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到七零年代当军嫂(328)

作者:水波1984 阅读记录

暖暖几个,倒是听得高兴,她们没想到,自己妈妈还有那么多丰功伟绩。

许笛带着孩子回来,第二天,王秋霞也带着孩子到了。

许家的院子热闹起来了,爷爷奶奶高兴,他们年纪大了,就喜欢看着小一辈。

许家儿孙也不算少,但是都有各自的事情,不能时常陪在身边。

偶尔,回来一次,他们也高兴。

许笛她们在村里待了七八天才回城,不回去不行了。

八月份了,孩子们也不能一直玩,还要学习的。

暖暖她们回来了,何家的孩子,梁家的孩子,还有司徒兄弟俩,成了家里的常客。

许笛家的院子不是最大的,但是,他们喜欢在这玩,能放的开,不拘束。

钱奶奶也喜欢看着这帮孩子,她心里会觉得安慰。看着孩子们的笑脸,觉得她们的付出值得。

司徒洛呢,自从被暖暖帮助以后,他觉得,两人之间变得熟悉一些,不再陌生,他也能融入到这群人里了。

上午学习,下午凉快以后,一帮孩子,走街串巷,探索各处的胡同,游历各处的景点。

九月份,学校开学了,胡同也安静下来了,看不见骑着自行车的孩子们了。

暖暖依然每天起床去晨练,许笛之前会跟着,后来,司徒洛加入进来,许笛就在院子里活动了。

隔壁的宋红旗偷偷的问过许笛,不担心两个孩子偷偷的处对象吗?

这点许笛倒是不担心,她家暖暖,是个确定目标,就心无旁骛的孩子。

两个孩子,也许会对彼此产生那么一丝朦胧的好感,但是不会真的做些什么。

青春期的孩子,堵不如疏。

宋红旗现在比刚来京市的时候,变了很多,有自信了。

主要是何家两老还有和文翰对她好,让她有足够的勇气面对陌生环境带来的不适。她本来就不是软弱的性子。

在她们老家,她也曾是队上其他女孩子羡慕的对象。

长得不错,家里条件在当地也是数一数二的,自己是初中毕业,在当地,学历也算不低了。

突然离开自己熟悉的地方,来到京市这个大城市,她变得不自信,也是情有可原的。

现在,孩子们慢慢长大,自己有了工作,户口调过来了,她心安了。

现在,她大部分的心思都在孩子身上,向南十四五岁,她担心他会早恋,耽误学习,又不知道怎么和孩子说。

所以,看着许笛不阻止暖暖和司徒洛一起晨练,她才那么惊讶。

“红旗,这个年纪的孩子,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小心思。

但是,她们也是害羞的,不会轻易捅破这层窗户纸。

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那点心思就没了。如果我们大惊小怪的去阻止,去防范,反而会推动她们捅破这层窗户纸。

你家向南是男孩子,你要是担心,让何老师去和他沟通。

男孩子和父亲,还是容易沟通的。”

许笛也不能说的太肯定,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她只是说了自己的想法。

“行,许笛,谢谢你,我最近心里担心,又不知道怎么和孩子说。

食堂的大姐们,最近也总说孩子大了,心思多了,不好管之类的话,我也受影响了。”

宋红旗决定晚上就和孩子爸爸说,她不懂的事情,文翰懂。

和宋红旗说了一会话,许笛赶紧回去收拾,一会该吃早饭了。

做母亲的,对孩子的担心,从她们出生那一刻就开始了,会持续到自己离去的那一天。

不是有那句话吗,养儿一百岁,常忧九十九。

第260章

秋天来的猝不及防,感觉昨天还能穿着裙子,今天,早上就吹起了小凉风。

许笛开始倒腾家人的秋装,孩子们的长袖校服,奶奶的厚衣服,她自己的风衣……

秋高气爽,感觉天空都比昨天高了。

许笛骑着自行车,哼着歌,进了学校。

晨晞她们初三的教室,静悄悄,同学们已经做了一张卷子了。

十一以后,学习气氛更紧张了。

老师们每天不断重复的话题就是学习,学习,努力考上本校的高中或者其他重点高中,那样才能有机会考上好大学,以后有一份好工作。

道理都懂,但是,能做到的人不多。

一个班里五十来人,有学习好的,就有学习不好的。

铃声响了,晨晞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家了。这一上午,都在做卷子中度过,她肚子饿了。

“张晨晞,你等我一下,咱们一起走,正好可以练一下口语表达。”

“行,你快点,我饿了。”

“好了,走吧,我书包里有巧克力,你先吃一块?”

“行,给我一块吧。”

两人说着走出教学楼,留着身后一帮眼红的女同学。

“你们说,张晨晞和司徒洛是不是好上了?”

“什么好上了?”

“装什么,你还能不知道什么好上了,你和隔壁班的那个男同学不是好的很吗?”

说话很冲的女同学是初三二班的王琳,学习成绩不好,考上高中的希望不大。

她上学晚,又留过级,年纪比班里其他同学大一些,已经十六岁了。

她爸妈说了,等她初中毕业,就让她出去打工挣钱。

学习不好,就出去挣钱,家里还有两个弟弟要读书呢。

王琳心里不平衡,凭什么她就要去打工挣钱供弟弟们读书,他们学习也不比她好多少。

她爸妈重男轻女,对两个弟弟好,家里有什么好东西,也都是先紧着弟弟们。

王琳嫉妒张晨晞,同样是女孩子,她的过的日子可比她好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