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江巡,
……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开学体测八百米,我跑了我们小组第三……”
赵商商一笔一画,尽量把字写得工整漂亮。
身后传来脚步声,越来越近。
笔尖顿住,赵商商回头看,是张旦回了教室,拎着水彩本和颜料桶从后门进来。
他看了赵商商一眼,把手里的东西放进教室后排的个人储物柜里,啪地一声,甩上柜门。
窗口涌入一股强风。
摇摆不定的后门猛地被吹上,发出巨响。
赵商商把明信片夹进书里,看了眼时间。
“赵商商——”
赵熠时出现在前门口。
他目光审视般地从教室后排的男生身上碾过,走进来提起赵商商的书包,隔开了她和张旦。
“走了。”
走到楼梯间,赵熠时问赵商商:“怎么回事?”
“不知道。”赵商商说,“他突然进来的,我也被吓了一跳,教室里本来只有我一个人。”
赵商商抬起雨靴撩了一下低洼处积攒的雨水,“管他呢。”
-
赵商商寄出明信片以后,江巡在第二天就收到了。
他考虑要不要回信,但自己的生活又实在单调,没有值得提笔写的东西。
三花跳到桌子上,偷喝他喝剩下的牛奶。脸大杯口小,伸长了舌头也没能够到。
江巡提笔在猫脸上画了一道。
忽然有了灵感。
他不好写什么,却可以画点什么送给她,这才是他擅长的。
一时间脑海中出现了许多画面。
赵商商清晨坐在屋檐下的板凳上,皱巴着脸刷牙,五官向下撇着,委屈又暴躁,十万个不情愿;
她吃到喜欢的火锅一脸满足;
她捉弄人以后的生动表情……
江巡画的时候脑海中全是她的模样,生动而可爱,笔下妙趣横生。
画完以后,江巡有点想她。
开学后的第二个周末,赵商商回了青山铺。
郑女士周日生日,他们一家四口在周五傍晚赶了回去,打算留在青山铺过周末。
一到家,放了书包,赵商商从棚子里推出小电驴。
“等下就要吃饭啦,还去哪里?”老赵喊道。
“我去趟七芽山!吃饭不用等我!”
清风迎面吹。
霎时让赵商商回到了今年暑假。
当她冒然出现在七芽山别墅钱,古耐以为有陌生访客,隔着院门叫得挺凶。
像她第一次来拜访时的那样,照旧是古丘成来开的门。
“阿巡——”古丘成才刚刚张口喊话,屋内的江巡已经跨过台阶,走了出来。有点匆忙的脚步,泄露了他的心情。
令古丘成和江巡惊讶的是,赵商商来得未免太客气了一点。
小电驴上挂满了东西,她一样一样拿下来,他们一样一样接过去。
有第十五中二食堂的米粉,南门口的炸鸡,橙花巷的泡菜。
还有手工做的玉兔纸灯笼。
晶莹圆润的鹅卵石。
和一小盆琴叶榕。
第17章
零零碎碎的东西摆了一桌, 被明亮的灯盏照着。
“我们学校二食堂的米粉最出名,去年夏天有剧组来我们学校借场地拍戏, 据说大明星还让他助理去二食堂买了几碗米粉回去, 大家吃了都说好……”
赵商商挨个介绍她带来的东西。
掀开塑料盖,上面聚集了一层细密水珠,聚成形, 细小的水柱淌了下来。
几个小时过去,米粉吸干了汤汁变成一大坨。
卖相不怎么好了。
“唉,我就知道会这样。”可她还是买了。
江巡拿筷子, 一点也不嫌弃那坨凝成了团, 黏不拉几的面,低头咬了一大口, 弯了弯唇角:“味道还不错。”
“都干了,你随便吃两口就行了, 还有别的。”赵商商说。
第二个盒子里装得是炸鸡,古丘成主动接过, 拿去微波炉里加热。
第三样是泡菜。
“橙花巷在我们学校操场外面, 只隔了扇墙, 巷口进去的第一家泡菜味道最好。你不太吃辣, 我拜托阿姨拌之前把缸洗干净了, 里面没有辣椒油……”
江巡咬着已经冷掉的米粉, 听她说着这些话, 感觉到一种久违的热闹。
他把另外一双筷子拿给赵商商, “你也吃。”
等古丘成端着加热好的炸鸡回来,发现俩小孩凑一起, 脑袋挨着脑袋, 吃得津津有味, 说说笑笑。
没见过江巡这么有食欲的样子。
平常阿姨做的菜色香味俱全,他也就稍微动动筷子,吃东西跟完成任务似的。
赵商商诚邀古丘成加入,古丘成用牙签叉了块豆皮,夸了一顿之后说:“你们吃,我去后院喂古耐。”
炸鸡热气腾腾,旁边挤了摊番茄酱。
“这个你能吃吗?”赵商商问。
“可以。”
赵商商松了口气,“不过你还是少吃点,油炸食品不健康,我也就是带回来给你尝个味。”
她点的这三样,是他们学校和附近最出名的三样。
赵商商变魔术似的,再从宽大的校服兜里一手掏出一个橘子。
“饭后水果也有了,齐活。”
其实屋子里天天备着新鲜水果。
江巡对赵商商带来的却格外热衷,他剥开橘子皮,将上面的白色经络也撕干净。
“你是不是有强迫症?”赵商商笑着问。
“还好。”橘子掰成两半,分配不均,江巡把多的那半边给她。
赵商商接过。见他指腹上粘着橘皮的汁水,有清香而酸涩的味道,很快地低头闻了一下,“不会很酸吧?”
江巡蜷了下手指,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