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到七零年代当军嫂(255)

作者:水波1984 阅读记录

生活不就是这样,你看我笑话,我看你笑话,大伙轮番做主角。

一月末,许笛的录取通知书到了。

薄薄的一张纸,上面有京大的全称,还有她的名字。

上辈子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这辈子,她居然实现了。

真是捡了个漏,这是她最大的金手指了。

许笛没控制住,眼泪还是流了下来。

“妈妈,你是喜极而泣吗?”

暖暖拿着自己的手绢,给妈妈擦眼泪。

“嗯,妈妈太高兴了,真的高兴!”

许笛抱着暖暖,感觉老天对她不薄。

虽然上辈子婚姻不如意,又受尽了病痛的折磨,四十多就离开了人世。

但是,这辈子,她的婚姻虽然也有不足,但是她自己觉得好。

男人有担当,孩子健康,还有两个很爱自己的奶奶,值了。

录取通知书收到了,后续的一些事情,也要开始准备了。

毕业以后,许笛不打算回百货大楼了,那她现在的工作,就需要处理。

许笛想着,工作是梁家给自己的,现在,她要考上大学了,工作,还是交给梁家处理吧。

梁家也知道许笛考上大学了,也为她高兴。

等听到许笛说工作的事情,她想交给他们处理,这倒是挺意外。

毕竟,这份工作,许笛也干了好几年了。当时,就说了,是给许笛的。

梁家三口人都有工作,不过,最近,梁家还真需要这个工作。

王姨有个表妹,之前因为一些原因,失去了联系。

最近平反回来的人多了,她们又联系上了。

王姨的表妹夫有留学经历,当时一家人知道要出事,先安排大儿子带着女儿下乡了。

还没来得及交代一声,他们和小儿子就被秘密带走了。

因为之前交代过两个孩子,家逢巨变,不要和任何人联系,等着他们联系。

所以,这么多年,两个孩子一直在西北下乡,谁也没联系。

去年,王姨表妹一家平反回来了,也联系上了两个孩子。

大儿子已经娶妻生子,女儿当时小,才十四岁,有哥哥护着,倒还行,没有在当地嫁人。

这次,兄妹俩都考上大学了,能回京城了,但是儿媳妇和孙子孙女就不太好办了。

孩子的户口要跟着母亲,儿媳妇是农村户口,想转成城里户口,就要有一份正式工作。

王姨表妹一家这段时间,又喜又忧。

喜的是,儿子女儿都考上大学了,可以回城了。

忧的是,儿媳妇和孩子回不来。如果没有儿媳妇一家的帮忙,两个孩子,在大西北能不能活下来都是问题。

一家人都在想办法,王姨表妹,之前就没有工作,表妹夫是搞科研的,倒是可以回原单位上班。

这时候,知青都在想办法回城。

考上大学的人数毕竟有限,但是过去十多年,下乡的人数可就多了。

想找到一份正式工作,太难了。

许笛这时候提出把工作交给梁家处理,正好解了燃眉之急。

所以,王姨特意过来,和许笛说谢谢。

“小笛,王姨谢谢你。

我这表妹啊,也算是我的恩人了。

我是在舅舅家长大的,舅舅家就这么一个孩子,千娇万宠着长大,没想到会遇到这样的事情。

之前,两个孩子被表妹夫送走,用的是别人的名字,我们没查到。

现在,两个孩子考回来了,就差儿媳妇了,有了这份工作,她们一家就真的团圆了。”

许笛也挺佩服王姨的表外甥的,没有抛妻弃子。

这事,也算皆大欢喜了!

许笛谢绝了王姨要给钱的做法,这工作,本来就是梁家的,现在物归原主,她怎么能收钱呢。

第203章

工作还给梁家了,许笛心里也松了一口气。

梁家的这份工作,是要报答她救安康的谢礼。

可是,没有人知道,因为救人,真正的许笛没了。虽然许笛的离开是另有隐情,但是,怎么说呢,说多了,感觉有点矫情了。

不过,这种乱糟糟心情,随着工作交接完,神奇的消失了。

现在,许笛时间自由了,离过年也没多少时间了,今年可以好好准备年货了。

钱奶奶也高兴,她等到这一天了,天晴了,那些离去的人,也可以安息了。

房子的事情还在打听,急不得。离小笛开学还有段时间,说不定,明天就有消息了呢。

这段时间,陆续的接收到消息,认识的,不认识的人考上大学了。

林薇最后也报名了,但是,预选就没过。冯丽萍考上了大专,铁路系统的学校。

张家这边,参加考试的可不少。

但是,不是所有人都接到录取通知书了。

张朝博考上了解放军医科大学,朝露没考上,她不喜欢学习,现在是军医院的儿科护士,她自己喜欢。

张朝煜的妻子考上了中专,她家孩子可能有些闹人,她精力被分散了。

倒是张朝阳姑姑家的两个孩子都考上了京市的大学,具体哪个学校的,不清楚。

张家姑姑一家好像也要回来了,说是支援三线建设,其实就是变相的下放。

张家姑姑是大学老师,姑父是留过学的博士,都是高知人士。

那几年,如果没有张家老爷子的斡旋,张姑姑一家,真不好说会怎么样。

不过,这事,许笛也就当成闲话听一听,她和那边的人不熟。

这个姑姑,她也没见过,张朝阳见过几次,可能也是有数的。

许佳也收到录取通知书了,第二志愿的学校,经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