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景泰蓝厂花发家史(132)

作者:猫山醉 阅读记录

自作多情虽然不应该,可这话确实容易让人浮想联翩,到底说的是工作,还是别的,还是都有。

陆青予只能尴尬地笑笑,点点头。

“张研究员,感谢你们今天的邀请,那我就带着我家丫头回去了。”老爷子站起身来,陆青予赶快扶住。

苏远宸趁机跟随:“张研究员,那我也走了,我把稿子整理好发给您看看,没问题就登报了。”

张砚林自始至终都保持着儒雅的微笑:“没问题,我送送你们!”

“不用了,我和陆师傅很熟,我去送他们。”苏远宸拦住了张砚林。“您请留步。”

张砚林这才认真看着苏远宸,年轻人真心急,就算装得再无所谓,言行也泄露他的想法。

“哦,那好!陆大师傅、陆小师傅、苏同志,再见了,欢迎下次再来博物馆。”

“好的!欢迎到我们工坊来看看,保证你大开眼界。”老爷子笑道。

“感谢邀请,我一定去!”张砚林挥挥手,目送着三个人离开了。

出了博物馆门,苏远宸很自觉地跟着陆青予两人走。

“你跟着我干什么?”陆青予好奇地问。

苏远宸笑着:“你忘了,你我下午还有课,我们把陆师傅送回家,正好一块儿去上课。”

我们、正好、一起,今天看来是要和这个人待一天了,陆青予撇嘴。

苏远宸就像没看见似的,把相机塞进包里搀扶住了陆开明:“小姑娘力气小,陆师傅,还是我来扶着你吧!”

老爷子笑呵呵地:“谢谢,谢谢!”

把老爷子送回家,周素莲看到苏远宸还没来得及发表欣喜、感激的言论。陆青予已经推着苏远宸走了。

两个人坐在公交车上,苏远宸忍不住翘起嘴角:“你看,我还是挺有用,挺有价值的吧?”

原来他一直在纠结这个问题,陆青予笑了笑:“确实挺有用的。”

“我帮你真不是因为可怜你,而是……而是因为这个社会现在还不够好。”苏远宸叹气。

“我从大学时代起就参与过很多的帮扶项目。我知道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没有男人作为家庭支柱,女人、老人、儿童都是弱势群体。而你家刚好都占齐了,我只是因为这个想帮你。”

苏远宸的眼睛很柔和,带着悲悯的表情:“但是,我好像做过头了。你家好像并不需要我这样的帮助。你本人好像,也不需要。”

他说得很真诚,姿态放得很低。

陆青予能感觉到,所以她也真诚地说道:“苏远宸,拒绝你不是因为我矫情,更不是因为我忘恩负义。

最开始我确实很弱小,所以你和文化馆就是我的救命稻草,特别感激你送来的温暖援助,我真的无以为报。

但我现在在工坊站稳了脚跟,慢慢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了。我想要试一试,自己能走多高走多远,就算面对困难,我也想靠自己的力量克服。

在这个奋发的好时代,我想成为和你一样,不等不靠,对社会有用的人。”

小姑娘的眼睛暗藏着光芒和野心。

苏远宸笑了,伸出右手:“重新认识一下,陆青予同志,欢迎加入改革开放的大军。”

陆青予也笑了,她握住苏远宸的手:“感谢苏远宸同志,我一定迎难而上,不坠志气。”

“以后大家都是干革命的好同志,互相帮助是应该的,有需要说一声。”

“嗯!如果有需要,一定向您求助。您有需要,我一定帮忙。”

两张年轻的笑脸,两只温暖的手。

大手骨结分明、手心柔软,小手骨头坚硬、带着老茧。第一次,紧紧地握在一起。

第67章 水墨丹青、青出于蓝

六月有个重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这个年代虽然工坊不放假。但是对早下班的工匠们并没有管得太严。

陆青予带着买来的艾蒿菖蒲,提着一串粽子去了廖家。算算时间,堂姐应该去医院定期检查了。

如果她还没有告诉家里人,自己还需要帮她打掩护陪她去医院。

下午的肉摊已经关门了,一排木头门板整齐地站着,露出一个门板的缝隙,散发着血腥的气息。

顺着围墙往里走,还没进门就听见院子里挺热闹的,好像来了不少人。

陆青予站在门外有点犹豫,进还是不进。

就这时,她听到了熟悉的尖锐女声,乔彩霞的声音:“我闺女肯定是生儿子的,我和他爸已经去找大师算过了。”

“我们家也算过了,还去供奉了长明灯。”这是廖老娘的声音。“大师说了,只要供奉不断,肯定是生儿子的。”

一群人嘻嘻哈哈地笑着。

廖全贵说:“多亏岳父岳母生了个好女儿,当初就说小小是个好生养,果不其然。进门不到一年她就怀上了,怀孕到现在没什么大反应。”

“亲家公给取名字了吗?”陆金问。

廖老汉打着大哈哈:“取了取了,请我们街口读书的老先生给取的。廖光宗、廖祖辉、廖富达,这三个你们看哪个比较好啊?”

一群人纷纷发表看法,有说光宗好的,有说祖辉好的,有说富达好的。反正都是差不多的意思,生儿子光宗耀祖,飞黄腾达。*

陆青予从门缝中看见了陆金一家三个,廖全贵一家四个,就是没看见陆小小,猜想她应该是一个人待在屋里。不知道她听到这样的话,是什么心情。

她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尽量带着假笑走进院子:“哎呀!廖家叔叔婶婶好啊,今天来客人了啊!”

一群人没承想陆青予居然来了,一时间全部噤声。毕竟大家和这个小姑娘都曾经交过锋,知道这是位嘴皮子厉害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