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孙滢早就买好了人,又让这个人恢复了白身,铺子也挂这个人的名字此事就说得通了。
现在大家都知道孙滢不仅在做生意,而且安国公府上也有入股。
连老太太都忍不住看了孙滢一眼。
“大夫人嫁进来之后,把我娘从家里带的佣人全都发卖了,是大舅舅找到我,对我说又把他们买下来了,卖身契他也给了我,不过我都去官府里销掉了,九州春登记在三表哥的名下。我就是个挂名东家,现在那里生意也正常了,我这个挂名东家也就用不着了。”孙滢对老太太解释道。
她知道孙家这些人,就是想分一杯羹。
话说清楚,也好绝了她们的心思。
“毕竟我还是个没出阁的小娘子,整天出去巡铺子容易遭人指点,对妹妹们的名声也有碍。”孙滢主动说道。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生母也渐渐地熟悉了她,前天已经找好了房子,就差搬过去了。
老太太听孙滢这么一说,倒也挑不出理来,想了想道:“你出去也别尽带几个小丫头,要带两个年长的嬷嬷,她们经过的事毕竟多一些,可以少费点劲儿。”
孙滢笑道:“您身边统共就两个得力的,现在都在跟着孙女管家,您年纪也大了,身边一时半会儿也少不了人。孙女身边有八个丫鬟也够用了。府里面的事务大都按部就班,孙女准备将两个嬷嬷交还祖母。”
老太太笑道:“她们两个都是我身的老人了,没有她们老婆子当真还不习惯,还回来也好,以后你们就跟着老大家的,教她些规矩。免得整天三不着两,昨个没跟着我们一起去王府,倒是跟着陆家人一起去了。”
赵氏暗喜,总算不继续拉磨了!
哪想老太太喝了口茶,又道:“以后磨谷子就选在人定开始,毕竟你也是一府之主母,孩子都老大不小了,咱们家好歹也是四品将军府,生母有脸面了,孩子们脸上才能有光。
白天有人看到,老身就不信亥时还有人看到!
赵氏本想与老太太撕破脸面闹一场,可是听到老太太提到了孩子们,又偃旗息鼓了。
本朝以孝治国,借孙椿十个胆,他也不敢行忤逆之事,况且现在自己年纪大了,没有儿子傍身,真是太可惜了。要不然孙滢这个小贱人的聘礼怎么也要留下一半。
……
镇南王府
敏太妃正数她的佛珠,小丫鬟们屏气敛声,大气不敢出一下。
近身伺候的人都知道,这是敏太妃快失去耐性的表现,谁也不想成为那个被迁怒的对象。
忽然有个四十多岁的妇人被嬷嬷带着到了太妃跟前。
那妇人小心地看了一眼太妃的脸色,开口道:“孙家的内宅就像个筛子一样,很容易就打听到了主子吩咐的事。昨天李夫人先派了一拨人孙家嚷着要退聘礼,还要退亲。奴婢正想着回禀,岂料陆四爷亲自去了,不仅不退亲,而且要重新下聘,还说聘银出到十五万。不仅孙家不信,就是陆家也说不可能。”
太妃猛地站了起来,“十五万,陆老太太知道吗?没有阻止?”
陆虞这竖子!
真是枉费了哀家昨天的心思了。
天意啊天意!
昨天敏太妃想试下她那整天黑着脸跟自己离心离德的儿子心里到底有没有孙大娘子,她老人还决定,如果有就去抢亲也要把人给抢回来。
可是对方是阴险狡诈著称的陆虞她实在是有些犹豫不定。
远的不说,就说这大皇子周淳,腿疾上肯定有,但绝对没有大家看到的这么严重。
原因在哪?就是陆虞太过狠厉,周家只能避其锋芒。
她虽然不清楚周家要干嘛,但他们肯定是在韬光养晦,要不然王浩也会自降身份和孙家为伍争那些蝇头小利。
王家虽不是王室,但到底是钟鸣鼎食之家,又出了个贵妃。
别人家女儿进了宫都要花上大把的银子打点,唯这王贵妃还时时补贴娘家。原因无他,人都是同情弱者,因大皇子有腿疾,皇上每年有什么好东西就想着这个儿子,赏下的东西也够花几辈子了。
王浩根本不会为了那点臭铜烂铁上赶着去贴孙家。
就是苦了她这个宝贝儿子,背上了残害皇子的罪名。
现在好容易洗脱了冤屈,就是抢个亲也不算个啥事。
第59章 不想
大皇子背后有安国公,生母是得宠的贵妃,从前因为有腿疾不能和太子一争高下,但现在孙滢医好了他的腿。
那么孙滢就是皇后和大皇子的敌人。
孙滢明知救了大皇子就会成为侯府的敌人又偏偏去做了,那岂不说明她根本不想和陆虞成亲?
说来也奇怪,湖是她的菱州湖,殿是她的锦华殿,密道她却从来都不知道,而孙滢这个第一次进来的人却知道。
虽然家世差了点,但家世好的儿子死活看不上,哀家就委屈一点算了,不计较身世。
敏太妃原以为陆家退亲的事会非常顺利,哪想陆虞半路去了孙家,还口出狂言要花十五万两银子做聘礼。
十五万中间有六万是自己逼着儿子掏的!
偏昨天她亲用漏水的船试探自家的儿子,给试出来了,她明明将船都给藏起来了,陆虞竟然私自将送酒的船给划过去了。千防万防,家贼难防,那些小艇明明用菖蒲给掩住了,不知道陆虞是怎么发现的。
“陆家老太太怎么说,也任由着陆虞糊闹?”太妃没好气的问道。
“陆家……的消息没这么快传回来。”
也是,毕竟陆家不像孙家那般治家不严,娶进门的都是真正的高门大户的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