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之梦游大清/弱水三千(上)(39)

作者: 石榴子 阅读记录

☆、雍正

这天又轮到温馨当职,睡了一天养足了精神,心想着随便雍正帝熬夜到几点呢,她也可以精力充沛地应对了。温馨神清气爽地走去养心殿的小路上,在一个拐弯处又碰到了神秘拉扯事件,那个小宫女左右张望一下,迅速的拉的着温馨的胳膊把她拽到阴暗里。温馨敢肯定这是和王婆婆男人一伙的,连拉人的手法都一样。那小宫女见温馨面色平静,没有一丝惊讶和慌张,就目露赞赏地对温馨说:“果然是吕府的小姐,冲你这副平静今晚的事也能成功。”

“啥?”今晚什么事能成功?温馨终于有些惊讶的表情了。

“今天白日皇帝老儿晕倒了,正是虚弱之时。你今晚可要把握好时机,剑呢?你的剑是不是一直带着?”

温馨傻眼了,敢情今晚是让她当刺客啊。“皇帝虚弱时,并不是好时机,他的身边一定会围一圈人的。”

“不,我有预感,他今天的事情办不完不会休息的。 ”

“您这么了解啊?”

“当然,我以前也在里面当值的。你还嫩着呢。问你呢?剑呢?”

温馨语塞。“我有一身武功,有剑没剑没任何区别。”

“也行。下手干净利索点!”

温馨差点咬了舌头,对方明明是一个可爱的小女孩,怎么话说的这么江湖气啊,实在没定力与这丫头多说话了,“我先走了,再见。”

温馨无奈地想,在她口里说出刺杀最高当权者怎么就像杀只兔子那么容易啊。老虎打盹也是老虎,纵观历史上下几千年还真没几个皇帝是被刺客给要了性命的。

哦对了,她姓吕,名四娘。温馨突然愣住了,难道野史也不是空穴来风?野史上记载雍正帝诛杀并且流放吕氏满门后,吕四娘机缘巧合之下逃过一劫,等她长大后学了满身武艺,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偷偷潜入乾清宫,成功刺杀了雍正,削下头颅,提首级而去,替吕氏一族报了血海深仇。民间还盛传雍正大葬时只得以金铸头代之,头颅不知去向……

温馨风中凌乱,外焦里嫩,真的假的啊。

当温馨颤颤巍巍地走进养心殿时,她找到了答案。民间传言不可靠,怎么可能啊! 无中生有,纯属野史逸闻!

雍正他正在接见一位道长,一身毁白长袍,头发,眉毛甚至胡子都是白的,颇有些仙风道骨的味道。道长双手举高,手中一个金镶边的红丝绒盒子,盒子里是一颗乌黑的丹药,“陛下,此丹融合了128中药材并加入了秘制配方,历经九九八十一天才成功。丹成时,天空布满七彩祥云。全世界仅此一颗。”。雍正接过后轻放案边,说道:“辛苦道长了。近期朕会安排人重建道院,道长你觉得哪里合适?”

道长看皇帝如此重视,甚是激动和心慰,“皇上心志坚定,信仰忠诚,必能得到最好的灵丹妙药,身强体壮,长生不老。”

这话皇帝爱听,微微一笑道:“太和殿和乾清宫哪里你认为哪里设坛好?”

道长捋着长胡子,闭上眼掐着手指,嘴里念叨着正常人听不懂的话,一两分钟后他睁开眼睛回答雍正皇帝的问话:“这两处都是风水宝地,哪处都行,皇上定夺吧。”

“那就都设坛。这两处,你负责一地,王定乾管另一处。” 道长跪下领旨谢恩。

此道长就是赫赫有名的张太虚,他和王定乾两人不断地在宫里折腾,源源不断地灰炭成千上万斤的被运过来,也不管是寒冬飘雪还是夏日炎炎,他俩练丹一日不断,可谓尽职尽责。

温馨看着雍正宝贝着那颗丹,在手里把玩几番后一轱辘就吞进了嘴里,她想她不能干什么事,不能提醒,不能说些惊世骇俗地话,虽然很无奈,但这就是封建史。不只雍正一位帝王迷恋练丹术,历史上有记载的说皇帝炼吃丹药死的有14位之多,这些被炼过的丹药,含有很大的汞,铅,硒一些重金属,经常信用非常容易中毒。但温馨没权利去说这些现代的知识,即使是历史书也没有非常肯定地记载雍正帝的死是吃丹药的,只是说与长期服用丹药有关系而已。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日,皇上突然不适,但他照常上朝,下朝后也未做休息,继续回养心殿召见大臣。大臣们都走后,雍正帝看书,读密报,批示奏折又到凌晨三四点。期间还不停的咳嗽,气喘,温馨上了杯冰糖雪梨水,雍正看了一眼,端起来喝了。居然还破天荒地和温馨答话:“你是上次的宫女吧。”

