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大大的习惯哪里是说改就改的,向荟妍既然不想看到她,那她也没必要凑到跟前去自讨没趣。
难不成,她这次把她喊过来,真是为了这场无聊的生日会?
乌荑被自己的这个想法笑到。
“这次真不是你想的那样,”管家皱眉道,“夫人是一早吩咐了要把你喊回来的,她说既然你不愿意跟谢家的婚事就算了,她也不会逼迫你。”
“逼迫我?”乌荑将这两个字反复在齿间翻来覆去地重复,半晌后有些讥讽地耻笑了声,眼底一片冰冷:“如果她觉得这是逼迫,为什么是现在才觉得。”
控制她人际关系的时候不叫逼迫?
派人监视她的时候也不叫逼迫?
一意孤行让她跟谢远闵订婚的时候也不叫逼迫?
为什么现在才出来做这个好人?
没了婚姻的桎梏,乌荑没觉得松口气,反而心里像是被石头堵着不让出气那般憋得慌。
这口气不是对谢家,而是对向荟妍。
她老是这样,一直都这样。
打一巴掌给一颗糖,这是她一惯使用的套路,屡试不爽。
简直像是拍着乌荑的脸,对她说,我都退一步了你还要怎么样,你毁了我的人生就要付出同等的代价,而我只是给了你一点小教训,你有什么资格摆出那样的一张死人脸。
管家见到她这副隐忍的模样就知道她心里的芥蒂一时半会儿还去不掉,也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只好出声安慰让她别想太多,今晚好好休息。
把人送走后,乌荑垂下眼看着拿在手里的书,寂静的走廊环境中唯有胸膛起伏着的不平稳的呼吸在昭示着她方才动了多大的气。
关上门,彻底隔绝了令她感到数倍不适的地方。
她把书放到了卧室的书桌上,顺便拉开椅子坐了下来,顺手打开暖光台灯。
乌荑翻开了第一页,扉页没有署名,上面只有一行字迹,写的是—
在未来的岁月里,我对你的记忆就像星星,照亮我孤独的生命。
是书里的经典语录。
乌荑蹙眉,可这不是向玉凛的字迹。
向玉凛的字她不止一次说过跟蚯蚓爬一样,说了多少次就是不肯好好练,面前纸上的字更偏行楷,是高中时期老师会喜欢的字体。
也就是说,这本书并不是向玉凛的。
但也不是向玉凛从她这里拿的,毕竟她每本扉页都会写上名字,无一例外,都成了小习惯。
乌荑怀揣着困惑继续往下翻,这本书很干净,没有什么标注或者是被翻看过的痕迹,要不是书页微微泛黄,说是本新书也不为过。
好奇怪的书,而且..........乌荑仔细想了下,总觉得那字是不是在哪里见过,好眼熟。
还没翻到一半既忽然停住动作,书的某两页之间似乎夹杂着一张信纸,乌荑取了出来,待看清上面写着的内容后不由得愣在原地。
【乌荑同学:
你好,我是来自高三八班的荆向延。很冒昧给你写了这封信,但又觉得如果不告诉你,过了今天我一定会后悔。】
过了今天?
乌荑压制住内心的震撼继续看下去,甚至还抽空回想了一下,大概说的是高考后离校的那天。
那天她抽屉里都塞满了几个朋友送的东西,她一个人完全拿不了,也没心思注意有没有混进去一本书。
也就是说.........这本书是荆向延在高考结束后送给她的。
乌荑捏着信纸的手指都有点颤抖,她克制着情绪继续往下看。
【一直觉得你好像不喜欢在意什么,待人接物也是,大概你也想不起来其实我们在校内的辩论赛上见过,但如果我凭着这个跑到你面前说“嘿,你还记得我吗?”你也许大概率只会觉得莫名其妙。】
【我见过你拍摄的照片,奇思妙想的构图和娴熟的手法都无不让我感叹,我意识到,我也是喜欢这些的。】
【在你的照片里,我见到了无数向上攀爬的生命力和顽强的自由,你独特的风格像极了你本人。】
...........
乌荑看得认真,逐字逐句都一一在脑海里消化完毕后再去看下一段。
可以看出来这封信的主人写得有多诚恳,那是藏在字字句句里轻而易举都会被肉眼所窥探到的真心。
是学生时代最情真意切的欢喜。
乌荑的视线落到了最后一句—
【祝学业有成,毕业快乐。】
【最后,我能来认识你了吗。】
落款是荆向延的名字,以及写在信后面的一串地址。
这封信全程没有提一个喜欢,可字里行间无不在透露着少年掩藏不住的秘密。
乌荑半垂着眼,看着那串地址抿了抿唇,是学校操场左侧的一颗大榕树下。
因为听学校里的老师说,这棵榕树在建校前就存在着,估摸着约有百年以上的历史,树根都暴露在地面上,牢牢抓着泥土地。
也是她高中体育课时最喜欢呆的地方,被枝叶覆盖住而产生的阴凉地,是操场上为数不多可以散热的好去处,而且位置偏远,坐在树下也可以很好地看向整个操场。
高考结束后离校的那天她在学校待了很长时间。
乌荑盯着信封上留下的具体见面时间和地点,沉默不语,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信纸。
说是具体的时间点其实也不怎么准确,因为只有起始点,并没有留下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