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景泰蓝厂花发家史(157)

作者:猫山醉 阅读记录

张老师特别好!上次工坊评级,是他做了担保,才把爷爷修复的景泰蓝文物借给我,为爷爷正名。

你不知道,当我拿出文物说这就能代表爷爷最高技术的时候,赖鑫和李正林的脸色特别难看!

我都不知道怎么感谢他才好。要不我也请他吃顿饭?不知道他喜欢吃什么。算了,还是等爷爷腿好了再请他吧。”

陆青予低低地笑着,滔滔不绝表达着对张砚林的谢意。

苏远宸的心里却十分别扭,心里面酸溜溜的。说起来张砚林虽然年纪大一点,但是长得很好,个子高大还戴个眼镜,十分斯文儒雅。

他还记得她曾经画过一幅画,画像上的短发凌乱,有些像张砚林的发型。

“你怎么不说话?”陆青予回过头来,发现苏远宸脸色不太好,像吃了苍蝇似的。

“哦,我在想哪里有艺术资料。我记得南州大学图书馆有一些,下次我去帮你再找找。”苏远宸寻了个答案搪塞了过去。

但在陆青予看来,他又走神了。

他明明有很好的大学资源,却不愿意带自己去,是怕在大学里遇见他父母,还是怕遇见谁呢?

要帮就帮彻底,不帮拉倒,还不如张砚林爽快!陆青予回头看向车头,莫名地酸涩。

到了目的地,是一片厂区,鱼店就在巷子里面。七拐八弯后,露出一个歪斜的草棚子,就是店铺了。看来就是个大排档。

店铺连个招牌都没有,却已经围坐了好些人。每张桌子上都放了一个大盆子,几个人端着饭碗在大盆里捞东西吃。看起来还挺热闹,味道应该不错。

美食当前,两人忘记了不愉快,坐下来等着老板推荐。

“两位吃鱼还是黄鳝、泥鳅?小店都有!”老板娘胖乎乎的,非常喜气。

苏远宸问:“今天有新鲜的鱼吗?”

“有有有,今天早上才从荷塘捞起来的。”老板娘笑眯眯地解释。“你们两个人,就要一条小白鲢吧。”

苏远宸点点头:“那就白鲢鱼,打成片儿。”

“这附近有荷塘吗?”陆青予听到了感兴趣的东西。

“有的呀,我家的鱼都是荷塘里面养的,特别好吃。你们试试就知道了。”老板娘给两人摆上干净的碗筷。

“荷塘在什么地方?我想去看看。”陆青予追问。

“你想看荷花吗?这几天荷花正在打骨朵,再半个月就开了,到时候再去吧。哦,这条路没有公交车,走路过去有点远哦!”老板娘解释完就离开了。

“你想去看荷花吗?”苏远宸找来开水,烫了烫碗筷。

没想到他还挺讲卫生的,陆青予找来抹布帮忙擦了桌子。

“嗯,我准备做个荷花花瓶。想看看真的花叶,找点灵感,收集点素材。”

“行,我帮你问问路,到时候想办法送你去。”苏远宸立刻说道。

陆青予听到这话高兴起来,爽快就好!

老板娘端着盆子上桌,里面是乳白色的汤和雪白的鱼片,喝了一口汤酸辣咸香,吃了一块鱼片,脆嫩爽口。汤里面还有白菜、土豆和豆腐,每一样都好吃。

“够不够算,要不要加醋?”老板娘问。

“不用了!”两个人异口同声回答,今天在路上,已经吃了好多醋啦。

吃完午饭,两人分道扬镳。陆青予回工坊点卯,苏远宸去大学图书馆帮忙找资料。

一进工坊大门,门卫大爷笑着说:“小陆师傅回来啦,今天有没有收获啊?”

吃喝且忙私事一天的陆青予哼哼:“还在找灵感。”

“慢慢找,之前孙主任他们经常出去找灵感,有时候还约着一起到郊外去呢!”大爷见怪不怪。

这是李长生在的时候,给画室的特权,好,也不好。

陆青予心虚地往里走。

“小陆师傅,彭经理说你回来了去找找他。”大爷趴在窗口最后说。

“啊?知道了!”彭城让大爷守着自己,是不是要批评她天天外出。这么一想,陆青予脚步沉重多了,磨磨蹭蹭上了楼。

彭城正在和王敬国、于方林说着什么,抬眼看见门口准备躲开的陆青予。

“来来来,进来进来,躲什么躲!”彭城向陆青予招手。

陆青予硬着头皮走进来,早也一刀、晚也一刀,早刀早了。

“对不起,我……”陆青予准备给自己的外出编一点理由。

彭城一愣:“为什么说对不起?我还没说要干什么事儿呢!下个星期北京景泰蓝工厂的工匠要到我们工坊访问,你不愿意和他们交流吗?”

“真的?燕京景泰蓝工厂的工匠要来?”陆青予这才知道彭城叫自己的原因。

燕京景泰蓝工厂是建国后第一家珐琅工厂,是景泰蓝行业的龙头老大,绝对的权威。工厂里的老师傅据说都是以前皇宫造办处出来的学徒,保留了很多精品和绝活儿。

和他们相比,南州市的天和珐琅工坊以前一直延续小作坊的生产模式,今年才改革重组,处于起步阶段。

“工坊要发展壮大,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啊!”彭城笑着说。“我好不容易请轻工局帮忙牵线搭桥才成功的,可要好好珍惜交流的机会。”

“没问题!”陆青予笑着答应。

“坐下坐下,我们商量一下接待事宜。”彭城招呼陆青予坐下。“这次来的工匠里有一个女同志,你负责陪同她。到时候组织几个女工友,多多向她请教。”

真的有女工匠从事景泰蓝制作,陆青予喜出望外,立刻答应。

今天听到的都是好消息,自己终于不用瞎琢磨了,希望能在女工匠身上学到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