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柯南同人)穿进名柯后我决定半路跳反(144)+番外

作者:贰妖 阅读记录

当时他没留名字,只留了一个「周」字,后来去看时。果然发现被当成了姓氏,写进了捐赠的文书里。

因为这个细节,他一直对那件事抱有一点隐秘的欣喜。

无论哪一个中华,姓氏都是很重要的。在大周世界那场五十年前波及甚广的战争中,无数人在战争中流离失所。他们中的一部分索性以国为姓,投身前线,凝聚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

这一支队伍,也是后来某支尖端特种部队的前身。到了贺池垣出生的时候,他所见到的那一辈人里,姓「周」的人多半身上带伤,那是战争为他们留下的印痕。

正因如此,对于贺池垣来说,「周」是一个异常特殊的姓氏。把这个姓氏当做自己的代名词,就好像自己跟这个世界也有了牵绊一样。

初看这个中年人时有点眼熟,他还以为是对方知名度太高,没想到两人几年前就有了交情。S把当初那件事认领了一下,对方便又惊又喜又无话可说地放弃了竞价。

嗯……是不是惊喜太大了?怎么感觉对方的脸色里不仅有惊喜的「他乡遇故知」,还有晒干了沉默的「怎么又是你」?

这次不给你爸看不就行了吗?太高兴了睡不着不要找我负责啊!

他一边神思不属地吐槽,一边把自己从大周弄来的安神药配料表复制了一份。

这么有活力的老爷子,还是爱惜身体比较好。

78|到手之后

拍下想要的东西后没多久,久贺池垣就结束了交钱拿货的流程,准备离场了。

无论根津社长造假的手段如何,从维护包厢内客人隐私的角度出发,他都尽到了拍卖会主办方应尽的责任——为客人提供了额外且便捷的退场通道。

各式各样的拍卖还在继续,高亢的报价声不绝于耳,但那些东西已经与久贺池垣无关。他现在的首要任务,是悄悄确认自己手中物品的真伪。

他想得很清楚,如果手中的物品是真货,那么在他时间紧迫、不能前往海对面那片大陆的情况下,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东西交给可信的人,而刚刚偶遇的那个中年男人,就是他唾手可得的最优解。

怪盗基德的预告时间尚未开始,「久贺池垣」的身份情况如何尚且不确定,他也就不打算恢复自己的本来面目,而是依然维持着参与拍卖会用的假身份,一个名叫川上修平的旅游爱好者。

当然,毕竟他昨天只有一个晚上的时间,不可能完美制造出「某人正常上船」的假象。所以除了拍卖会的入场信息之外,这个假身份的背景非常敷衍。

敷衍到什么程度呢?基本上只要被公安发现不对劲并且调查个人信息,就会立刻暴露「这是个假身份」的程度。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就在上船前,他还自以为可以缩在人群里看柯南carry,谁知道根津社长给了他这么大一个惊喜。如果公安接手对根津社长的调查,并试图联系买到东西的买家,那这个假身份就麻烦了。

公安的插手只是时间问题,所以这个假身份的寿命也只有这么几个小时,贺池垣自然不愿意把以前认认真真维护好的某些身份浪费在这里。因此,当场造一个新的假身份就成了最好的办法。

在船只靠岸之前,假身份没有被戳穿的风险,船只靠岸之后,他就会变成久贺池垣,而川上修平则会悄无声息地消失在人群中。

在过去的几年里,竹叶青对中华文化那种若即若离的微妙态度,早已被刻意打听的某些代号成员探知,其中就包括盯了他很久的波本。至于柯南……今天之后,他要么会自己推理出来,要么会在赤井秀一那里得到答案,总之不需要久贺池垣操心。

这就是算计聪明人的快乐之处,只要在离开之前找点竹叶之类悄悄暗示一下,大家就能猜到真相——哦,竹叶青又换了个身份出来逛了一圈,买了个中国古玩带走了。

这些都是昨晚就决定好的内容,此刻,「川上修平」一边对这个简陋的计划稍加修补,一边提着打包的午饭来到了自己的房间。

这毕竟是一艘载客量巨大的游轮,拍卖会的预热时间也并不是非常充足——当然,他现在已经明白这种「不充足」是刻意为之——总之,船上还有多余的房间,这就给了久贺池垣操作的空间,让他不至于造出身份、却因为没有房间而露出破绽。

作为被遗留下来的那一个,这个房间的位置自然不怎么样,距离出口太远,距离杂物间却相当近。但「川上修平」需要的就是这种犄角旮旯,对此倒也心满意足。

他把价值甚高的宝贝放好,把半温的午饭吃完,盘算好要怎么招人帮忙鉴定古董,就不再考虑其他,而是兴致勃勃地打开监控。

拍卖会即将结束,现场的气氛渐渐热闹起来,真正的基德送来了预告函,根津社长的表情有一瞬间阴冷,中森警官发现之前的预告函为假后瞪了根津社长一眼,然后……

——黑屏了。

久贺池垣盯着这明显是被怪盗先生动了手脚的监控视频,在心中轻啧一声。

昨天晚上的仓库一游之后,根津社长对基德一定是恨不得欲杀之而后快。但如果基德被警方抓住,他的行为也会暴露。

考虑到基德从前偷完就走、事后原样奉还的原则,根津社长当然会觉得不应该立刻撕破脸,而是应该展示出真正的宝石,让基德顺顺利利地离开……然后再考虑灭口和合作事宜。

如果今天前来的只是普通的小偷,这个算盘已经算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可惜的是,作为一代标新立异的四有侠盗,基德的目的正是把根津社长造假的阴谋公之于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