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为这样,自从穿越过来之后,逐渐开始关注起皮革材质衣服的潜在好处。
“既然是子英将您尊称为婶娘,那么我也应当跟着称呼您同样尊敬的名字,毕竟从血缘上看,我们都是一家人呀。”
袁山生如此说着,心中不由得涌起了与这位新相识之人之间亲近起来的奇妙感觉,“请放心吧,我一定会尽全力确保送来的每一样货物都是最优质的。”
但是,听到这番热情话语后的赵春花并没有被完全说服。
“空口无凭的话是无法让我彻底放心的,我还是希望可以看到实物后才能最终判断这批商品是否值得购入。”
她还打算接下来抽空去当地市场逛逛,仔细了解下皮草制品当前的大致市场价格水平,在涉及较大金额支付之前多做一番比较考察总是好的。
他们之间的对话并未拖延太久时间,很快便结束告别离开,原因是袁山生收到了来自远方家族那边紧急发送的通知信函,提醒所有在外办事的家庭成员尽快动身返回家中处理某些事务。
虽然今天天气晴朗,可谁又能预料接下来会如何变化呢?
天边的云朵飘忽不定,或许很快就会变成一片乌云密布。
为了避免突然降临的暴雨,趁早启程显然是明智之举。
早早离开,至少能保证不会因为突然来临的大雨而打湿衣物,或是陷入泥泞的道路中。
约定在下一个赶集日于
镇上相见后,赵春花起身将二人送至门外。
她微笑着,轻轻挥手致意,看着客人的背影逐渐消失在巷子尽头,才轻轻地关上了院门,心中暗暗盘算着下次见面需要带去的小礼品。
思及近期支出确实不菲,却又不得不花。
为了准备即将到来的冬季以及家中的一些日常开销,她最近购买了许多必要的物资,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着手置办。
不过明年起就不必所有东西都购置全新的了,一些还能使用的物品依旧可以继续使用,这将会大大减少额外的开支负担,生活也会轻松许多。
趁着这空档没人打扰,她赶紧多画几份发饰草图吧。
灵感往往来之不易,一旦被其他琐事打断,可能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因此,现在正是抓住时机的好时候。
她取出纸张和炭笔,铺好画板,开始了专注的设计工作。
每一笔、每一线都承载着她的心思和创意。
真是不管身处何方,过上好日子总离不开金钱的支持。
无论是在繁华的城市还是静谧的乡村,生活的基础都是经济实力。
这句话再次在脑海中闪过时,赵春花不由得感慨万分。
她更加坚定地认为必须好好利用自己的双手,为自己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
一番感慨之后,赵春花拿起炭笔,认真开始工作起来。
窗外传来小鸟的鸣叫,偶尔还能看到树枝上的露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但她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了眼前的草图之上,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直到满意为止。
第171章 御寒
等到小石头醒过来,赵春花喂了他些水,然后抱着他在外面散散步,顺便也去把舒眠儿接回来。
婴儿软软的身体紧贴着自己胸口处,温暖又充满生机感。
走在熟悉的小径上,四周都是乡间特有的泥土香味,令人心旷神怡。
眼看舒眠儿的肚子越来越大了,在有空时赵春花还是会尽量亲自接送。
毕竟怀孕期间行动不便,尤其到了孕后期更是要注意安全问题。
现在已经到了九月,距离初秋已经过去了将近两个月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张旭峰曾专程回家探望过家人,并向大家表示,下一次返乡之时便会与妻子一同返回旧居。
张家那边特意为赵春花养了一头猪,准备等天气更冷些时候宰杀并送给她。
这是对她辛勤劳动的认可与支持;同时,张家嫂子的娘家也买了头猪,准备在同样时节赠予他们,以此表示对他们夫妻俩的美好祝福和支持。
即便在村子里,并非每个人都会养猪。
养殖这件事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还得具备一定的技术知识。
有的人家因为懒惰而不愿意饲养;也有不少人似乎没有那种养殖的缘分。
比如于家过去也曾尝试养过猪,但是很不幸地遇到了疫病爆发,那些生病的猪只得集体进行处置,导致巨大损失;第二年又继续养了一头猪,可是这头猪的成长速度非常慢,最后不得已只能选择出售了。
买主原本打算将猪宰杀后吃掉,但由于最近家中发生了一些事情,耽搁了几日没来得及动手,而在这段时间里,这头猪竟然明显增肥了许多。
既然眼看着猪在不断地增长肉量,买主也不再急于立即宰杀了它,最终他们真让这头猪成长为了一个非常壮实的大肥猪。
于家在听说了这件事情之后,开始觉得自己家人可能真的与养猪这件事有着不解的缘分问题。
这两年内不仅没能赚到钱反而赔了本,外加消耗了不少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那些动物。
因此从那以后,于家就彻底放弃了再继续尝试养牲畜的想法了。
尽管小儿子还处于少年时期,并没有到考虑结婚的时候,但为了日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宴席场合做准备,家里还是有必要做一些腌腊制品备着。
至少在婚宴这样的重要场合上,这些自制的肉食就能派上大用场。
就算是在食材不够的情况下再多采购一些新鲜肉类搭配着使用,也能够保证整场喜宴看起来相当体面且不失丰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