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景泰蓝厂花发家史(329)

作者:猫山醉 阅读记录

苏远宸受邀来拍照,准备把照片寄送到文化/部去备选。

他第一眼看见作品,已经忘记拍照,不由自主的走近再走近,绕着她一圈圈的转着,只为了看清这精致华丽的作品。

“太美了!没想到做出来是这个效果。”苏远宸伸手,用指甲轻触。有血有肉的大象此刻是坚硬冰凉的,提醒着他,这是铜胎景泰蓝的作品。

陆青予轻笑起来,递给他一付手套:“想摸就摸摸看吧,不会摸坏的。”

“还是算了吧!”苏远宸退后几步开始,开始调试相机拍照。“你这作品叫什么?”

“嗯,六象荷花尊?”陆青予随口说着。“我这名字取得不太好,你觉得呢?”

苏远宸给作品前前后后拍了全身照和各角度特写,最后说道:“象谐音祥,大象寓意吉祥如意,是社会安定的代表。花尊也是花瓶,和平安、太平谐音。你看,取名《太平有象》如何?”

《太平有象》确实不错,有中国韵味,作为国礼也是太平友好的象征。陆青予微微点头。

“好!这个好!”彭城、于方林和吴准拍起手来。

作品的名字定下来,照片和各项表格清楚填报寄出,陆青予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仔细算算,今年她做的完整作品不多,就两个,每一个都是重量级的,每一个都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

这三个月,陆青予甚至没管新房的装修布置,一心一意扑在工厂制作上。

苏远宸心疼她,只有自己一个人在新房里忙上忙下,拆除了旧门旧窗,安装上了材质结实的新门窗,连上了过厅和房间,形成一个明亮的开放书房接待室。

还剩下安装淋浴炉灶选家具、选软装饰的工作,可以等着媳妇一起定夺。

可11月初副市长徐以林找来文化馆张守光、苏远宸,轻工局程适、刘远亮,要在南州市举报第一届南州文化节。

“改革开放六年了,经济形式发展一片大好,老百姓兜里有钱了,不仅仅满足于买点生活物资产品。

今年我们把年货展销和文化展览放在一起做,让群众既能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又能提升他们的眼界审美,间接培养我们市民的文化水平,培养潜在的高端客户。“徐以林兴奋地布置着工作。

“文化馆负责宣传布置,所有文工团体、学校、少年宫都组织起来展示演出。再引入一点儿省外的、甚至国外的文化项目都行。现场一定要热闹,让大家玩得开心看得愉悦。”

张守光点点头,苏远宸哗哗记载着。

“轻工局负责各单位协调,把南州市的所有单位都组织起来,都可以展示起来,让大家看看我们南州市各行各业的风采。”

程适深深吸气,这是要综合展示南州的实力啊!

“本城能干年轻人,你们都用起来,多出出主意,多弄点新东西。”徐以林拍拍脑门,好像想起了什么。

“我记得去年年货展销会上,天和和花雨做的展示宣传活动很不错,还有各种海报也漂亮。你们去找找这两家单位,让他们推荐点儿人才给我们。这次由张守光牵头,专门组建一个工作小组,直接向我汇报。”

“是!”张守光接下了这个重任,当然也不会放过苏远宸。“苏远宸副主任现在承担了研究室主任的全部工作职责,而且他媳妇就是天和花雨活动的策划者陆青予。我想把他调到这个专项工作小组来,让他们两口子都来出点儿力。”

“好!”徐以林拍板定下了。

苏远宸只有停下新房的装修,扑到了新任务上。

可当时陆青予忙着做国礼,花雨的师红老师对这些活动也不太熟悉,最后陆青予推荐了陆小小。

陆小小去年帮忙布置展区,又组织学生画了卖了很多海报,对展销活动很熟悉,不懂的也可以回家和陆青予商量。

接到这样的邀请,陆小小很高兴。她赶快上街去买了两件板正的黑大衣、黑棉服,烫了个大波浪,加入了第一届南州文化节的工作小组。

当12月陆青予交出作品,准备加入工作小组的时候,陆小小已经忙了一个多月,完全脱胎换骨了。

介于几个大佬都有各自的工作任务,苏远宸照顾她让她居中负责场馆布置、宣传布置和对接各单位的工作。他自己对接个艺术团体和单位,负责在外面跑。

很快,陆小小就成了现场的实际指挥者。只见她从容审视着各种资料,对接着各家单位和施工小组。

“姐姐,你真的变了。”陆青予由衷赞叹。

陆小小从容的将头发别在耳后:“嗯,我发现做这些事,只要做得好,大家就会佩服你,就能获得价值和快乐。不像在家里,无论怎么做,父母、丈夫、婆婆的脸色都不好。谢谢你当初把我救回来,教我画海报,让我看到女人能有很多种可能。

这次文化节后,我准备申请成立一家公司,专门做文化婚庆等宣传广告活动。到时候,你要给我出出主意啊!”

“没问题!”陆青予笑着答应了。“既然姐姐干得这么好,那我就放心做自己的事儿。”

“你不准备来帮忙?你不是交了国礼,在工厂组织生产文化节的商品吗?”陆小小不明所以。

陆青予露出笑容:“今年文化节我就不参加了,几个姐妹做得很好,完全没有问题。苏远宸在首都的同学传来小道消息,我的《太平有象》选上了。正式文件元旦后下发。我准备抓紧时间复刻一件,以防万一。”

陆小小笑着挽着她:“你还是这么谨慎,什么都要做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