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诚瑞家的忙道:“已经挑好了,请膳房那边送来五个人,黎公公挑了一个年纪较大的。十四岁,上过学堂没考中,家里又出了事,听说家里面的人连续死了,黎公公人还挺好的,也不忌讳这个,就将他收下了,名字叫程初阳。”
孙滢点点头“好,我知道了。”
见夏诚瑞家的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便笑道:“你想说什么便说吧”
夏诚瑞家的解释道:“奴婢们刚来时也想打井,那天就跟黎公公说商量了一下,黎公公不让打,说是坏了这院内的整体风水,会对主人不利,要失财。”
孙滢心中一惊,一个院子内确实不适合打太多的井,不然不利于聚财
“那便不打。”
随后,孙滢趁着众人摘果子的时候,将院子里里外外又看了一遍,这院内果木的种植暗含五行,如果打了井,等于多了水,确实不能打井。
没想到黎公公还是位道中之人。
“让人将这些西瓜、樱桃、甜瓜摘一些送府里去给老太太他们也尝尝,再送一些到宫里去。”
夏崇瑞家的就站在那里笑道:“我们现在往宫里送东西可方便了,张青云现在是皇上面前的红人。他让人稍话过来,让我们想送什么东西给皇上直接通过他就好了,不需要经过内务府那帮人。”
“那你就再给皇上送一筐葡萄。以张青云的名义送。”孙滢交待道。
话说自从上次皇上微服私服时进了陆家,吃了陆家的葡萄后,觉得哪里的葡萄都不好吃了,只念着陆家的葡萄。
虽然陆家后来也送过几次,但皇上也没好好的吃。
皇上从小受的教育就是再喜欢的东西也不能多吃,不喜欢的也不能表现出来,让别人摸不透他的心思才是做为一个皇上该做的事。
今天皇上吃了葡萄以后忘了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了,他心情非常好地问,“这葡萄是谁送的?”
张清云就说是,陆家孙夫人孝敬皇上的,是他的父亲张大山亲手种出来的。
皇上怔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是什么意思。张青云的父亲是孙滢的奴才。张青云就是想送,也不能自己做主,心有余而力不足。其实他完全可以说是自己送的,但这个小伙子是个非常诚实的人,不会说谎。
皇上喊道一声可惜。
张青云来到宫里的这段时间,除了差事的事做的无可挑剔以外,和御膳房里的人关系也搞得也非常好,从上到下无一不喜欢他。
这么一个小伙子,若是从此埋没,也太可惜了。
“我之前问过你主子,她告诉我,你在他们家学堂读书?准备考国子监?”皇上问道。
张青云愣愣地站了一下:“小人听他们常说什么学的文武艺卖于帝王家,小人现在已经在皇上身边伺候了,就不想读书了,也不想考国子监了。”
这话皇上明白里面有水分,可能是假的,但架不住它非常顺耳。
他喜欢听这些话已经成了习惯。
朕现在是皇上,若不能做些自己喜欢的事,那还有什么意思?
“你除了差事还是认真读书吧,明年朕给你机会去考一次,如果考上了,朕随时可以推荐你去国子监读书。”
皇上随后就吩咐了总管不要打扰张表云。
张青云大喜,跪着磕了几个头,出去抱着书本苦读去了。
不过他并没有丢下自己的差事的事不管,也没有因为皇上的宠爱不去学习,反而虚心的向旁人学习,又弄出了好几道皇上喜欢的菜品。
孙燕在君兰瓦舍住了几天,回去的时候,看到张青云在城门口,已经穿上了官服,过往的商人都向他尊敬地称一声“老爷”了。
孙滢细问了一下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原来皇上在奇珍坊旁边盖了了一个税务衙门,想找个人帮他收一些私税,张青云读过书,最近做的膳食也让皇上吃的也满意,当做奖励就让张青云去内务府专门替他收税。
经过多方面考察,皇上认为张青云比是对他最忠心的。
第202章
熙宁帝是个疑心很重的人,他肯让张青云到内务府收税,说明他又打消了对陆家的疑虑。
这件事,她得回去和陆虞商量一下。
但有件事她得
先做了。
“你亲自去一趟太平镇,告诉张大山张管事由于他做事出色提前恢复良籍。这是他一家子的卖身契,这儿有五百两银子,我赏给他的。”
夏诚瑞家见孙滢说的慎重,忙道:“奴婢这就去办。”
晚上陆虞回来,孙滢给陆虞说了此事。
陆虞点头道:“这件事你做的很好,想的很周到。”
第二天张大山就来带着媳妇了陆家,给孙滢磕了头,说道:“老奴和孩儿他娘的本意是就做您一辈子的奴才,给您种一辈子的地,但青云说,他要当出人头地,就能给您帮更多的忙,让老奴照您的吩咐做。”
孙滢就让人将他们俩口子扶了起来,扬声道:“青檀,你还不快些出来,看看谁来了。”
青檀从内室撩帘子走了出来,道:“我就留在府里,我要跟着夫人!”
孙滢考虑了一下,道:“依我原来的意思,是让你跟着铺子上那些管事的,学着管帐,但你还没有嫁人,若是跟父母在一起,依皇上对你兄弟的看重,他升职是早晚的事。你跟在父母身边将来可以得到弟弟更多的助力。”
青檀道:“弟弟升职,这也是您给的,如果我们一家人没有遇到你,现在可能还在讨饭,弟弟根本不可能有机会见到皇上,更别提重用他了。您就是我们全家的贵人,您就让我跟着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