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大人有事尽管去忙,十天后咱们在这里碰面,一同回大夏。”
路明这才眉开眼笑的答应了告辞而去。
出了陆宅他就迫不及待地写了封回信,托专人送给了皇上。
十天之后,路明果然带着使团按约定来到了陆宅,他怕陆虞不愿意回去,来之前已经交待了使团的人,若是陆大人到时候不回去,他们这些人就是抬也要将陆虞给抬回去。
陆虞回去了,他的夫人自然也就回去了。
这一次随陆虞夫妇回去的有十余人。
路明这些年出宫采买蔬菜,乘船行这条海上丝绸之路,都经了无数的事,累积了数不清的识人经验,假如一个瞳到他面前,他一下子就能说出对方的身份以,但跟在陆虞身后的人,他却有些看不透了。
他们这些人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很有身份地位一样,要不是知道他们是陆家的下人,那通身的气派使他几乎误以为他们是一方的诸侯了。
他们说是和路明一起回去,其实并未乘坐路明的船。
而上了一直泊在岸边的另一艘气派的大船。
使团的人面面相觑,有人小心道:“坐另外的船也行,只要陆大人愿意回去,咱们仍是大功一件,切不可结外生枝。”
没办法,现在是他们求着陆虞。
经过数月的航行之苦,终于到了鲤城。
下船的时候,就看到太子迎了上来,“四外祖父,终于见到您了。”
陆虞一见是太子,忙行大礼。
行至一半时已经被太子搀扶了起来。
“以前‘四外祖父’这个称呼还请太子殿下不要喊了。臣和太子殿下,先是君臣,尔后才是亲戚。”
太子不敢忤逆,连声称:“是,太傅大人教训的是。”
他在路上已经考虑了很多次了,陆虞必须不同意“四外祖父”,皇上又辙了陆虞的首辅之职。
太子灵机一动,太傅的位置不是还空着,他便请旨让陆虞做了这太傅。
天知道没有陆虞在身边的这些年,天知道他遇上大事的时候是有多怀念他。
他对陆虞的感情亦兄亦父亦师亦友。
太傅在本朝属正一品,主要是辅佐天子或太子,参与朝政决策和教育。
陆虞眼一瞪,“什么太傅?”
太子肩一缩,忙陪笑道:“皇上已经下旨封了您为太傅。”
陆虞摇头道:“臣已经在江湖浪迹了十几载,哪里还能胜任太子殿下的的老师。”
况且这一官职一般是虚衔,无实职,他要这个华而不实的头衔做什么?
“皇上早在好多年前将您的首辅之绶印已经送去镇北侯府,一并送还的还有孙夫人的国师之绶印。”太子早在来迎接这位四外祖父之前就已经决定了,来了以后不管陆虞怎怎么甩脸色,他都必须恭敬和热情,必须笑脸相迎。
古有三顾茅庐,今他一定要请得陆虞入朝为官。有陆大人一人,足胜过百官。
有陆虞在,他是无论如何也不敢生出肖想孙夫人的念头,这是来自灵魂深处的敬畏。
这么想着,太子抬头就看到了孙滢,她正曳着月华长裙自船上款款而下,云鬓堆鸦,簪一根竹钗,戴一对莹润又饱满的南珠耳环,眸中似养着千年冰魄,顾盼时若飞鸟掠过波光粼粼的池子……
只这一眼,他便不敢再看,忙垂了眸子。他须时刻谨记自己的身份,不可做出令天下人唾弃的事情来。
须臾之间,几十年过去了。
她似乎一点都没变,还是离开时那副姿容,但气质更胜从前。
孙滢走过太子时,他并没敢抬头看她,只是默默地行了一礼。
倒是孙滢马上认出了他,朝他笑道:“多谢太子前来相迎。”
他的心就“砰砰砰”地如擂鼓般狂跳了起来,“夫人美貌更胜……”
话一说出口,太子脸便烧了起来,天!瞧瞧他都说了些什么!
太子恨不得咬掉自己的舌头。
万幸的是孙滢已经被朝霞郡主拉了个过去。
朝霞郡主拉了孙滢立刻就扑上去抱了个满怀,然后嚎啕大哭起来:“师父,你这些年躲在海外逍遥,把徒儿完全抛之脑外,真是一点都不够意思。”
说着,还拿粉拳真捶了孙滢好几下。
孙滢附在她耳边笑道:“船上我给你带回来的有一船玫瑰露!”
朝霞郡主马上就止住了眼泪,拿个帕子胡乱擦了。当真跑到了船上去,搬了一坛子紫色的液体又下了,“师父当真是厉害,这宝瓶可真漂亮!”
太子长长地松了口气,目送孙滢和陆虞上了马,转身骑上自己的高头大马。
朝霞郡主急得直跺脚:“周正!你来接的什么人?师父!你不能这样走了,周正和沈姨也来接你了!”
孙滢听到周正忙命妙律停了马车,撩开了帘子。
陆虞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便看到了周正和沈氏。
沈氏已经有了白发。
倒是周正长成了一个英俊健壮的青年。
朝霞郡主比旁边的人都要着急,推着周正往前。嘴里还唠叨着:“你说你来接的什么人,一声不吭,师父都不知道你来了!真是一点礼数都不懂!以后可别说你是从镇南王府出来的。”
将周正训得满脸通红,解释道:“郡主,我姐姐现在刚回来,这么多人全是来接她的,那么多人她根本来不及打招呼!回到家中,她自然能看到我了。”
孙滢中了不免哭笑不得,看一下陆虞。
陆虞苦笑道:“既然舅兄和岳母也来了,你们一起。我和三哥一起骑马。”
孙滢这才看到陆三爷在对他们点头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