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女孩,两姐妹可以无话不谈,有心事了,可以相互倾诉。
当然了,她和许梅的关系是个例外。
两个孩子从小不在一起长大,少了那份感情。
许军和她感情好,那是因为,许军出生没多久,她已经回城里上学了。
又因为和二叔家的孩子处的好,她自然而然的对许军也很关注。
感情都是处出来的,她和许军,就是这样的情况。
“行,两个孩子就不少了。
孩子长小的时候都是一样的,之所以有的成才了,有的为害一方,那都是父母的问题。
孩子不仅要生,还要教。”
“奶奶说的有道理,孩子太多,真的没有那么多的精力。”
许笛知道,这时候的孩子,大多都是散养的。
双职工的家庭,孩子从小在托儿所,育红班待着,上了小学,也没有家长会接送孩子,都是自己上下学的。
大的孩子脖子上都有一把钥匙,放学以后,直接回家。
十来岁的孩子,基本都会生火热饭,再不济,也会去食堂打饭。
这时代,工厂的工人,大多都是三班倒的,真的顾不上太多。
能保证孩子吃饱不饿,衣服能不能及时清干净都不能保证。
对于还是受精卵的孩子,许笛除了注意一点,不磕到碰到,其他的,暂时也不能做什么。
孩子的东西,有暖暖小时候用的,许笛都留着呢。
当时许大嫂还管她要过暖暖的衣服,许笛没有给。
她有计划要生二胎,孩子年岁也不会相差太大,暖暖的东西,当然要留着自己用。
现在布票,棉花票,各种票都紧缺,再置办一套这么全乎的孩子用品,许笛觉得她做不到了。
不想那么多了,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好好养胎,争取顺利的把孩子生下来。
第174章
许笛怀孕了,而且身体也不错,没有什么反应。
家里有钱奶奶和吴姨照顾着,暖暖知道妈妈肚子里有宝宝了,自己要做姐姐了,妈妈要给她生妹妹了,很开心。
知道妈妈肚子里的妹妹还很小,不能撞到妈妈的肚子,不然,妹妹可能会被撞没了。
暖暖不仅自己不往妈妈身上扑,也会阻止其他人撞到妈妈,她要保护妈妈。
吃完饭,在楼下玩的时候,暖暖两只眼睛精的很,谁也不能碰到妈妈。
“健健,不可以跑。”
看见从远处跑过来的安健,暖暖急忙拉住他,不让他靠近妈妈。
“暖暖,要跑。”
梁安健比暖暖小四个月,已经十六个月了,腿脚没有暖暖利索,力气也没有暖暖的大。
“叫姐姐,不可以碰到我妈妈。”
暖暖的表达已经很流利了,可能是许笛经常给她讲连环画,也让暖暖给她讲。
时间长了,可能语言表达能力就增强了。
这是许笛猜测的,具体是不是这个原因,她也不知道。
“姐姐,没碰。”
安健是打不过暖暖的,只有被打的份。
而且,附近大院里,很多小朋友都不和他玩,还抢他的好吃的,只有暖暖和他玩,还帮他把好吃的抢回来。
所以,暖暖让叫姐姐,他就叫。他害怕不听暖暖的,她就不和自己玩了。
“小笛,你这是又怀上了?”严芳芳听着两个孩子的对话,看了一眼许笛。
“嗯,还没到两个月。”
“真不错,两个孩子年纪差的少,以后可以一起玩。
不像我家的安康和安健,差了五六岁,玩不到一起去了。
安康吃完饭就跑了,就怕弟弟跟着他,影响他和小朋友玩游戏。”
严芳芳看着听暖暖指挥的小儿子,这孩子只比暖暖小了四个月,却比暖暖矮了半头,体重也轻了很多。
幸好,还有个暖暖不嫌弃他,肯带着他玩。
而且,暖暖爱干净,她也要求安健不能弄脏衣服,要干干净净的。
“你和梁大哥也努努力,再给安健生个弟弟或妹妹,这样,咱们两家的孩子,年龄又相近了。”
许笛知道王姨和芳姐她们都想多生两个孩子,家里条件好,又不是养不起。
主要是被梁家几代单传弄出心理阴影了,觉得孩子少,长大以后,没有帮衬的。
“借你吉言,我也不贪心,不管男孩女孩,再要一个就行了。”
严芳芳也知道,独生子,很多时候,势单力薄的,有事的时候,真的没有搭把手的。
不过,她也不想生太多,害怕管不过来。
“三个真不少了,我和朝阳打算生完这个就不生了?”
“没有儿子也出生了?”
“不生了,我们觉得儿子,女儿都一样,没有非要儿子的心。”
许笛说这话,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不会相信。
毕竟,这时代,大多数人都想要个顶门户的儿子。
感觉没有儿子,干活都没有劲头。
不管城市还是农村,都觉得没了儿子就没了接户口本的,就成了绝户头,被人嘲笑。
许笛想到九十年代的时候,很多地方都流传这一句话,“一步一脚还是儿子好!”
严芳芳有了两个儿子,她没法发表意见,现在反而想要个女儿了。
不过,如果安康和安健都是女儿的话,她还是会想生个儿子的。
也不是重男轻女,就是想着儿女双全更好。
许笛怀孕的消息,就在小范围传来了。
她们单位一个办公室的,许父许母,许爷爷他们,都知道了,而孩子的爹还不知道呢。
休息日,张朝朗带着轩贺一大早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