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庆芳华(323)

作者:叶不渝 阅读记录

太子便开口道:“孤想向四外祖母讨个人做贴身护卫。”

有别人在孙滢给足了太子脸面,“殿下看中哪个尽管挑去。”

太子便指了指宗瑞,“那就他吧,这一路跟他聊天聊得多,比较投缘。”

孙滢痛快地点头:“可。”

太子站起来告辞,江平伯夫人的这种行为,他觉得有些没眼看。

江平伯夫人望着宗瑞远去的背影好久回不过神来。

“都传遍了,说国师的平安符符行别灵,我想为我们贺家的长孙请一个。”

孙滢有些为难地笑笑道:“夫人,我这里的平安符都是卖得很贵,三千两银子一个,不管是集市走夫还是公侯皇子,价钱都是一样。不讲价。”

江平伯夫人对着孙滢笑笑:“国师的规矩,我们这些人都知道。银子早就预备下了。”说着她递上一个荷包,“孙滢接过,打开一数,“是三千两,不是三万两。”

说着又将荷包递给了江平伯夫人,“夫人,我是很爱银子,但是有句老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该我的我一文都不会退让,不该我的,多一文我也不会要。”

江平伯平人讪讪地笑了,“以后大家都会经常碰面,抬头不见低头见,国师若是缺银子了千万不要跟贺家客气,若论起来,令师悟真道长还是咱们贺家的姑祖母。”

孙滢摸了摸鼻子,不好意思地道:“我五岁认识师父,到她羽化,一共十一个年头,师尊从未提起过贺家,我一直以为她的亲人去世了,而且这十一年师父一直住在长春观中,我也从未见到师尊的家人找过她。还以为她是个孤儿。您是太后的母族,身份尊贵着呢。您也别嫌我不会说话,我这次来明州不过是帮助太子殿下建码头,一切都听太子殿下的。你有事可以跟太子殿下说。”

江平伯夫人呵呵地笑,“国师这脾气在咱们明州可不好使。珏儿过来,你留下宽慰国师一番。”

孙珏已经瘦得手上到处可见青筋,低着头走到了孙滢面前,行礼道:“小女贺珏见过国师。”

孙滢抬头,似笑非笑地看了孙珏一眼,“我认识一个人跟贺娘子长得挺像的。”

江平伯笑道:“那国师跟我家珏儿缘份不浅。”

孙滢看了看孙珏,向江平伯夫人道:“我认识那人早就声名狼籍臭不可闻,太后母族高贵着呢,夫人确定要相提并论?” ”

第221章 贺辰

平江伯夫人忍了又忍,没有翻脸。

高门士族,讲究的是风度,哪有像孙滢这样的,生硬直接得让人吃不消。但现在没摸清孙滢的虚实,还不到翻脸的时候。

平江伯夫人得体的笑了一下,“既然夫人有事,那老身改天再来打扰。”

回去之后,平江伯夫人便把在临水榭发生的一切讲给丈夫听。平江伯拈须道:“太后特意让我们教训一下她,弄死弄残都是小事一桩,二十余年没往家里递过信了,但该有的照拂一样不少,凭我贺家的实力,孙滢就是条龙来了明州她也要给我盘着。她有什么本事?不就是装神弄鬼,那对有需求的人才有用,咱们家就不一样了,我就是皇上的亲舅舅,以后夫人见了这等人该教训就教训,捅破天了还有太后顶着呢。一个臭道士她还反了天不成?”

太子一行悄无声息地来了明州。

接着倒头睡了三天三夜。在船上虽然有孙滢给开的晕船药但照样是吃不香睡不好。好容易上了岸,又在自己的房里,重点是孙滢又给他配了些安神香。太子一松散下来人就困了。

用了膳之后,宗瑞朝他笑笑,“殿下,外面有些官员等着见您哪,都等了两三天了。”

太子慢悠悠地抿了一小口明前龙井,将茶盏盖子盖好,才道:“国师那边怎么说?”

宗瑞道:“国师说建码头需要银子,若有人送银子来,就大大方方的收下,然后将数目记下,如果是财物就拍卖,折成现银当成是他们捐赠。码头建成,刻一座石碑记录下各位大人的善行。”

太子点头道:“那孤就见见吧。”

太子牢记着“桃花煞”,送的银子收了,送的美人一个也没收。

平江伯夫人并未见到太子的面,一狠心,拿了十万两银子给太子,哪想人都没见着,太子的妻妾还未到,没有女眷自然也就不方便招待女眷。

平江伯拈须道:“孙滢是个白眼狼,但太子是我伯府的正经亲戚。老夫亲自去见他。”

他仔细地考虑了一下,将十万两银子追加到了二十万两。

太子收银子说明爱财,银子少了哪能入这位的眼?若想让人记住,必须是大手笔。他一狠心,出手就是二十万。

太子不仅留了饭,与江平伯畅饮一番,而且还将江平伯送出澹泊斋。

近些日子有此殊荣的也就江平伯了。

太子举一反三,马上命人将来往官员给予的钱财都注明了是捐赠建码头。

一直关注着孙滢动向的沈家命人送来了八十万两,也交给了太子,太子也是客客气气地收下,还在澹泊斋设宴专门请了沈老爷子一次,还送了件皇上赏给他的前朝古画。

此事在当地引起了轩然大波,有钱人多多少少都拿出来了一些银子,没拿的怕太子将来秋后算帐,也交了些银子。

短短天时间,就筹款一千万。

明州这些人手里的银子比京都还要多,孙滢便悄悄地吩咐了身边的管事,“再建一个九州春做为京都的分号。”

三天后,有一大批东宫官员带着三千护卫载着包如意和田锦儿一起来到了明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