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到七零年代当军嫂(271)

作者:水波1984 阅读记录

“够了,太够了,吃不了,还能腌咸菜,晒干菜。

有了这菜地,以后就不会觉得无聊了。我跟你们说,我以前在村里,种菜可是数一数二的。”

吴姨说到自己的老本行,满脸的兴奋。

她从小生活在农村,骨子里,就喜欢土地。

“那你教教我,我有几十年没种菜了。”

钱奶奶摸了一把土壤,也来了兴致。

“行,咱们一起。”

吴姨信心十足,这是她擅长的。

“那行,到时候,我去牛坊大队,拿点菜秧子回来。

这两天,看见不少卖野菜的。我到时候问问,有没有韭菜根,买点回来。

栽到地里,十天八天就能吃一茬韭菜。韭菜炒鸡蛋,韭菜盒子,韭菜鸡蛋海米饺子。”

许笛越说越觉得馋,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妈妈,你别说了,要流口水了。”

这些东西,暖暖都吃过,馋了。

“哈哈……妈妈口水也要流出来了。”

难得一见,暖暖红了脸。

“不急,今天翻完地,栽上韭菜根,长得可快了。”

许笛计划明晚就把韭菜根拿回来,她也想吃了。

这一天,三大三小三只猫狗,一直在后院忙活。

翻地的,找虫子喂鸡的,敲大土块的,分工明确,干的高兴。

翻过来的土地,许笛没着急起垄,晒两天,把土里的虫卵,细菌晒一晒。

干了一天活,许笛晚上早早的就睡着了,一夜无梦,就是早上起来,胳膊酸痛的很。

晚上,许笛拿回来一块塑料布,一堆韭菜根,还有不少菜籽。

吴姨以为这些都是小笛和卖野菜的人换的,也就没多问。

韭菜不用起垄,把地整平,留出一定的距离,一行行栽上就行了。

许笛拿回来四五十根韭菜根,栽完,浇上水,用塑料布盖上了。

这时候的塑料布,没有后世的那样厚,都是薄薄的。

许笛用的双层,感觉还不错。

现在,就等着韭菜发芽,长大,她们就能吃韭菜盒子,韭菜鸡蛋馅的饺子了。

第215章

又是阳光明媚的一个早上,许笛在院子里跳了一会绳,背了一会英语单词,去厨房帮着吴姨做早饭。

开学以后,许笛习惯了每天早起半个小时,活动活动身体,背背单词。

她们文学院也有功课不少,她又跑去英语系蹭了几回课。许笛知道,未来几十年,英语还是很重要的。

不管怎么说,上辈子她学了好几年英语,后来,为了辅导孩子,她跟着视频,学习软件,系统的学过。

音标,语法,阅读理解都还可以,现在把单词重新记忆,不算太难。

“吴姨,等朝阳回来,你回去多待几天,这段时间,太忙了,你都没能回去看外孙。”

“不要紧,我知道她们过的好就行。小笛,我跟你说实话,虽然那是我女儿家,但是,住着,也不自在。

人啊,什么时候,都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窝。”

吴姨的感慨,应该不是心血来潮,应该是发生了什么事。

“吴姨,想要有个自己的家,其实也容易。老家那边,要是没什么亲戚了,你就在这边买个小房子。

等你不想工作了,自己有了房子,有了存款,日子照样过的顺心。”

许笛不能直说,吴姨把钱都给了女儿,女婿,指望着她们养老,风险不小。

还不如,适当的给一些,大头自己留在手里,以后,女儿女婿孝顺的概率会更高一些。

因为,从吴姨的话中,不难猜出,她女儿,自己没有工作,在婆家,话语权也没有多少。

“咱们想一块去了,我请钱姨帮我问了,房管所那边,如果有合适的小房子,我就买下来。

这几年,我也存了一些钱,买一间房应该没问题。”

吴姨一个人带大女儿,丈夫又牺牲了,她心里有数。

“那真不错,吴姨,加油,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许笛想想也是,吴姨不是什么也不懂的无知妇人,不然,一个人独自带着女儿,要被生吞活剥了。

晚饭过后,许笛骑着自行车,去学校了。

上午依然是两节大课,许笛和刘云坐在一起。

上次和魏华吵过以后,许笛也没当回事,想法不同而已。

班级其他同学,和她亲近了一些,偶尔一起讨论问题。

说白了,大伙对所谓的集体活动,兴趣都不大。

她们班级,年龄段拉的有点大。

像班长,二十六七了,据说家里有三个孩子,小的才出生没几个月。

还有两个女同学,也是结婚有孩子的。其中,有一个女同学,和丈夫一起考上了京市的大学,孩子也带来了,就住在女生宿舍。

除了单身的女同学,男同学,或者像班长这样,媳妇孩子在老家的,其他人,哪有那么多闲工夫,出去爬长城,游故宫的。

“许笛,走了,这一上午,坐的腰酸背痛。

我觉得,过了二十五岁以后,体力明显不如以前了。”

“行了,你这话要是让教授们听见,不得批评你啊!”

“也是,我奶奶就常说我,不要在老人家面前说自己老了。”

刘云自己呵呵的笑了,许笛也笑了,这话,她奶奶也说过。

许笛拎着东西,和刘云在教学楼口分道扬镳,她要去车棚推自行车。

“许笛,你来一下。”

听见有人喊自己,许笛回头看了一下。

她们班的白微微,一个喜欢独来独往的独行侠。

“白微微,你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