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被迫献身疯批弟弟后(168)

作者:风之一漾 阅读记录

而最让殷氏费解的。

“咱们皇帝自去年秋日醒来,一直行走起卧不便,政务又堆积成山,他日日坐着轮椅,埋首御案前日理万机,却在入冬后,做了两件奇怪之事。”

一是让司天监测算八字,挑选良辰吉日,期间还接见了一位据说来自北境璃山,会批命占卜的大法师。

二是让内务府拟定封号。

皇后的封号。

公主的封号。

但当内务府绞尽脑汁,精心拟了不下百个送去乾元殿后,帝王却是一个都不满意。

这事儿若非身为太后,殷氏也不一定能闻到风声。

但若确有此事,意味着什么?

“咱们陛下心上有人?”

“若是北境那位美妾,且已经有了公主,为何不将母女二人接入宫中?”

“是啊,如此这般,这里头定是有什么忌讳。”

俗话说世人做事,皆有迹可循,天下也没有绝对不透风的墙。

鉴于城东薛府的左邻右舍,原本居住的大臣全都无故搬离,转而住进一批来历不明的玄甲卫士,据说个个神龙见首不见尾,至今无人知其来历。

唯一确定的,便是这些人中的头领,会隔三差五进出皇城,到帝王起居的乾元殿汇报消息。

如此这般,殷氏心中其实早有猜想,只是一直不能确定。

便将话说得委婉,“哀家不知那女子是谁,也不便贸然派人去外头打听,就想着,干脆这次万寿节,咱们开设一场花宴,广邀京中闺秀淑女,诰命女眷,看届时能不能得一机缘,窥得其中玄机。”

“实在不行,万一宴上咱们皇帝看上了哪家贵女,能充盈后宫也是好的。”

帝王无意选秀,但不说后宫佳丽三千,怎么也得有个人吧。

空无一人的时间久了,必惹外头流言猜忌。

于江山社稷和皇家名声,都不是什么好事。

按照大周礼制,万寿节主行朝贺,祭典。朝廷官员和皇室宗亲都能参与其中,外臣女眷却没机会进出皇城。

“那不如,就定在西郊的徽园行宫吧?”

“那地方山好水好,如今桃花开了满园,正适合踏春宴饮。”

“届时淑女佳人遍地,咱们也能帮着相看相看。”

事情就此敲定。

待一众太妃太嫔们全都离开,殷氏却是叹了口气。

掌事宫女不解说:“娘娘如今已是太后,何至于这般小心翼翼,诚惶诚恐?”

殷氏摇头叹道,“哀家这个太后,说是如坐针毡也不为过。”

此番借着万寿节开设宴事,既是对新帝示好,也是一种委婉的试探。

半路母子因利而合,各取所需。

殷氏心知自己押对了宝,也最终赌赢了。

但新帝打着勤王平叛的旗号,弑亲杀父,一举夺权,仅用了半年时间,没给任何人留下实质把柄,上位后做事也杀伐果决,毫不拖泥带水,其城府手腕可见一斑,心狠手辣的程度也令人胆寒。

她这个挂名太后,可不战战兢兢?

“请柬务必由你亲自下派宫人,递至京中各大世家。”

“包括城东薛家。”

“届时宁钊郡主若来赴宴,咱们皇帝也愿亲至徽园走上一遭,那么哀家料想的事情,多半是真的。”

身处后宫久了,未雨绸缪成了本能。

殷氏此举无疑是忌惮江揽州,不敢光明正大地派人去打探他隐私,只得用这样委婉的方式。

一在试探自己这个太后的权力、分寸、界限。

二来殷氏如今最想确认和验证的,便是民间传得煞有介事的「图门之变」里,那位神秘莫测的“皇后娘娘”,究竟是不是曾被流放北地的宁钊郡主。

不是的话,她举办一场宴事贺寿,名义上挑不出错处。

而若是的话,那么宁钊郡主这个人,便是她往后需要牢牢抓住的护身符。

却不想消息一经传出。

传着传着就成了万寿节当天,帝王欲在行宫选妃。

一夜之间,京中可谓炸开了锅。

内宫二十四衙、礼部、光禄司、鸿胪寺等,因提前一个多月就已经开始筹备,多一场徽园宴事不在话下。

但京中各大世家,尚未出阁的千金小姐们却都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纷纷心道怎地没早说呢。

她们可谓准备赴宴当天需要穿戴的衣物首饰,珠钗粉黛,都显得匆忙极了。或因自愿,或被家中父母要求,为在徽园宴事上脱颖而出,有的贵女收到消息的当晚就开始在家焚香沐浴,练习姿仪体态。

要知新帝后宫尚无一人,若能一举赢得侧目,那可是无人能及的头一份恩宠。

况且新帝风华正茂,俊美无俦。

曾经北境王妃她们没能争到,而今机会可算是又来了。

薛府芳华院中。

室内纱幔垂地,被风掀起一角。

案头放着一封拆过的鎏金请柬,细碎金箔泛着幽光。

“郡主生来貌美,今日徽园夜宴,您必然和少时一样璀璨夺目,艳压群芳!”

宝欢有些刻意地将语气端得轻快。

她家郡主自图门坡走过一遭,后又生产,身子一直不好,面上总没什么血色。直到念念出生,后又经专门的医师班子和各种珍贵药材滋补调养,才慢慢养回了一点元气。

而今容色天成,不过略施粉黛,已然美艳不可方物。

只是铜镜里,那双漂亮的桃花眼正在失神。

心说。

他当真要选妃吗。

老实说,万寿节的消息传开时,薛窈夭第一反应是欢喜,伴随着心口酸酸软软,说不出的滋味。

上一篇: 奸臣不经撩 下一篇: 庆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