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奸臣不经撩(433)

作者:水果冻冻 阅读记录

宋靳顿了顿,“妹妹们也长大了,也到了议亲的年龄,祖母,咱家的规矩是不是也得改改了?”

“你说的这个,我也考虑过,你的几个妹妹渐渐的都大了,也该嫁人了,若是一直将她们禁足在家,也说不过去。”宋老夫人松了口,但话头又一转,“但秦双喜那医馆,必须得关,她嫁进来就是侯府世子夫人,哪个府上的世子夫人整日抛头露面?虽说治病救人是好事,但到底是名声更重要一些!”

宋靳知道说不动祖母,便不再提这个,转移了话题,又聊了一会儿其他的。

吃完饭从和春堂出来,他一路慢慢走回自己的院子。

路上,脑子里不时浮现秦双喜眼眶泛红含着泪的模样,他不免有些心烦。

于是又去了母亲那儿。

自从他长大之后,母亲便搬去了佛堂,整日吃斋念,为父亲祈福。

见他这么晚过来,崔氏还以为他有什么事。

却见他先给父亲的灵牌上了柱香,随后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了下来,一句话不说,就这么靠在上面闭目养神。

崔氏什么都没问,让人给他煮了一盏安神茶来。

宋靳喝了安神茶。

他看着母亲,视线落在她发白的头发上,心里一阵阵发沉。

他问母亲:“这么多年,母亲可觉得辛苦?”

“还好,你打小就比其他孩子省心,现在大了更是没什么需要我操心的,我只需要在自己陪着你父亲,就够了。”

“可姨母说过,您年轻时是最活泼的性子,擅长骑马和射箭,可我从未见过你骑马射箭,甚至您连门都没出过!”

“靳儿,这是宋家的规矩!”崔氏轻叹一口气,抬眸透过窗外看向院子里那棵正在抽芽的葡萄架,“而且你父亲不在了,我出去又作甚?京城的热闹都是她们那些人的,和我是无关的。”

宋靳垂着头,一言不发。

崔氏看着他,从他身上看出压抑和挣扎。

她伸手过去,轻轻抚着他弯下去的脊背:“今日这是怎么了?家里不是一直都这样?你可是遇到什么事了?”

宋靳不想让她操心,轻轻摇头。

“无事,只是觉得妹妹们都大了,总不能一直被规矩束缚着,总要走出去……”

崔氏点头:“你这话是对的,我们这些人都无所谓的,但姑娘们是要嫁人的,若总被关在府中,如何找婆家?”

宋靳没再说什么,见时间不早,便从母亲院子里离开……

第363章 秦双喜宋靳3

秦双喜回到家,整个人都累虚脱了。

秦夫人心疼得很:“她为何让你站这么久?你还没嫁过去呢,给你立什么规矩?”

秦双喜的爹在一旁沉默寡言,一言不发。

秦双喜靠在秦夫人怀里,看着自己的亲爹:“她今日明明白白告诉我,让我关了医馆,可是爹爹,您是知道的,那是我的心血,我从十二岁就开始开馆问诊,她凭什么说让我关就关?”

秦老爷和她耐心解释:“宋家规矩是京城最重的,宋家女眷也极少出门,她让你关了医馆也是情理之中。”

“可是爹爹,我嫁过去就得被关在宋家,连回家来看您和母亲都成了奢侈,您忍心吗?”

一旁秦夫人也道:“是啊老爷,咱就这么一个闺女,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她像宋家那些女眷那般,连门都不能出吧?”

“那又能怎么办?亲事是早就定下的,咱总不能反悔吧?”

“为何不能?”秦双喜从母亲怀里坐直了身子,“反正我又不喜欢宋靳,为何不能反悔?”

“喜不喜欢都不能作为悔婚的理由。”秦老爷站了起来,“此事以后再议,我先去忙了。”

“爹……”

秦老爷走得更快了。

秦双喜一头扎进秦夫人怀里欲哭无泪:“娘,我不想嫁去宋家,您也是去过的,真个宋家,死气沉沉,就像一座坟墓,我实在不喜欢。”

“你先别急,明年春天你才出嫁,还有一年时间,咱们边走边看,我也会劝劝你爹。”

秦双喜点了点头。

揉着饿得‘咕咕’叫的肚子:“娘,我还没吃饭。”

秦夫人心疼得要命,自己捧在手心娇着宠着的姑娘,还没嫁过去呢,就被未来夫家欺负成这样,她心里是有气有急,却又无可奈何。

秦家不过是小小的太医之家,这门亲事,一直都是敬德侯府宋家说了算的。

秦双喜吃饱喝足,心情也好了。

她一向心大,一时生气难过,睡一觉第二天又嘻嘻哈哈没心没肺。

她打定主意不嫁宋靳,便也没将宋老夫人昨日说的那些话放在心里,继续去医馆,行医治病救人。

就这样又过去几天,就在秦双喜忘了这事时。

那天她正在医馆给病人针灸,对方腹部绞痛难忍,秦双喜一针下去,病人立马缓解很多,正准备施第二针时,她的丫鬟田七匆忙走进来。

“娘子,宋家老夫人来了。”

秦双喜头也不抬:“让她等。”

“她不是来治病的,是……”

话还没说完,一道苍老而威严的声音传来:“秦娘子,你把我的话当耳旁风了吗?”

秦双喜没理她。

施针时,最忌讳被人打扰,人命关天,此刻什么规矩在人命面前都得让步!

但一向视规矩为天的宋老夫人却不懂这些。

也可能她懂,但普通老百姓在她眼中,恐怕是没她的规矩重要。

见她头也不抬一声一吭,宋老夫人脸色一沉,正要再开口,一旁的田七陪着笑出了声:“老夫人赎罪,娘子在给病人施针,人命关天,您先随奴婢过去那边的休息室,您先稍作休息,待娘子忙完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