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听说我爹是暴君(21)

作者:及宙 阅读记录

原本一切进展顺利,派出去的人很快便有回信。只彭州方向的人马,至今没有成功拦截消息,反而像是消失了一般,全无音讯。梁子翼有些担心。

“彭州?我那出生高贵的十一弟,怕不是还在家带孩子吧?”益王冷哼一声:“那还是一直在家带孩子的好。”

梁子翼应道:“是。”

见益王再无吩咐,他便默默退了出来。

皇帝年事已高,太子年富力强,谁也没有想到太子会走在皇帝的前面。

这一下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但顾家人从来不是沉溺伤感的性格,只是震惊了一瞬间,所有人便马上行动起来。

先皇后是个厉害的女人,为了让自己儿子的储君之安稳坚固,她想方设发把最有威胁的皇子们赶出了京城。

首当其冲便是年纪更有优势的三四五皇子等人。

顾珩不占长,但他是孝宪皇后的生的,地位尊崇。

是以先端懿皇后为了把她赶出京,硬是逼着年仅十三岁的肃王成亲就藩。

可像益王这样既没有出身,也不得宠的皇子,她是毫不在意的。不仅不会苛刻他们,甚至还会善待他,以显示自己的仁慈贤德。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先端懿皇后大费周章为儿子扫清障碍,太子却会青年暴毙呢?

太子薨逝,其子年幼。老皇帝年事已高,其他人远在封地。

如此一来,早已成年且留在京城的益王,便有了天时和地利之便。

他毕竟出生皇家,不论平日表现得多么与世无争,然深藏于内的野心,却是不少的。

这是他最好的机会,如果这都不争取,那他还有什么事情可为?

现在要做的,就是隐瞒和等待。

各地藩王得到太子薨逝的消息越迟,皇帝的身体越来越差,这担负天下的重任,便只能留给他。

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即便到了这种地步,皇帝依旧不把他放在眼里,宁愿召藩王回京,也不把他放入考虑之列。

益王素有才名,与因着身份被吹捧出来的才华不同,他早早显示出了自己的聪慧与才能,读书上也很有天分,有天分的同时,他还肯努力能吃苦。

皇帝儿女众多,聪慧者无数,自然注意不到他这样一个本就不讨喜的儿子。

但因着这样的努力与聪慧,让他得到了当世大儒何清源的青睐,不仅收他做了关门弟子,还为他说了一门亲事。

何清源在清流中地位超然,皇帝对这个儿子毫无记忆,却不能不给何清源面子。

于是益王一下子彰显了出来,不仅有了厉害的岳家,还有了名师的指引,才终于从寂寂无名的隐形人皇子变成才名远播的才俊贵胄。

但即便如此,皇帝从头到尾都不把他看在眼里,他瞧不起他。

只因为他的生母,乃簪花坊女奴出身。因擅长音律,得到了皇帝宠幸。

皇帝的宠幸不过一时兴起,转眼就忘在脑后了。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就这一时兴起,也让她有了孩子。

但皇帝并不欢迎这个孩子的到来,他嫌弃人家出生奴婢,不配怀皇家子嗣。可怀都怀了,好像也不能直接下令给她打掉。

于是益王就在皇帝的嫌弃中,呱呱坠地了。

按宫中规矩,只要是怀有身孕的宫人,不论是何出身,多少都要给抬一抬身份。

可益王的生母,从怀孕到生产,整整快一年,完全没得到什么赏赐就别说其他的了。

直到生了益王,好歹也是个皇子,她这才算是立了功,从一个深宫奴婢,便成了能后独立住一个小院子的御女。

所以益王实际上是在一个非常不受待见的情况下长大的。

而上天居然真的眷顾了他一回,让他得到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顾闻发狠,他认定这是上天给他的补偿,他绝不会让任何人抢走他的皇位。

第13章

“盛京路远,父王,我们何不轻装前行?”一天前,顾明晖终于紧赶慢赶追上了大部队。由于赶得太急,刚停下车他就吐了。

顾珩终于命令侍卫停下来,决定休整一日再走。

有了一夜安睡,早上起来的顾明晖已经恢复了神采。他一起来便去拜见父王母妃,离家半年,顾明晖除了比先前高了那么一点,并没有明显变化。

原本有好多话想说,但此时自然没有了叙旧的心情,因此顾明晖只能简单地说了几句石梁的生活,便开始说起了北上一事。

太子薨逝,皇帝降下圣旨着父王进京,必然别有深意。但同时也能预料,京中同样有人不愿意他们回去。所以对他们来说,自然是走得越快越好,早点进京早点安心。

可带上这么多家眷幼童,车队便是再怎么赶路,也比单人骑马慢多了。

这让顾明晖不解。

顾珩喝了一口烧酒,看了一眼不远处正被宫女喂饭的顾明宸与顾明林,这才回答儿子的问题:“皇上降旨,是着我们回京奔丧,为太子送葬,单枪匹马进京,不够庄重。”

太子正值盛年却突然暴毙,这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完全没有想到的事。

根据‘顾明意’所说,史书上记载的自己,是半年后才进得京城,那时皇太子都已经换了两轮。可见他因为毫无准备,中途被拦截消息的同时,还遇到了其他麻烦,这才耽搁日久。

他必须要带上家眷儿女,除了不想留下任何话柄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顾明意’说过誉王独自进京之后,留在封地的王府成员被狡诏诛杀,一个都没活下来。

如果不是实在带不动,他连尚在襁褓中的顾明奇都想带上的,但顾明奇实在年幼体弱,这大冬天的带着上路,着实凶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