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潜力股(43)

作者:头发还在 阅读记录

听见这话,程安然心里像是有块大石头重重落地,唇边露出几分轻松的笑意:“谢谢董医生。”

董云舒把报告单还给她,接着面容变得严肃了些:“虽然可以开始康复训练,但这个过程可能会很漫长,短则两三个月,长则一年半载。最终能达到什么效果,即便是我,也无法给出确切保证。”

“想要恢复得与常人无异,从医学角度来说,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与医生的配合程度都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患者自身需要具备强大的毅力和决心。康复训练必须持之以恒,一旦中断,前期所有努力都可能付诸东流。你们家属也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这些话董云舒不是第一次说了,之前或多或少也跟程母提醒过。

在当前的医疗环境下,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有些话虽然不中听,却必须说在前头。

医生终究是人,不是神,总会有力所不能及的地方。倘若患者抱有过高期望,一旦结果不尽如人意,医生往往会成为承受怒火乃至舆论攻击的对象。

年轻的时候,董云舒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凭着一腔热血投身医学事业,但如今人到中年,有了自己的家庭,她不得不为丈夫和孩子多考虑一些。

他们都是她的软肋。

此刻她再次向程安然强调这些,是因为知道这个女孩受过良好教育,希望她能对医生的职业有更深刻的理解——

不仅仅停留于治病救人这一浅显的层面上。

哪怕是这个世界上医术最高明的医生,面对疾病,也有无能为力的时候。

程安然也没有辜负董云舒的期望,她听出了这番话的弦外之音。

作为病人家属,她当然最希望医生能够给一颗定心丸,可站在医生的角度,她也明白自己的这种想法太过天真和不切实际。

连神明都无法承诺的事,又怎能苛求同为平凡人的医生呢。

良久,程安然终于再次开口:“董医生,我明白您的意思,我会和爸爸好好沟通的。不管结果如何,只要爸爸还在我们身边,我和妈妈就很满足了。”

说完,她起身深深鞠了一躬。

抬起头时,眼中已是一片澄明。

“谢谢您,那我先告辞了。”

董云舒心头一暖,微笑着对她点点头:“好,去吧。”

程安然没再说什么,转身离开门诊室,临走时还不忘将门轻轻带上。

看着她纤细的背影随着门缝渐渐合拢而消失,一直安静坐在角落的实习生忽然长叹一声。

董云舒正在翻阅病例,听见身后传来一声叹息,转动椅子回头:“怎么突然叹气?”

实习生收回望向门口的视线,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董老师,您不知道,其实我爸妈当初极力反对我学医。为了这事,我们大吵一架,他们甚至差点偷偷改了我的高考志愿。后来我上了大学,每当看到医闹新闻,或是被繁重课业压得喘不过气时,我总会想,是不是当年没有学医就好了。”

听到这里,董云舒似乎有些明白了,接着问:“那现在呢。”

实习生挠了挠头,嘿嘿一笑:“就在昨天我还自我怀疑来着,不过刚才看到那个小妹妹,我突然觉得之前的犹豫一下子没了。大部分医患关系还是很融洽的,那些无理取闹的终究只是少数。”

董云舒对待手底下的学生一向严厉,难得露出温和的神色:“你能这样想很好。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一种职业能够事事顺心,医生尤其如此。还记得希波克拉底誓言吗?”

“当然记得。”实习生认真道,“大一入学的时候,所有人都背过。”

董云舒笑了下,说:“那就永远牢记于心。把患者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在此前提下,不违背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至于其他的,就交给时间和天意吧。”

……

程安然回到病房时,程父恰好醒来。

她将董医生的话一五一十地转述一遍。

程父听完,表现得很平静,似乎早有预料。

他像小时候那样,摸了摸程安然的头,尽管语速缓慢,

但每个字的发音都很清晰:“爸知道了,咱们都各忙各的,一起努力。”

“好。”程安然鼻子一酸,笑着点头,然后飞快把脸往被子上一埋,轻轻蹭了蹭程父的胳膊。

……

一连三天,程安然一直在家和医院之间两头跑,也逐渐与隔壁床新来的小姑娘熟络起来。

听小姑娘的妈妈说,因为有天下雨地滑,小姑娘在学校不小心踩空,从楼梯上摔了下来,撞到了后脑勺。前几天刚做完开颅手术,必须住院观察大半个月,如果康复顺利,才能回家休养。

得知程安然是南城一中的学生,小姑娘的妈妈更加热情了。有时候带了吃的喝的,还会分一些给程父。

程安然拒绝不了,只能投桃报李,没事就陪小姑娘聊聊天。

后来听说小姑娘也想考南城一中,程安然便时不时讲些学校里的事情。不仅小姑娘听得认真,她妈妈甚至比女儿还要专注,就差拿出笔和本子做笔记了。

于是,程安然又一次认识到,南城一中这所百年名校在所有学生和家长心中那无可撼动的崇高地位。

……

日子过得很快,转眼间已是十月三号。

这天晚上,程安然写完今日份的作业,开始为明天的出行做准备。

进入十月,已经能渐渐感觉到秋天的气息,尤其是九月底接连几场雨后,早晨的天气愈发凉爽。

考虑到山里天气多变,程安然在包里塞了一件防寒外套和一把雨伞,还额外准备了几块面包,打算饿的时候垫垫肚子。

上一篇: 妹宝 下一篇: 爱玛小 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