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身份本就总是被拿来议论,如今在自己父亲的家,就被当面骂,脸色一红,当时就要带着妻儿回秦家。
谢老将军哪里看得儿子受委屈?他本就心存愧疚,几十年来巴心巴肝地讨好弥补都还嫌不够,如今却被一个才来几天的人给骂了,那还得了?
谢老将军本就是个暴脾气,一时气不足,伸手就给了那小儿媳妇一巴掌。
要知道,平常人家,只听说过丈夫打老婆,婆婆折腾儿媳妇,很少听说当公公的亲自跟媳妇动手的。
不管这背后是不是出自一家之主的意思,但身为公公,这个身份,总是要庄重一些,便是对儿媳妇有不满,也绝不会自己动手。
谢老将军却是被气急了,来了这么一下。
先不说别人怎么看,那挨了打的小儿媳妇,可是觉得丢了天大的天。
同样是挨打,哪怕打她的是丈夫或者是婆婆,哪怕是隔房的兄弟呢,那也和被公公打了不一样。
至于怎么个不一样法,谁也说不清,但从此以后,她是别想抬起头了。
那小舒氏挨了打,再也不敢见人,一个人在屋子里躲了几天,等人发现不对劲,推门进去看,就见她一根绳子挂上梁,把自己给吊死了。
要说家事难理呢?
不过是说坏了一句话,竟闹出了人命。
小舒氏的娘家不干了,带着人轰轰闹上门来,要让谢家陪命。
自然,让谢老将军这个一家之主低命不可能,但事情一开始和秦柊的老婆有关系。
她要是不在人家面前瞎晃悠,别人为什么会骂他?
而且人家为什么不骂别人就骂你,肯定还是你有问题。
现在你还逼死了人,不给个说法说不过去吧?
这这就是舒家的逻辑,他们要让秦柊的妻子给自家女儿陪命。
可问题是,骂人的又不是她,打人也不是她。人一个挨骂的媳妇,凭什么来为你付这个责?
先不说她娘家人怎么想,就是秦家也不会答应。
到最后,闹得实在没办法,年过花甲的秦老爷子居然做主,让秦柊两口子离婚了。
他理由给得充分,这事是谢家闹出来的,闹的原因,还不是因为秦柊姓秦不姓谢,让你谢家人觉得自己被占了便宜?
那行,这儿子你们自己领回去,改姓谢不就是了?
至于他的老婆孩子,嘿!秦家养孩子也不是一两年了,这就是他们秦家的种,媳妇和孩子留在秦家顶门立户,你们谢家人自己闹去吧。
这事乍一听起来有些莫荒唐,但谢老将军仔细一想,还真的可行。
你们不是嫌我大儿不是外姓人么?那好,改回来不就是了?
恩师那里,儿子已经生了三儿两女,秦家的香火已经解决了,让一切回归正轨,也不是不行。
如此这般,秦柊在秦家当了二十多年儿子之后,又回到了谢家。
而舒氏膈应多年,千方百计撺掇儿媳妇找事,就是想让秦柊再也没脸上谢家门,却没有想到最后搭进去一条人命,不仅没有让秦柊远离谢家,反而让他回到了谢家,恢复了谢家嫡长子的身份。
老舒氏差点儿没被气死,最终却什么也做不到,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秦柊改了姓氏,排在自己的儿子面前,成了谢柊。
回到谢家之后的谢柊,到底没能和前妻复婚。那位脑子清醒得很,她知道自己即便和丈夫感情好,但到底出过小舒氏的事,她谢柊是谢家人,回谢家也就罢了,她一个上门媳妇,当年嫁的是秦家子,往后当不了秦家妇,给秦家当女儿也不是不行。毕竟要是真去了谢家,谁知道后面又要闹成个什么样,何况她的几个孩子可都是秦家人。
谢柊等了五六年,见她心意已决,到底没有再坚持。
又过了几年,在谢老将军的安排下又娶了妻生了子,成了完完全全的谢家人。
但和后面那些个兄弟,关系就完全没法提。
谢老将军也知道这么下去不是办法,于是在他还活着的时候就主持分了家。
虽然分了家,但他们之前的怨恨却不可能消除。又都是一家人,不论是祭祖或者官场仕途,总是免不了见面。
因着早年的积怨,两房处处别矛头,这仇,也就越结越深了。
“到了现在,他们彼此之间记恨的,早就不是当年小舒氏死的事情了,但这仇怨,显然一时半会儿还化解不了。”
说句不好听的,先皇后当年千方百计给王爷挑谢家这门亲事,还真不能说她没花心思。
但谁能想到呢?
千方百计的谋算,就是为了自己的儿子能登上那个位置。可最后,太子还是年纪轻轻就早死。
可见命里有的终须有,命里没有的,强求也不过是一场空欢喜。
“可是嬷嬷,那个小舒氏她是不是傻呀?她挨了打不高兴,她打回来呀,干嘛要自己去死?”听完了嬷嬷的话,顾明宸很不解。
“谢老将军是长辈,她一个儿媳妇,怎么敢打回去?真要是那样,丢得可就是舒家的脸,舒家其他的女儿,可就别想有好日子过了。”
“可她死了,难道她家的女儿们就有好日子过了?而且我觉得这样很没有道理,你都要死了,还管别人有没有好日子过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