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谢家内部再大的矛盾,便是翻了脸相互不来往了,也犯不着在这种事上犯傻呀!除非肃王一点机会都没有,那他们才会舍弃谢华年,重新下注。
现在么,自然是想方设法,帮肃王尽快进京了。
“肃王殿下半路遭到截杀,到现在依旧下落不明,只有王妃与世子逃出来了。若肃王殿下当真有个什么三长两短……”
那他们还真就得另想出路了。
“那我们之前准备的人手,到底……”
谢家从一听说肃王遇袭,就几颗准备了人想去营救。
然这人手刚准备好,王妃谢华年和世子就进京了。
这当然是一件好事,可问题是……肃王妃进京后,立刻便召见了娘家人,却独独略过了大房。这问题就有点大了。
如今谢家在朝为官的不少,但真正身居高位的,当然是官高二品的谢月泉。
肃王妃就算要依靠娘家,首当其冲需要的,自然是自己这个叔父才对。
自然,大房与六房早年因为矛盾,已有好多年不来往了。谢华年作为六房嫡女,自然不会忘记当年的龃龉的。
可在这种生死攸关的大事上,她若还在记着早年的事不把大房放在眼里,那他们可就得掂量掂量了。
谢青松显然也明白这一点。
他小声嗤骂一声蠢货,但不得不承认,谢华年的身份真的很棘手。
因为她出自谢家,整个谢家自然就被绑在了肃王的战车上。谢家支持肃王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就算支持其他人,其他人因为这门姻亲,也不见得会相信他们呀!
那些个皇子王孙,哪个不是善猜忌?就算勉强接纳他们,也不会当心腹信任。
但以谢家身家能力来说,投靠一方却得不到信任只能当个二三流外围人员,那还不如什么都不做呢。
可要支持肃王么,就不得不考虑肃王妃对大房的观感。
毕竟肃王一旦登基,肃王妃就是铁板钉钉的皇后了。中宫皇后这个身份,还是很有分量的,尤其是她膝下还儿女双全。
谢氏兄弟一时两难,只能被迫等待。
谢青松一想到这几日六房那边对他们的无视,心里就不踏实。毕竟肃王是剩下所有亲王皇子当中,最正统的了,朝中支持他的不在少数。
“那咱们怎么办?”不仅不能支持肃王,反而还得想尽办法让他没有机会回京?
谢月泉摇了摇头:“王妃的态度固然重要,但真正重要的,还是王爷本人。若肃王殿下对谢家,尤其是大房并无不满,那么,即便王妃和世子厌恶咱们,这肃王的车,咱们也还是能上的。”
“这……”
王妃也就罢了,世子可是嫡长子,以后就是太子。王妃厌恶大房无碍,世子厌恶长房可就不好了。
“世子的确占嫡占长,但那又如何?”谢月泉轻笑一声:“肃王殿下才不过二十岁,安整岁算,就连这二十都还差几个月呢。一个只比皇帝小十几岁的太子,阿弟啊!你见过哪家的老太子成功登基的?”
而王妃,且还年轻着呢,她才生了一胎。
古往今来,死于生产的皇后不计其数,长房不见得要送个女儿进去捡这个漏,但真要是世子不识好歹,他们这一房的女孩儿,也不是进不得宫。
所以归根到底,还是肃王的态度最为要紧。
谢月泉沉吟一声,道:“硬忍了这两日,王妃的世子的态度,咱们多少是看出来了,如今只能看肃王如何。”
“大哥,您的意思是?”
“人手我们早已准备好,现在立刻让他们出发接应肃王。就让……你家小四去,他是同辈当中最聪明的,若能得王爷青眼留在左右,那咱们这一步就走得。若不成……”
“如果不行?”
“那咱们就得另谋出路了。”
谢青松深吸一口气,道:“成,那这就通知小四,让他定要好好表现。”
若不是王妃和世子对长房直接无视,他们根本不需要让小四去冒这个险。毕竟冲杀救人,他们有更合适的人选。哎!现在也是没办法了。
由于时间紧迫,谢青松亲自送长子去了城外,一路上把所有该说不该说的都说了,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谨慎行事,决不能为了表现自己,而冲动鲁莽。
谢潼连连保证,自己绝不会让王爷看轻。正说话间,却见远处突然烟尘四起,竟然是一队武装齐备的骑兵出现在了城外。
“什么人?居然敢带兵围城?”谢青松震惊无比,回头立刻催促谢潼:“快走,带着你大伯藏在尤家庄的人手找到肃王,把情况告诉他,然后再想办法给家里写信。”
“那你们呢?这些是谁的人?他们……”
“左不过是哪个安耐不住的王爷罢了,放心,没人敢动谢家。赶紧走,不要担心我们。”
“知道了爹,您保重。”
第19章
“你不是说太子暴毙,父皇病重,所有的消息全部都被封锁在京城。那他们是怎么回事?那是铁甲军的旗子,铁甲军怎么会出现在盛京城外?”
魏王看着面前一身黑衣的女儿,心中惊疑不定。
如果不是最近一段时间,她所有的预言几乎都成真了,他绝不会相信自己的女儿身上会发生神迹。
当然,身为天家贵胄,顾凭是很愿意相信自己是被上天眷顾的。但他不明白,上天就算要眷顾,为什么不让这神迹直接降临在自己身上,反而要给这个女儿。
不过无所谓了,只要这神迹于自己有利,他也不愿意计较。
所以在得到太子薨逝,皇上病重。而京中一切,却被顾闻把持之后,他便悄悄带着一队人轻装简行,来到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