范儿,有种破碎的美丽。
只是他现在拿着相机,好像正准备透过玻璃来拍景泰蓝和眉眼低垂的她。
陆青予忍不住笑了:“嗨!小苏同志,你好啊。”
第66章 一起同行、方能长久
展厅还没正式对外开放,能在里面的都是工作人员。
两个人就这么隔着玻璃匣对望了片刻。陆青予友好地打招呼,让苏远宸好不习惯。这小丫头能这么好?肯定不安好心。
他有点犹豫地回答:“哦!陆师傅好!”
陆青予大方地走过来,在苏远宸瞪大的眼睛中牵起他的手,深情款款地说:“小苏同志!”
“啊?”苏远宸莫名有点心慌。
“恭喜,恭喜!”陆青予用力摇了摇手,就像领导接见小同志一样慈祥。
“啊?!”苏远宸脑袋有些宕机:“恭喜我什么?”
“恭喜你写的书出版了。”陆青予笑嘻嘻地。“恭喜你成为一个作家,用纸笔来激励人、鼓舞人,带动更多人走向改革开放的春天。”
苏远宸兴奋地说:“你看了我的书了?”
陆青予羞涩地回答:“没有!还没来得及。”
“那就还是等你看了再说吧!”苏远宸突然不高兴起来,他才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呢!他只希望她能看到自己写的诗,能感受到他的心意。
陆青予以为他在书里写了什么惊天壮举、绝世豪言,暗下决心回去一定要好好拜读、天天学习,做点摘抄语录贴在桌子上。
“没问题,我回去一定好好看。那我恭喜你了,想问一个私密的问题,不知道你方不方便回答?”陆青予眼巴巴地看着苏远宸。
苏远宸不由又紧张起来:“什么私密问题?”
“就是,就是……你的书出版了,有稿费吗?”陆青予这次是真不好意思了,毕竟40多年后,女人的年龄、男人的收入都是不能问的。
“这本书没有稿费,事庆芳县文化馆出资出版的。我只是市文化馆派遣去帮忙写的,工资补贴有一点。”眼见着陆青予蔫下去了,苏远宸猜测这个财迷肯定在想写书赚钱的事儿。
“现在市面上只有知名人士、文学家写的书,或者出版经典文学著作比较赚钱。听说今年出版的《红楼梦》还不错,非常畅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