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到七零年代当军嫂(21)

作者:水波1984 阅读记录

又到了最开心的时刻,数钱。

因为遇到大客户,今天卖的比昨天多了不少,一共八十块零七毛钱,还有一些票。

许笛一连几天早出晚归,家里人已经习惯了,她自己也习惯了。

明天是休息日,许笛也不能出去了,正好在家休息一下,这几天,她也累的不轻,胳膊酸疼酸疼的。

一筐韭菜和鸡蛋,重量也不轻。

明天,她还想去梁家看看,送一些韭菜和鸡蛋,联络一下感情。

明年毕业,万一供销社或是百货大楼有什么招工消息,看在来往的情分上,也能告诉她一声吧。

许笛睡觉前,想好了明天的计划,没一会,就进入梦乡了。

许母路过许笛的门口,听见里面的呼噜声,心里一酸,还说不累,这都累的直打呼噜!

完美的误会!

第17章

早上,许笛起的有点晚。

“爸,我妈她们呢?”

“你妈临时加班,去厂里了。你大哥陪着你嫂子回娘家了。”

许父好不容易休息,他也没有什么嗜好,就喜欢听收音机。

许笛去厨房吃早饭,没看见许军,一定又跑出去玩了。

吃完饭,许笛收拾完碗筷。

“爸,我去找同学玩一会,中午回来给你做饭。”

“不用,你去玩吧,好不容易休息。我中午去食堂吃,你妈说中午食堂有红烧肉。”

得,这是要给她爸开小灶了。不用赶回来做饭,她就不着急了。

今天去梁家,不用做装扮。

许笛穿着一条蓝色的裤子,粉色格子的外套,套在棉袄棉裤外面,显得很臃肿。脚上的大棉鞋,脖子上的红围脖,手上戴着一副棉手闷子,满满的年代感。

上了公交车,许笛往梁家所在的家属区去。下车以后,许笛做贼似的,找了一个视线的死角,拿出昨晚装好的挎筐。

里面放了两捆韭菜,二十个鸡蛋,太多就不好了。

年轻记忆力就是好,许笛很容易就找到了梁家所在的这片家属院。

这一片,不仅有百货大楼和供销社的家属院,还有市政府的家属院,公安局的家属院,离得都不远。

“小姑娘,你是上次去梁家的小姑娘吧?”

许笛转头看了看,附近就她一个小姑娘,应该是和她说话呢。

“那个,那个,你是钱奶奶吧?”

许笛懵了一下以后,想起来了,这个是上次给自己指路的钱奶奶。

“想起来了,我这记性,好得很,见过的人,几乎不会认错。你这是要去梁家?”

“是去梁家,昨天从乡下爷爷家回来,带回来一些家里栽在屋里的韭菜,还有几个鸡蛋,过来看看康康。”

许笛大方的回着话,也没必要遮遮掩掩的。

“还是乡下好啊,房前屋后的菜园子,勤快一点,就不缺吃的。哪像城里,屁大点地方,啥也种不了。”

钱奶奶难得遇见一个看顺眼的小辈,就多说了几句。

“我也这么觉得,乡下很容易弄到吃的。就是上工比较辛苦,一年到头,其实也攒不下啥钱。不然,怎么那么多人拼了命想进城,想吃商品粮呢。”

许笛前世活到四十多岁,又费力养大儿子,其实,更容易和岁数大一些的人同频。

“那倒是,农民兄弟不容易。我也是农村出来的,那种看天吃饭的日子,不好过。”

钱奶奶想想那些天灾,心里也挺伤感的。

“钱奶奶,上次你帮我领路,我还没谢谢你呢。正好,这韭菜和鸡蛋,分给你一半,够吃一顿了,过几天,我回乡下,再拿点。”

许笛和老太太挺投缘的,随手拿出一捆韭菜往老太太的篮子里塞。

她可能还没有完全体会七十年代物资的紧张程度,韭菜给的很随意。

“那可不行,我就给你带个路而已。你拿去梁家吧,我一个人,吃不了多少,浪费了。”

钱奶奶不要,两人撕吧半天。

“唉呀,钱奶奶,我这还有。一个人也要好好吃饭,韭菜鸡蛋馅饺子,多香啊!咱俩别撕吧了,一会把红袖章招来,就说不清了。”

许笛手脚麻利的又放了几个鸡蛋进钱奶奶的篮子里,转身跑进了梁家所在的家属院。

“这丫头,性子爽利,就是年纪小了点,不然,拐来给朝阳做媳妇。”

钱奶奶自己嘀咕几句,想着不知道在哪出任务的孙子,心里直犯愁,啥时候能给她领个孙媳妇回来啊!

许笛往梁家走去,又悄悄从空间里偷渡一捆韭菜,几个鸡蛋。

梁家住二楼,三室一厅。

许笛敲了敲门,一会就听见脚步声,门开了。

“唉呀,许笛呀,快进来。”

王兰看见门口的许笛,热情的把她拉进屋里。

“你这孩子,说有空就过来玩,就嘴上说说而已。”

“王姨,我这不是来了吗。你们都上班,都忙着呢。”

许笛进屋坐下,王姨拿出一堆吃的。

“你芳芳姐她们带着孩子回娘家了,刚走没一会,你早来一会,就能看见。”

“那还真不凑巧,我还想着看看康康呢。”

许笛没想到严芳芳她们不在家,真是赶巧了。

“许笛,你多吃点。下次休息,你还过来,在这玩一天,尝尝王姨的手艺。”

“行,到时候我就厚着脸皮留下来吃一顿,我饭量可不小啊!”

许笛顺坡下驴,接受邀请。

“王姨还能差你一口吃的,管够吃。”

王兰四十多岁,比前世的许笛大不了几岁。

“王姨,我昨天从乡下爷爷家回来,给你们带了点韭菜和鸡蛋,给康康包饺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