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砚林见陆青予盯着老人看,低声介绍:“文老是燕京博物馆的前任馆长文昌明,现在是我们文博联盟的主席,国家关于文博工美方面的事情,经常咨询他的意见。”
懂了,*是大佬!真正的大佬,比许美华老师还要资深的工美人。看他雪白的头发,深刻的皱纹,起码七十多岁了。
文老看着小姑娘,露出和蔼的笑容:“小姑娘,我刚才看你拆卸很熟练,你参与了这个屏风的制作吗?你们是哪家单位的?”
“这位老师傅,我们是南州市天和珐琅工厂,这个小姑娘是我们工厂的首席设计师陆青予师傅。这屏风是陆师傅设计和制作的。”吴忠在旁边帮着介绍。
陆青予谦虚地说:“文老您好,我不是首席设计师,只是暂代的总设计。这个屏风的设计和制作也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充其量算是组织者吧!”
文老眼睛多毒啊!他才不相信小姑娘只是个组织者,他笑着说:“陆师傅年纪轻,功夫深,能力不错啊!这作品就算是散着的,看起来也精致规整。我们今天来了七八个人,需要大家做什么,吩咐一声就好。”
已经知道大佬身份了,怎么可能吩咐他干活儿啊!周围的人估计和张砚林差不多,都是各大博物馆的研究人员。真是难为人!
文老看出陆青予的顾虑,已经率先招呼人了:“大家都过来帮忙,我们搭把手,把木底座扶起来,让陆师傅把屏风组装起来。”
果然是专家,他一眼就看出陆青予设计的关键所在。木制底座和铜板是活动的,每扇屏风之间用铜制活页连结,也是活动的。
要把屏风组装起来,第一步要把木制底座扶起来拼装好,在地面立稳,再拼装铜板,最后组装上各种小配件。
木质结构最是沉重,又分为五块,仅凭他们三个男人根本不够,所以陆青予才想找人帮忙。
文老发话,不管你在本单位是什么身份,都动起手来。张砚林冲在最前面,扶起中间最重的木屏风底座。陆青予只能使劲儿道谢。
既然专业人员上手,苏远宸摸出了包里的相机,开始拍照。吴忠组织周围的吃瓜群众不要靠得太近,许文俊跟在陆青予身后找工具。
硕大的屏风被重新扶了起来,一块块铜板被嵌了上去。各种卡扣一点点稳定住整个屏风,小装饰点缀在卡扣上遮掩住了些微瑕疵。
展览本来早就该关门了,但是因为修补屏风的缘故,推迟了闭馆。参观群众没有离开,反而更多了。
所有帮忙的人慢慢撤离退后,只剩下陆青予一个人忙碌的身影。周围很安静,只剩下她手上工具发出的咔嗒声。
当最后一丝阳光撤离地面的时候,屏风重新竖立在大厅中间。
“好了!”陆青予终于直起身子,退后几步。
文老带头,所有人鼓起掌来,经久不息。
陆青予转过身擦着自己的汗水,向周围团团鞠躬:“谢谢大家!”
闪光灯纷纷亮起,来了好多记者。他们听说全国工艺美术展正在现场制作大型屏风,都觉得这是个好题材。结果到了现场,看到是个年轻姑娘有条不紊地组织人员辅助,自己亲手操作,更觉得有宣传价值。
雷组长不知何时站在苏远宸旁边,笑着说:“今天真是长见识了!”
文老对着张砚林和同行者说:“后生可畏啊!”
陆青予可不敢让这两位大人物如此夸奖,也不愿意一直待在聚光灯下,她只想赶快躲进人群中去。
观众等了一下午,现在见屏风重新立好,就拥挤着上前观看。擦肩而过几个人,陆青予觉得有点眼熟。回头一看,又没发现熟人。
看错了吗?陆青予回过头,放下疑惑对着文老露出真诚的笑容:“谢谢文老!”
“陆师傅真的不错,今天光是修补就用了大半天。设计这么大型的景泰蓝作品,花了不少时间吧!”
“还行,设计三个月,制作两个月。”陆青予站起来擦干净手:“这屏风完成后发现很多不满意的地方,我才入门,完全不知道为什么。能请文老帮忙看看,提提意见吗?”
“我一个糟老头子提什么意见,没得绊了你的脚!陆师傅年纪不大,对自己要求还挺高!”
文老哈哈大笑起来:“这作品已经很厉害了。有你对传统景泰蓝工艺的领悟,还能大胆创新,巧妙融合当下最流行的红楼元素,这设计能力着实厉害呀!”
张砚林也跟着夸奖:“这件作品,已经算是景泰蓝艺术领域的一件杰作了!”
“是吗?”陆青予被表扬得有些找不到北了。
文老收了笑容,拍拍小姑娘的肩膀:“这个世界上没有最完美的作品,人生很长,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代表作,是当时的所思所想和最高的审美。所以没有对错之分。
陆师傅,保持你的虚心和热情,永远走在创作更好作品的路上!”
“嗯!谢谢文老!”陆青予感受到了文老的用意,他不是没看出问题,而是觉得不要给年轻人设置太多的限制,打击她创作的热情,让她大胆地跑起来、飞起来。
“陆师傅,那以后欢不欢迎我们文博联盟到你们工厂参观啊?”文老笑着说。
“求之不得,热烈欢迎,欢迎您和大家到天和来!”陆青予很愿意参与学习。“以后有机会到燕京,我也会去上门请教的,希望文老到时候不要拒绝我!”
第153章 报仇不能过夜的
“欢迎啊!要不要到燕京来工作?我们国家百废待兴,民族美术业需要你这样的年轻人!”文老对她眨眨眼,老顽童一样说。“燕京博物馆不错,实在不行,燕京珐琅工厂也可以。许美华和我很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