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岁岁拉着沈玉灵走进去,一眼便看到坐在桌子后正在给人号脉的秦双喜。
她一身青衣,长发挽着利索的双螺髻,面色沉静,眼睫半垂。
沈玉灵作势要叫她,被柳岁岁及时捂住了嘴。
“嘘,咱们先等她忙完。”说着拉着沈玉灵站到一旁。
秦双喜身边的丫鬟看见了二人,忙将人领去了内室。
她奉上茶水:“二位娘子稍等,我家娘子还得忙一会儿。”
“不急,你去忙吧,不用管我们。”
“是。”
这一等就等了一个多时辰。
等秦双喜忙完,已经过了午时。
三人饥肠辘辘,沈玉灵已经饿得两眼冒绿光。
见秦双喜忙完,立马起身,拍着胸脯:“中午我请客。”
秦双喜双眼一亮:“九玉楼?”
“你想得美。”沈玉灵白她一眼,“我没钱,要不你请?”
“我也没钱。”秦双喜比谁都抠。
于是两人的视线不约而同落在一旁柳岁岁身上。
柳岁岁:“……灵姐儿不是说要请吃羊肉粉么?”
两人:“……”
根本不应该对她抱有希望。
最后,三人去吃羊肉粉。
若说京城最好吃的羊肉粉,肯定非‘杨记’莫属。
据说这家羊肉粉在京中开了三十多年,店主是一对姓杨的老夫妻。
他们有自己独特的秘方,熬的羊汤味美鲜香,特别是在冬日,喝上一口他们熬的羊汤,热气腾腾,即便再冷,也能让人暖和起来。
像这样的春天,若是没胃口,吃上一碗羊肉米粉,再加上一勺辣子,立马让人胃口大开。
马车停在‘杨记’门口。
沈玉灵先下了马车,秦双喜紧随其后,柳岁岁跟在后面。
‘杨记’铺子不大,这会儿过了饭点,立马没人。
厨房里,只有一对佝偻的身影在忙。
沈玉灵朝里面叫了一声:“杨老伯,要三碗羊肉汤粉,加煎蛋。”
她是常客,特别是冬日经常来。
恰好柳岁岁进屋。
她朝厨房看过去,原本背对着她的那个背影缓缓转过身来,对方眼神浑浊,视线落在沈玉灵身上,好像有什么东西闪过。
那一抹情绪闪得太快,快到柳岁岁以为是自己眼花了。
她也没当回事。
三人落座不久,穿着褐色布衣的老婆婆从里面走出来。
她将手里的茶壶放在桌子上,正要离开,沈玉灵突然出声:“杨婆婆,杨花花呢?我怎么没见到她?”
原本背对着她的杨婆婆,佝偻的身体微不可见的轻轻一颤......
第69章 京城命案5
三人都没在意。
只听见对方苍老的声音传来:“劳沈娘子惦记,花花她回老家了。”
“回老家了吗?”沈玉灵有些意外,“您不是说老家无人,她回老家作甚?莫不是快要及笄了,回去说亲事?”
对方没说话。
沈玉灵又问:“杨树呢,怎么也没见他?莫非他也跟着回了老家?”
“是啊是啊,都回老家了。”说着,对方步履匆匆地进了厨房。
柳岁岁问沈玉灵:“杨花花是谁?”
“杨婆婆的孙女。”沈玉灵托着腮,“我经常来这儿吃东西,和她都熟了,她还有个弟弟叫杨树,两人父母早亡,很小跟着爷爷奶奶做买卖,花花长得可好看了,小树也长得不差,大家都很喜欢他们。”
随后又皱眉:“可自从过了年,我就再也没见过杨花花,原来竟是回了老家。”
柳岁岁随意的听着,当时唯一的想法是,既然杨记买卖这么好,为何非要回老家?
再说了老家无人,回去做什么?
若是说亲,在京城找不比在老家更好吗?
但这些想法只是在她脑子里轻轻一过。
羊肉粉很快被端了上来。
杨婆婆还给丫鬟和马夫一人备了一碗羊汤,她将羊汤送到各人手上,笑着说:“今日这汤熬得有些多,各位若是不嫌弃,都尝尝。”
几个丫鬟不约而同都看向自己主子。
沈玉灵笑着说:“还不多谢杨婆婆。”
众人接过羊肉汤,各自道了谢。
待杨婆婆离开后,秦双喜用筷子挑着碗里的羊肉,仔细打量着,微微蹙眉;“今日这羊肉有些碎……”
沈玉灵先喝了口汤。
竟比原来的味道更香了。
她一口气喝了好几口,又吃了口羊肉,眼睛一亮:“今日这羊肉好嫩,莫不是小山羊?”
柳岁岁却没动筷子。
她看着面前的羊肉粉,莫名有些犯恶心。
她善厨艺,对食材还算了解。
总感觉这香味太浓,不是食材本有的香气。
就在她犹豫着要不要尝尝的时候,外面跑进来一人,对方气喘吁吁地看向秦双喜。
“娘子,夫人午后突然犯了恶心,您快回去看看。”
秦双喜一听母亲出了事,哪还有心思吃羊肉粉。
她立马将筷子放下,一边起身一边对柳岁岁和沈玉灵道:“母亲生病,我得赶回去,咱们下次再聚。”
柳岁岁点头:“去吧。”
秦双喜领着自己的人急匆匆离开。
屋子里只剩下柳岁岁和沈玉灵,还有站在一旁的春杳和琥珀。
两人坐在一旁喝羊肉汤,琥珀的一碗肉汤已经见了底,春杳大概和柳岁岁差不多想法,只喝了小半碗。
沈玉灵吃了一半,见柳岁岁还没动筷。
忍不住问她:“你怎么不吃?”
柳岁岁凑过身子,压低了声音:“你不觉得这肉汤太香了吗?”
“对啊,它就是很香,不然为什么生意这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