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庆芳华(355)

作者:叶不渝 阅读记录

“行。”孙滢应道。

王五娘和卜知府说了想回京都之事。

卜知府笑道:“我刚才正想和夫人说这件事。孙夫人和陆大人回京,一应条件肯定是最好的,夫人和孙夫人又情同姐妹,听说还结拜过金兰,孙夫人又精通医术你和她一起回去,也有个照应,为夫也能放心了,就是太麻烦孙夫人了。”

王五娘笑起来,“夫君此话差矣,既是姐妹就称不上麻烦。”

卜知府忙道:“夫人此话正解,多谢夫人指正学生的错误,学生现在就送夫人过去。”

王五娘立刻拉了卜知府的袖子:“老爷,我想将孩子们都带回去给家里长辈看看。”

卜知府有些犹豫,“为夫觉得他们的课业不能耽误,要不长子留下继续上课,二子和三妹跟夫人一起回去。”

王五娘道了声“好。”

卜知府一直将她送到船上,又

给孙滢见了礼。

“路上麻烦孙姐姐了,小生万分感激,五娘已经交待了,说姐姐和五娘是自家姐妹,不必客气,但小生觉得还是要谢一下,夫人若是有什么需要,知会小生一声就可。”卜知府见了孙滢很是客气,说着命下人送上一盒铁观音。

“这些是小生看着人采摘的,给夫人路上解乏。”

看到卜知府送她铁观音,孙滢笑着向妙律道:“咱们不是有烟斗?拿几个给卜大人,再拿一斤烟丝给他。还有千里眼也给他一个。”

卜知府一听立即咧着嘴笑了,“孙姐姐您就是我的亲姐姐,上次有个洋人要五万卖给小生,可惜小生囊中羞涩,只能望洋兴叹。谢谢姐姐圆了小生的梦。”

孙滢笑道:“卜大人还是尽快回去,不要多做逗留,还有一个时辰就要落雨了。”

卜知府听孙滢如此说方依依不舍地辞别了王五娘和众人,一步三回头地回去了。

孙滢向王五娘笑道:“看样子卜大人对妹妹挺不错。”

王五娘害羞地点了点头,“他是还可以。咱们在鲤城一呆就是好多年,我和夫君是熙宁十四年来的鲤城,如今已经熙宁三十四年了!”

时间真如白驹过隙一般,转眼之间好多年过去了。

王五娘又压低声音道:“我猜,我们家那位能一直留在鲤城,肯定有姐姐的功劳。”

孙滢苦笑起来,“我怎么觉得你有些怪我?”

王五娘忙摇头道:“鲤城和别的地方相比虽然偏僻,但近些年海上贸易管得不严,倒是有些灰色收入。要不然就指望我家老爷那点俸禄,一家人早就喝西北风了。”

这倒是真的,“那和我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皇上也知道咱们是结义金兰,托人的听过好多次你的消息了。”

孙滢点头道:“远香近臭,我若是留在京都,只怕这些年怕是被欺负惨了。”

“姐姐说笑了。皇上和太子都非常的看重姐姐。”王五娘衷心地说道。

一路上有了王五娘的陪伴总算是有了消磨时间的办法。

卜家的几个孩子可能从未坐过这么大的船,很是兴奋,在船上跑来跑去。

卜应心这个名字王五娘觉得有拗口,便称这小丫头为六丫。

孙滢最爱做的事就是教六丫说话。

船很快就到了金陵。

孙滢便和陆虞商量要去拜访沈老爷子,陆虞沈氏欣然前往。

老年子如今年纪大了,精神倒是还好,说话也有些含糊不清了,但是见到孙滢他还是一下子就认了出来。

沈氏看到沈老爷子走路颤颤魏魏的样子,鼻子不由一阵发酸,这一次不等别人说,她也主动提出要在沈家住一段时间。

她以前留在京都,那是因为孙滢刚成亲,她要给闺女留一条退路。如今见陆虞对女儿很好,她也就放心了。

孙滢给老爷子带了很多洋玩意。

尤其是“千里眼”老爷子爱不释手。

这天中午,正在吃饭,本来很爱吃的银鱼,但孙滢就是觉得没什么胃口,还吐了,沈老爷子便让下人请了大夫。

一诊脉,大家皆变得喜气洋洋起来。

“恭喜夫人,你有身孕了。”

第237章

沈老爷子一怔,忙又确认似的问了一遍,“当真?”

老大夫生气了,翘着胡子质问沈老爷子道:“你莫不是在质问老朽的医术。”

沈老爷子坦言道:“非也,老夫只是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太意外了,我这外孙女成亲许多年没有孩子,乍一到喜讯,有点不敢信以为真。”

老大夫哈哈大笑起来,“沈老爷放心,只是个简单的喜脉,老夫还不致于诊错。令孙女身体健壮,肯定能生出健康的孩子。饮食清淡些,保你九八个月之后能抱上重外孙。”

“这可是意外之喜。”舅舅们如是说道。

舅妈们则道:“滢丫头这是第一胎,怎么小心都不为之过。若不然名留在沈家有我们照应着好好养胎。”

孙滢不好意地道:“其实我也想留下来,只是镇北侯府还有一大家子等着回去呢。”

沈老太太便笑道:“老太太照顾那么大一个侯府都照顾了,照顾滢丫头也不在话下,你们别担心。”

舅母们仔细想了一会,有些不好意地反驳道:“媳妇们不是那个意思,我们只是太高兴了。”

老太太倒是催促了起来,“你这个野丫头,在外面一去就是几十年,家里不知道有多担心呢,赶紧归家,将这个消息告知你们老太太。”

当真是拿着扫帚赶人。

孙滢和陆虞出了沈家,孙滢抱歉地对陆虞笑笑道:“我也知道母亲在等着你我,只是……外祖母这是最后一次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