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先去了一趟惠春堂,国公爷今日有宴请还没回,他陪着老夫人说了会儿话,等从惠春院出来,夜已深。
从惠春堂回慎安堂,路过二房紫薇阁。
府医正好从二房院门口出来,见到沈工臣,他忙上前行礼:“四爷。”
沈工臣停了下来。
他看着府医,嗓音沉稳:“谁生了病?”
“回四爷,是柳四娘子生了风寒。”
沈工臣没想到会是柳岁岁。
他微挑眉梢:“风寒?”
想起昨日,大家都好好待在暖阁里,偏她站在廊子上吹风,还惹得三郎巴巴地跟了过去。
大概没想到日理万机的沈四爷也关心一个远房表侄女。
府医忙回道:“是,柳四娘子染了风寒起了高热,一直昏迷不醒,二夫人着急得很,便让小的过去诊治。”
沈工臣并非真的关心柳岁岁。
她如何,与他无关。
只是觉得,不过是吹了些风便起了高热昏迷不醒。
这人未免也太过娇气了些。
……
这一病便是七八天,待柳岁岁彻底痊愈,距离他父亲的寿辰,只剩下几天。
这一日,饭后,柳岁岁陪着柳氏在园子里消食。
今日沈玉灵没跟着,只有她和姑母两人。
走了一圈之后,柳岁岁便提了这事:“听闻京城相国寺的长明灯能照亮亡魂往生之路,姑母,我想在父亲寿辰那一日去一趟相国寺,替父亲点一盏长明灯。”
一提到亲弟弟,柳氏便悲从中来。
她看着柳岁岁,她的孝心让她动容。
于是点了头:“好,到那一日姑母陪你一起去。”
“多谢姑母。”
柳氏继续往前走:“到时候我们再给你父亲做一场法事,多烧些纸钱,让他在那边也好过一些。”
柳岁岁心头哽咽。
她轻轻点了头:“嗯。”
转眼半月已过,到了出发的那一日,柳岁岁才知道,今日是三月初一。
每个月的初一十五,老夫人林氏都是要去相国寺上香的。
她以为只有她和柳氏,府上女眷去了大半。
去了大房夫人苗氏今日府上有事,她又主中馈,无法相伴,但沈玉容和沈玉柔都陪在老夫人身旁。
三房的孟氏带了沈玉棠。
沈玉灵自然也去,她站在马车旁,挽着柳氏的胳膊撒娇:“我不要和表姐一辆马车,我要和母亲坐。”
柳氏嗔她一眼,正要开口,沈玉棠走了过来。
她笑盈盈地看着柳氏:“二伯娘,让岁岁和我一起坐吧,我一个人实在太无聊了。”
她开了口,柳氏岂能不应?
于是大方地点了头:“那去吧,你姐妹俩最是要好。”
“谢二伯娘。”
沈玉棠开心地拉着柳岁岁就走了。
一旁沈玉灵又不开心了。
她嘟着嘴儿,有些不爽:“才来几日就和四姐姐玩得这样好,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三房的亲戚……”
“你闭嘴!”
柳氏有些生气,“你整日不愿搭理你表姐,还能管得了别人与她玩?”
说完,率先上了马车。
沈玉灵忙追上去,嘴里求饶:“哎呀母亲我错了,谁说我不搭理她了?上次她生病,我还主动去看了她……”
第11章 见死不救
相国寺在距离京城二十公里外的城郊青城山半山腰。
青城山风景优美,半山腰更是宜人。
三月的天儿,万物复苏,风里都带着暖意,早春的桃树、梨树、迎春都开了花,一片片一丛丛,粉的白的黄的,让人目不暇接,心情都愉悦起来。
镇国公府的马车直接到了寺庙大门口。
主持元贞大师亲自领人在大门口迎接老夫人。
简单的寒暄过后,老夫人一行人随着住持去了大殿礼佛,柳氏没去,她来之前就跟老夫人交待过,今日要为自己弟弟做一场法事。
老夫人怜她痛失胞弟的心情,她本就心慈,自然是同意的。
待老夫人一行人离开之后,柳氏便带着柳岁岁和沈玉灵跟着知客僧去了别的殿堂。
做了法事,拱了长明灯。
从大殿出来,已是正午。
老夫人那里已经派了人过来让柳氏忙完自回禅院休息,下午再随她去听讲经。
镇国公府在相国寺有属于自己的禅院,柳氏住在东禅院,院子不大,几间禅房,布置素净清幽。
忙了一上午,吃过斋饭,柳氏也累了,就让柳岁岁和沈玉灵各自回房去休息。
从禅房出来,柳岁岁正要回房,沈玉灵追了上来。
“我知道有一处好地儿,你要不要跟我去看看?”
柳岁岁没什么心情。
今日给父亲做这场法事,她的心情再次回到父亲去世那段时间,消沉又难过。
此刻的她只想回到自己房间好好消化这情绪。
但想到沈玉灵今天在父亲长明灯前诚心磕头的模样,她到了嘴边的拒绝又咽了下去。
“好,去哪儿?”
“你随我来就是。”
沈玉灵领着她贴身丫鬟蕊珠走在前面,柳岁岁带着春杳跟在后面,几人出了禅院大门,便往后山去。
虽然是第一次来相国寺,但柳岁岁知道寺庙后山一般不让人进。
她追上沈玉灵,问了一句:“咱们要去哪儿?”
沈玉灵冲她神秘一笑:“带你去后山长长见识。”
“后山一般是寺庙禁区,咱们去那儿会不会很危险?”柳岁岁不想去,她天生胆小怕事,“而且山口有僧人守着,咱们也未必进得去,要不咱们还是回去吧?”
沈玉灵鄙夷地看她一眼:“柳岁岁,你要是不敢去就算了,我自己去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