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135)

作者:插柳成荫 阅读记录

“行。”

全家这半个月一有空画图的画图,动手做的动手做,竟把送龙龙成城镇上赵家私塾报名的事,都一笔带过了。

马三面给俞梅定了时间,每天早上做一个时辰绒花,下午再做一个时辰,却不管干的更起劲的唐大丫李二娘赵娟三个大人。

晚上成文几个背书练字,李二娘三妯娌就正屋里做绒花。

俞有钱给父亲打下手,选材料,粗做木簪。

打磨,精修,上漆描金的细活交给老父亲。

等俞梅做好十二支梅花簪,大家集思广益画好十二花仙的图样,做出了一批各不相同的样品绒花。

俞有钱借口丝线都卖到乡里直接去县里进了上等好丝线,也买回来十二支涂银和十二支涂金的不同样式的簪子,八十个卡子。

“妹,其实一个花样,做十二件很省力,都不用我动脑筋。”看到颜色鲜艳的好丝线,俞梅有点着急上火。

“姐,照你的思路,怎么高兴怎么来就好。你看,这朵就比这朵好看。”俞荷拿一个匣子,一个个的挑。

“东西越多,样式颜色越多,放一起越好看,看得人眼花缭乱,都不知道哪个好了!”买的人自然就多。

晚上,俞荷把自己觉得做得好的绒花给大家看,俞有钱也跟着记录用料成本。

“阿娘,你的牡丹绒花做的好看,这之后你就负责做牡丹花。”

俞有钱跟着给李二娘发制作花的丝线和铜丝铁丝簪子。

“二婶,你桂花做的香,你就做桂花。”

“三婶的玉兰花和芙蓉花配色高雅,花儿清丽脱俗,这是材料。”

俞荷先给长辈安排好活。

“我姐,梅花做得独一无二,杏花桃花肯定也不在话下。”

俞梅被妹妹夸的不好意思了,“你要做菊花吗?”

“小哥做菊花。成义哥做荷花,大哥做石榴花,现在还剩下几种了?”

“2种。”

“芍药和水仙花,就做五朵。”也没人喜欢头上戴

梨花。

马三面再次要出声说俞荷,俞老头笑着先开了口,他道:“家里做绒花,不要让外人知道了。我们商量着先不在方圆出售。想和陆家联系看看他们收不收,要这一批卖的好,以后也算家里的一门营生。”

俞老头一力扛下了马三面不让成文几个学生做绒花的愤怒和不满。

他觉得孙子们现在有衣穿有饭吃,已经很好,最好能够自食其力,要知道求人不如求己,人生路上的酸甜苦辣都要自己尝。

自己历练,方能成才。

自己看书的俞有地看一眼父母,再看眼到处蹦跶的叔侄俩,果然是无知者无畏。

马三面回房气鼓鼓的不搭理俞老头,俞老头也不理睬她。

“好歹是秀才之家了,俞有地再纵容孩子,也要有个度吧。要是成文几个做绒花的事传出去,他们还怎么做人,怎么自处?”马三面愤怒的拧着俞老头的胳膊,低声骂道。

“别气了。只有自己赚的钱花的才心疼,腰板才挺得直。”俞老头拍拍马三面,笑着说:“我们成城,还是小心翼翼,你今晚是没看到,当俞荷说让他做菊花,孩子眼泪差点下来。”

“就为着成城,俞有钱再蹦跶我们也得忍着。再说了,赚不赚钱还不一定呢!”

“绒花做的那么好,怎么可能没人要!”马三面气呼呼的说。

“嗯。”

俞老头也愁,一个牡丹绒花成本都快二百文,也不知道陆家收不收,俞荷又用什么办法卖上好价。

二月初十,俞有钱从赵木匠那里买回来五个点漆彩画匣子,俞荷连忙拿出箱子里所有的绒花,也将大家交上来的绒花,一朵朵的挑选。

“十二花仙好看是好看,但我是个俗人,我喜欢牡丹和梅花,大红花簪在头上,指定是百分百的引人注目。”

“那一朵牡丹花就卖400文,梅花200文。高雅的芙蓉花和玉兰一朵800文,其余就150文一朵,我们独有的簪子,就值这个价。”

装好要带去安城的货,叔侄俩又定下批发价,陆家要是都收便宜五分之一,他们也有三十多的利。

俞有钱仔细的算了算,说:“你这让利也太厉害了。一朵牡丹绒花,我们忙前忙后卖出去只赚八十文。”

“这一匣子最好看的十二朵,是要免费送给陆锡安的。三叔,更心疼了吧!”

俞荷小心的合上匣子,“做生意还是要有噱头。我听说安城知府夫人是二月二十八的生辰。”

“妙啊!”但愿陆锡安有本事,让知府夫人生辰簪花。

晚上,俞荷看着大家赶工,笑眯眯的说:“大家加把劲儿,这第一批绒花肯定不愁卖。卖出去给各位按件分成,多劳多得。”

龙龙抱着小兰花,看一家人打了鸡血一样做绒花。

二月二十一,俞有钱和俞荷包吴老大的船连夜去安城,第二天顺利和陆锡安见上面。

“俞荷,三叔,你们放心,我尽快安排人将这生辰礼送去!”双方谈好分成,陆锡安请俞荷俞有钱吃了一顿饭,把三人送上码头。

“多谢陆少爷!”

俞有钱拱手行礼心里猜测,陆锡安八成和漕帮有关系,小小年纪就住的园林别院,家境不凡。

“一路顺风!”

陆锡安看着他们上船,回来就把十二花仙分开装了十二个首饰盒,转送给漕帮的十二个把头。

戴绒花一下在漕帮妇女中间就火了,牡丹要一两银子,一个普通的杏花涨到三四百文。

转眼进了三月,点瓜种豆,整地插秧,三月十五,陆管家送来一匣子五两的官银。

上一篇: 故人来 下一篇: 和疯批反派HE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