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属来了不少,都是满脸喜色,带着祝福。
“妈妈,仪仗队出来了,是不是要开始,咱们能看见轩贺哥吗?”
圆圆激动的拉着她妈妈的胳膊,穿着制服的战士真帅!
“应该能看见,别激动,控制你的音量。”
怎么感觉她家圆圆比新人还激动呢,真怕她一毕业就把自己嫁了。
“我知道了,我小点声,小点声。”
仪仗队,军乐团过去以后,新人紧随其后出来了。
穿着军装的男人真的很帅气,笔挺的军装,让他们看起来值得信任。
新娘子穿的都是红色的裙子,盘着头发,面若桃花,漂亮。
“太奶奶,快看,轩贺哥和嫂子!”
“嗯,看见了,真好!”
老太太今天特意戴了老花镜出来,就是要看的清晰一些。
一对对的新人走过去,他们对即将到来的生活充满期待。
婚礼仪式没那么复杂,有司仪控场,进行的有条不紊,没有乱。
婚礼结束之后,新人带着家属去看新房了,让家人放心。
“轩贺,瑶瑶,我们要回去了,你们休息了,去家里。”
“知道了,二婶,等休息的时候,我们回去。”
轩贺知道太奶奶年纪大了,出来这么长时间了,累了。
一会,他们要和双方父母家人吃饭,二婶她们要先回去。
许笛也怕奶奶身体不舒服,一行人先回家了。
还好,奶奶睡了一觉,没什么事。
轩贺的婚礼结束之后了,接下来,这几个孩子,谁先结婚,那就说不准了。
第310章
十一以后,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
后院的秋菜收了,白菜,萝卜,土豆都放进地窖了,酸菜也腌上……
许军寄过来不少南边的干菜,海货,丰富了许笛家的餐桌。
这时候大棚蔬菜还没有那么普及,许笛空间倒是能种,就是不好找借口。
可能是年纪大了,也可能是条件好了,重点是张朝阳经常回家了,许笛已经很久没进空间了。
除了偶尔往里放钱,拿点参须出来熬鸡汤,其他时候,空间就是一个摆设。
马上九四年就要过去了,许笛明年四十二岁,到了关键的一年了。
上辈子,在四十二岁的秋天,她永远的闭上了眼睛。
希望这辈子不要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她还没活够呢。
许笛自己去医院做了全身检查,没问题,很健康,她心安了不少。
暖暖大四了,在为考研做准备。
团团把所有的心思都花在学习上了,天冷了以后,回家的次数也少了。
一周就休一天,来回折腾没必要。
许笛不记得是从哪一年开始实行双休的,隐约记得是九十年代,具体的时间想不起来了。
圆圆倒是常回来,她和姜淮相处的挺融洽的,许笛在学校的时候,见过一次,男孩子长得是真好看。
不是那种奶油小生的长相,很杨刚帅气,五官恰到好的融合在一起,看着舒服。
从校园到婚纱的浪漫,不知道圆圆她们能不能修成正果。
天气冷了,老年人不好过。
北方的天气寒冷,很多人都会关节痛,气管不好,咳嗽,这些常见病,不会死人,但是也挺遭罪。
奶奶不咳嗽,但是腿上的疾病无药可治,只能缓解。
幸好家里有热炕,奶奶还能舒服一些。
过日子,就是这些家长里短。
入冬以后,许母病了一场,在医院住了几天院。
许母生病的事情,没人告诉许笛,是许大哥夫妻照顾的。
当时说好了,他们住在父母家,要照顾父母。
这事还是林薇说起,许笛才知道。
“许笛,我听许梅说,你大哥大嫂现在挺忙的。
你大侄子的孩子放在他们那照顾,你大嫂办了内退,现在在家照顾老人孩子。”
“我大嫂的事情我听说了,她们医院和别的医院合并了,上班离得远了,她选择内退了。
她今年四十四岁,早退了几年。”
许笛有一次去看她妈,听说的。
“现在退了,有点不合适。”
林薇也想退休,她们单位也是那样,半死不活的。
“那也没办法,上班离得远了,不想折腾,就选择内退了。
我大嫂非常稀罕她孙子,在家看孙子,高兴着呢。”
因为许大哥她们搬回去和父母一起住,许笛回娘家的次数也少了。
不过,每次回去看望父母,都能看见她大嫂抱着孙子哄着,满脸知足。
“计划生育以后,一家只能生一个了,男孩子还是比女孩子受欢迎。”
林薇从小到大都很受宠,哪怕是现在,她女儿都上大学了,她爸妈还是很惦记她。所以,她不能理解那些重男轻女的人,也不知道家里有什么需要继承,非想要一个儿子。
“想不开啊,很多人都是秉着一步踢一脚还是儿子好的想法。”
“那是没踢疼,踢疼就知道好不好了。我们服装厂家属院有一户人家,生了三个女儿,最后才生出一个儿子,惯的不像样。
三个女儿结婚,要的彩礼一分没给女儿带走,都留给儿子了。
到头来怎么样,生病了,躺床上了,儿子撒手不管了。
吃喝拉撒,都是三个女儿在管着,死的那天都没闭上眼睛。”
妯娌两个人,坐在一起,也没有什么正事,想起什么就说什么,聊的挺开心的。
“铃……”
“这个时间,谁打电话过来?”
张朝阳出差了,要半个月才能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