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到七零年代当军嫂(315)

作者:水波1984 阅读记录

我提议,等咱们去单位报到以后,把自己的具体地址,写信告诉许笛。她留校了,算是咱们在京市的联络员了。

以后,有机会回母校,咱们都来见见许笛同学。

有缘坐在一个教室学习这么多年,咱们不要断了联系。

俗话说得好,多个朋友多条路。咱们不仅是朋友,还是关系亲厚的同学,以后保持联系。”

“班长说的好,我们不要断了联系。以后,你们来云省,来找我,我会尽地主之谊,让你们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对,我也是。”

“我也是。”

……

整个聚会,大伙都泪眼汪汪的,有太多的话想说。

许笛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同学情,离别意。

聚会很晚才散,许笛被几个同学送回了家。

其他的同学还住在宿舍,一起结伴回去了。

七月以后,同学们陆续的离开了,许笛也完成了报到,成了京大的正式老师。

没想到,上辈子没考上大学,没有机会在体会大学的生活,这辈子,她即将站在大学的讲台上,给大学生讲课了。

有时候想想,自己的这段奇遇,真的是赚到了。

大学还没有完全放假,许笛报到以后,也开始上班了。

京大文学院,也有了她的一席之地。

还好,自己是京大毕业的,文学院也是自己熟悉的地方,一切都不陌生。

现在,临近放暑假,许笛其实也没什么事,多数时间,是帮着教授们打下手。

还有就是,借阅有经验教授的教案,为下学期做准备。

第249章

许笛慢慢适应了身份的转变,从学生变成老师。

与此同时,军校的许军和许勇还有许佳,也都去了各自的单位报到。

许军和许勇下了连队,但都不在京市军区。

他们直接去了各自的单位,都没有时间回家。

许佳被分去了经贸办,成了一名科员,也如愿的落了户口。

许二叔家的许俊,去年考上了外地的一个大专院校,学的是会计专业。

这也算是继承家业了,许爷爷和许二叔都是村里的会计,虽然是那种没有证的,但也干了一辈子。

合上本子,许笛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家了。

从明天开始,她们正式放暑假了。

骑着自行车,许笛在傍晚的余晖中,感受夏日的微风。

有点热,又不是那么热。

“妈妈,你们放假了吗?”

院门口,暖暖几个在玩跳皮筋。

“嗯,放假了。你们继续玩,妈妈先进去了。”

“妈妈,一会吃饭了喊我们。”

圆圆玩的满头大汗,刘海都湿了。

“行,你们就在门口玩,不要去远地方。”

八一年了,大多数的知青都回城了。城里人口剧增,各种问题层出不穷。打架斗殴的,小偷小摸的,还有抢劫的……

因为有公安局的同志住在这,天天进进出出,她们这条胡同还算安稳,没有什么大事发生。

许笛回房间换好衣服,去看了看奶奶。

今年的夏天,天气有点热。

奶奶年纪大了,受不住热,又不能长时间吹风扇。

“奶奶,我回来了。”

“小笛,回来了。”

“这回彻底放假了,开学之前,没什么事了。奶奶,外面凉快一些了,出去坐坐?”

太阳落下去了,外面有点小风,比屋里凉快。

“行,出去坐会。”

钱奶奶起身,许笛跟在后面,两人去了院子里。

“奶奶,晚上咱们在院子里吃饭吧,凉快,还有意思。”

“行,外面是凉快不少。”

许笛把奶奶扶到摇椅上坐好,又递给她一把蒲扇,自己去厨房帮忙做饭了。

暑假的日子,过的还是很充裕的。

上午,许笛带着暖暖和圆圆去少年宫上课,团团和隔壁的楚教授学小提琴。

楚教授教自己家的孙辈,顺带也把团团带上了。

悠闲的日子还没过几天呢,许笛接到了大哥的电话。

“许笛,你回来一趟,家里出事了。”

许笛还没来得及问出了什么事,许大哥那边,挂了电话。

“奶奶,我回娘家一趟,我大哥说家里出事了。”

“那你快回去,看看怎么回事?”

钱奶奶让小笛放心去,有急事往家里打个电话。

许笛交代孩子们几句,让她们不要乱跑,她去姥姥家一趟。

“妈妈,你放心,我带着妹妹在院子里玩,不出去。”

暖暖八周岁了,说话,办事,像个小大人,两个妹妹也听她的。

许笛匆匆的回到了娘家,屋里人还挺全。

“小姑,你回来了。”

十七岁的平安,处在变声期,声音有些粗哑。

“大哥,大嫂,发生什么事了?”

许笛看着坐在沙发上的许大哥夫妻,阴沉着脸,不高兴明晃晃的挂在脸上。

“许笛,许梅离婚了。”

“什么,离婚了?大嫂,你听谁说的?”

许笛真的挺惊讶的,许梅为了李更生,可是做了很多事情。

“许梅昨天打电话说的,已经办完手续了。”

“妈,说了什么原因了吗?”

许笛看着头发花白的许母,这几年,老的很快。

“没有细说,就是说她和李更生离婚了,孩子归她,等明年毕业,她会分回京市。”

许母满脸疲惫,不知道是天气热还是被许梅离婚的事情打击到了。

“妈,你怎么没说,许梅以后要在娘家安营扎寨的事情呢?

嫁出去的女儿,把孩子扔在娘家好几年,吃喝都不用出钱,真是好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