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景泰蓝厂花发家史(139)

作者:猫山醉 阅读记录

这个年代去北京要坐三天三夜的火车,来回就是一周,三天前大家还看见李正林在工坊里上班。更别说这只梅瓶少说也是上千块才能买的东西,李正林根本不可能自掏腰包买这个。

专家组到车间一角商量评级情况,大家蜂拥而至参观文物。白手套伸出手,隔开了兴奋的人群。

大家第一次近距离看修复的文物,再对比旁边李正林等人的作品。一边研究一边讨论,很多人在这一刻提升了对景泰蓝工艺的认识。

陆青予死死盯着李正林的梅瓶看,越看越古怪,越看越熟悉。

青色、蓝色、莲花、锦鲤。

“我的女儿,你出生在景泰蓝世家,就算是女孩子也能有一番成就……

我给你取名为青予,希望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我的女儿,我为你做了一件作品,上面有你的名字,希望你将来能看到……”

陆青予的喉咙像被捏住了,她仔细看着手中的梅瓶。梅瓶外形修长优美,大多数人都认为是女子的象征。

瓶身上面锦鲤闪耀,一条、两条、三条、四条、五条、六条!每一条鱼的尾巴都是青色的。

原来他把六条小青鱼,当做自己的女儿。

还以为是自己独创的有趣代号,结果冥冥中自有天意。

“等等!”陆青予走回专家组。“李经理的作品不是他做的,这应该是陆巡的作品,而且是十九年前的作品。”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句话信息量太大了。于方林和赖鑫猛地抬头看着陆青予,赖鑫的脸色变化莫测。

工坊里的年轻人还在猜测,老人重新聚拢到专家组身边。李正林呆立在原处,陆金陪着他。

宋磊不懂:“你怎么知道这不是李经理的作品,还有陆巡是谁?”

“陆巡,陆巡是我父亲!”陆青予的眼睛开始酸胀。“这只梅瓶是他做了送我的出生礼物,因为我叫做陆青予,六条小青鱼。你们可以看看,花瓶上是不是有六条鱼。”

宋磊等人拿过梅瓶开始观察,确实有大小不同的六条鱼。

李正林冲过来:“别听丫头片子胡说。六条鱼就是你陆青予,放屁。领导,这是我做的,不可能是别人做的。陆金,你说对不对?”

“对,我亲自生的火,帮忙打磨镀金抛光的!”陆金帮忙解释。

“我猜也是!现在看到的烧蓝、打磨、镀金、抛光的流程确实是你们做的。为的是重新融化颜料,烧掉锈迹,掩盖景泰蓝的陈旧感吧!”陆青予说出她的猜想。

在参与文物修复时,陆青予就学到了。珐琅颜料是矿物质材料,里面含有杂质和气泡。随着时间的流逝,气泡和质感会更加明显,产生年代感。

老爷子修补文物时,明明可以重新高温烧制珐琅却不用,就因为高温熔化后会带走气泡和年代感,把旧东西变成新东西。最后全是用低温修补完成的。

“你,你没有证据!”赖鑫站了起来,和李正林、陆金站在一起。

三个成年男人,并肩站着,共同对着一个小姑娘施加压力。好像他们是弱者,她才是逼迫他们的强者。

这场面,有点可笑。

于方林默不作声,站在了陆青予的右边,张少坚站在了于方林的旁边。殷丽带着章同和一众姐妹,站在了陆青予的左边。

吴准、曾来、乔万里、陈鉴带着一号车间的人站在一起,二号车间的人自然也聚拢。眼看着就要掀起一场轩然大波。

彭城慌里慌张跑进了车间,身后跟着两个公安。这是为了避免工坊闹事准备的,现在派上用场了。

“别吵别吵!”彭城大喊着。

说来可笑,工坊里工匠最大,总经理的存在感最低,经常劝了这个劝那个,谁都不听他的。

赖鑫不退,陆青予也不能退,领导专家尴尬地坐在中间,一动不敢动。

“赖主任,有什么话好好说!”彭城劝道。“吴准吴师傅,来,帮忙劝劝。”

“于师傅,安抚好你的徒弟们。”

赖鑫的公鸭嗓特别有标志性:“你让这丫头道歉,胡说八道诋毁李经理。”

陆青予不甘示弱:“我没错,就是你们偷了我父亲的作品,还想用它来评选八级工。”

彭城大汗淋漓:“青予,偷盗这种话可不兴乱说话啊!你有证据吗?”

“对,你有证据吗?”陆金也吼了起来,李正林看起来气得浑身发抖。

陆青予轻蔑地一笑:“我当然有证据,除了这件器物寓意着我的名字。我还有照片为证,上面的花瓶和这个一模一样。”

照片,为什么会有照片,快二十年前的照片还留着?

李正林颤抖着看着赖鑫,赖鑫一脸不可置信,再看着陆金。

陆金还想垂死挣扎一下:“就算是一模一样的,李经理也可以仿制。这次评选说了只看手艺,不看设计能力!”

“我们工坊仿制都是有流程的,从档案馆申请图纸,每套老图纸都有编号,那请问你这梅瓶的图纸在哪里,编号是多少?我来工坊十几年,就没见过这个东西,还不知道以前藏在哪儿的。”张少坚嬉笑着。

“别和他们废话!青予,你去找照片过来。”于方林拍拍她的后背。“你放心,我陆师兄的东西,绝不会给任何人。”

“好!”陆青予点头。

“我陪你去!”殷丽出声。

其中一个公安站出来说:“我开车送你们回去取!”

三个人并肩往车间外走,李正林突然大喊一声,啊!然后挤开人群,向外奔跑。

陆金看着李正林跑了,也跟着奔跑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