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到七零年代当军嫂(99)

作者:水波1984 阅读记录

两人继续记账,郝云雷他们的,杨大妮的,都是关系亲近的,其他人没有邀请。

“记好了,以后咱们按着这个回礼。”

“嗯,结婚以后,就要独立走礼了。”

张朝阳几个发小,结婚以后,也都这样。

“小迪,朝阳,奶奶进来了?”

“进来吧,奶奶。”

张朝阳过去开门,把奶奶迎了进来。

“奶奶,我们都记好了,这都是人情往来啊!”

许笛晃了晃手里的笔记本,坐在一堆红包中间,有点像个财神。

“行,记着就好。这个,是奶奶给你的。”

许笛接过存折,吓了一跳,怎么又是五千块钱。

这时代,钱不值钱了吗,怎么动不动就五千。

许笛把存折递给张朝阳,让他看看。

“奶奶,我结婚,你已经花了很多钱了,这些,你自己留着。”

“我的以后还不是你的,你们放心,我一个月退休工资不少,之前就朝阳一个孩子,奶奶钱多着呢。”

这话不假,奶奶工资不低,又没什么大的花销,钱真不少。

奶奶留下存折,就出去了。

“奶奶给的,你就收起来吧,反正奶奶会一直和我们生活。”

张朝阳明白奶奶的意思,她自己的钱她自己说了算。

许笛最后算了一下,她们现在手里的钱真不少,一万多块啊!

在七十年代,许笛就是万元户了!

有些事情,许笛要重新考虑了。

第79章

这天晚上,张朝阳没有实现一天三次的梦想,许笛说必须休兵一天。

没有肉吃,也只能喝汤了。

张朝阳搂着媳妇睡一个被窝,都结婚了,谁还想自己睡一个被窝啊!

“这被子不够宽,后面漏风。”

“你往我这边来点,挨着热乎。这被子是不大,要不,咱们把两条被子缝一起,整成一个大被子。”

“张朝阳同志,你的假期也没有几天了吧?”

“嗯,还有十多天。我回来的时候是蹭的王爷爷他们的飞机,路上没耽搁。

回去就没这好事了,坐火车,要好几天呢。”

张朝阳算了一下,真没几天了。

“那你回去怎么办,没有媳妇搂着,搂棉被啊?

所以说,你要继续一个人睡一个被窝,省的回去以后不习惯。”

许笛觉得张朝阳严肃的外表下,有一颗调皮的心脏。

“许笛同志,正是因为我要回部队了,才要抓紧时间和媳妇腻歪。

而且,我们还要抓紧时间办事,多办几次,把积攒的库存都用完。

清空了,等下次再回来,再上交。”

张朝阳刚说完,腰就被许笛掐了一把。

“瞎说什么呢?”

“哪有瞎说,我们部队结婚的战友都这么说的。”

“你们没事就聊这些?”

“唉,我以前还不理解,他们天天把想媳妇挂嘴边。现在,我完全明白了。”

“讨厌。”

两个人在被窝里叽叽咕咕的说着话,想到哪说到哪,没有什么逻辑性,直到,张朝阳听见许笛的呼噜声。

“睡吧,今天休息好了,明天再交流。”

许笛睡着了,没有听见张朝阳的豪言壮语。

第二天,吃完早饭,许笛和张朝阳拎着回门礼,去公交站点坐车。

“哎呦,朝阳啊,这是去老丈人家?”

“是的,杨婶,今天回门。”

“朝阳媳妇看着挺俊的,你们以后的孩子,也不能丑了。”

都是一个大院的,大多数都是认识的。一路上,新婚的小两口,被大伙打趣着,直到上了公交车。

“脸都红了,这帮婶子大娘,真是啥都敢说啊!”

“都这样,哪个家属院都避免不了。一会,到了我机械厂的家属院,也是一样的状况。”

许笛对现在的人了解的很,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每天下班了,除了八卦一些家属院的人和事,就剩下生孩子了。

这时候虽然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但是,真正在意的人不多。

两口子,晚上早早的躺在床上了,睡不着觉,那不就剩下造孩子了吗。

看看家属院,哪家不是三四个孩子,两个孩子的都少。

许笛想着,几十年以后,人口出生率越来越低,由原来的少生优生,到鼓励生育,变的太快了。

等下了公交车,进了家属院,还真像许笛说的,一路上,碰见好几个熟悉不熟悉的,都打趣他们几句。

“许笛回来了,在婆家过的好吗?”

“王奶奶,挺好的,你这是要晒被子啊?”

“嗯,晒晒被子,一冬天了,感觉不晒晒,不舒服。”

王奶奶年纪大了,做事情也慢了,但是老太太要强,能做的事情,从来不让人帮忙。

“是要晒晒,盖着舒服。”

“就是这个礼。”

王奶奶拿着一根木棍,敲着棉被,一下一下的,还挺有节奏感的。

许笛他俩上楼,许母听见声音,开了门。

“妈,你今天没上班?”

“没有,你要回门,家里不能没有人。”

许母接过朝阳手里的东西,让她俩去沙发上坐着。

“我还以为你上班去了,想着晚上给你们做什么菜呢。”

“我和领导请了一天假,这是正事,领导也理解,不会卡着的。”

许母可不想孩子回门,家里空落落的一个人都没有。

“妈,小军呢?”

“今天返校,一会就回来了。一说要上学,眉头皱得,都能夹死苍蝇。”

许母也犯愁,小儿子怎么这么不爱学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