温馨想了想,上次指的应该是和年妃聚餐的那次,遂答道:“回皇上话,是。”

雍正帝慢慢起身,也许是坐的时间长了,骨头嘎巴响。一个太监赶紧上前搀扶。雍正帝自我打趣:“人不服老是不行了。”

太监长了一张巧嘴:“皇上硬朗得很,要是普通人像您一样也坐这么长时间,我估计他们都站不起来了。”

雍正帝哼了一声,虽然这马屁拍的不怎么样,但也不难听。

太监又问道:“您就歇这里还是奴才给您拿牌子子去?”

“去年妃那。”

“是,”接着太监亮起尖嗓,“摆驾~翊坤宫~~”

二十一日,雍正帝的病情加重,但他照常理政。晚上雍正帝明显已经有些撑不住了,坐在榻上也有些颤巍巍的。温馨拿了些靠枕垫在他身后,一会儿大太监进来了,站在雍正身边轻声问:“陛下,皇四子宝亲王弘历、皇五子和亲王弘昼等都来看望您了,宣进来吗?”

雍正缓缓地抬头,看向门口,“哦,都让他们进来吧。”

温馨退到了大堂的柱子后面,她着重观察了一下皇子弘历,未来的康熙大帝! 他身高体长,走路虎虎生风。天庭饱满,高鼻薄唇,耳垂肥大,一双眼睛更是锐利。

皇子们围着雍正帝的御榻一侧,嘘寒问暖,奉侍左右。

皇子们脸上的关切是真心的,比不是来做表面文章的。这归功于雍正创立的秘密建储制,有鉴于康熙朝诸皇子争储位的惨痛教训,雍正早早将他选出的储君姓名写出来并藏于密匣内,再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以备不测。这一制度非常有助于以后皇权的顺利过渡。所以众兄弟不必争,争的头破血流也没用,下任君王早已内定了。

二十二日,雍正病情恶化,卧床不起,整个养心殿已没有往日的平静,全体太医都在外面待命,医术精湛的一些都围在屋内抢救,整日整夜,没有一丝好转的际象。

二十三日子时,药石无医,龙驭上宾。

前后三天,可以算急症。胤禛突然而死,官书不载原因。于是死因之谜,朝野众说纷纭。

雍正的随葬品有很重要的三样,第一件是孝文皇后赐给幼年雍正的数珠一盘。孝庄太皇太后慈祥的样子伴随了雍正一生。

第二件是康熙赠给他的凤眼菩提数珠。这里面有父亲对他的期望和爱意。

第三件是一个精美的玻璃鼻烟壶。这是他的十三弟胤祥的遗物。胤祥从小跟在他身边,在康熙晚年众皇子争储时始终站在他身边支持着他。

惶恐无措的大臣在“正大光明”的匾之后找到了传位密招,皇四子弘历即位。弘力伏地痛哭,任所有人都怎么劝解,他都不起来。大清开国以来,五位皇帝的登基都是剑拔弩张甚至是血雨腥风的,只有乾隆帝的即位过程光明正大,水到渠成。

雍正的大殓之际,乾隆甚至伤心地拦着众人不让盖上棺材。从一天一夜不吃不喝,伤心泪流,他全程护送雍正的棺木以尽孝心。

雍正驾崩地第三天,乾隆帝就把父皇十分看重的道士赶出了皇宫,说他们是“跳梁小丑,市井无赖。喜造谣生事。”可见乾隆对这些怪论非常排斥和反感。

温馨看着眼前的一幕幕尘埃落定,心里也轻松不少,来的这一趟她自己也感到很迷糊。

上一篇:我心不慈悲 下一篇:你千万不能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