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172)

作者:插柳成荫 阅读记录

又听他玩世不恭说:“这鹿鸣宴,当真无趣得很。”

这什么话?俞有地立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跟着众人起身合唱《诗经》中《鹿鸣》篇。

唱毕,杨巡抚训话,勉励大家勤学苦读,知行合一,将来能为朝廷分忧,为一方造福。

接着入席用膳,每桌都一盘鹿肉做的美食,俞有地谨记规矩,不说话只听。

“俞兄,不知道白水县有什么美食?”杨钊端着酒杯回来,又坐在俞有地身边,问道。

看到他眼里的戏侃,年轻的公子哥,年轻气盛都不喜欢听假话,他要是敢奉承更会被人瞧不起!

俞有地鼓起勇气说:“俞某以为所谓美食,旨在食之悦己,己乐而愿意食之。不知道,杨兄赞同否?”

“说。”杨钊皱眉,不喜欢这文绉绉样子。

“家母自制一辣椒酱油汪

豆腐,鲜香而味美,是美食也。”

“俞兄可带了酱来?”杨钊立刻来了兴趣,农家辣椒酱是有好味道。

“带了。”

“多谢,等宴席散了,某跟你去尝尝。”

俞有地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把杨钊领回客栈的,麻辣豆腐自然不能假手他人,定要做出在家时一样的好味道。

俞有地借了客栈的锅,先蒸米饭。

等米饭马上要熟,蒸豆腐过凉水改菱形块,下重油炒辣椒酱,放葱姜炒香,下豆腐,加少许开水炖豆腐,待豆腐颤巍巍红亮亮出锅前淋面水,放明油,铲入预热好的盆中,最后放上花椒粉,葱花点缀。

“杨兄,快来,端米饭!”俞有地端着一盆豆腐回房,再去拿碗筷米饭。

“别说话,豆腐要趁热吃,快尝尝!”双方坐定,俞有地催道。

热辣滚烫,麻辣咸香鲜!好吃,杨钊明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可这豆腐太香,滚烫烫好吃的忍不住。

“是美食。今儿,多谢俞兄盛情款待!”一连吃了三碗饭,杨钊放下筷子,笑道。

“你客气了!”

俞有钱卖了绒花,卷着钱连夜和俞有地坐邓家的船回家。

五天后下午两兄弟蔫巴巴船上下来,一路跑到家。

“阿娘,十二套绒花,你猜我卖了多少钱?”俞有钱一进门,见着马三面就笑着让猜,引得俞梅俞荷李二娘赵娟出来看。

“卖了多少?”好的绒花她们一朵卖500文左右,省城肯定更贵。

俞有钱给马三面看一眼怀里破烂不堪的包袱。

“老板这回看我是外地人,故意压价——一套12朵花,只给38两。”俞有钱笑着压低声音说,“挣了四百五十六两。”

“这二百两,走公账。”俞有钱当即给马三面二百两面值五两的银票。

“剩下的这些散钱,每个人平分。”

要真按劳分配把家人区别出个好坏快慢,一分一厘算得清清楚楚,分钱不均,谁脸上也不好过。时间一长更糟糕,还不如平均分。

真有谁不满只他心里自己计较去,面上过得去。

“按你说的做。我们家每个人都出了力,干的活虽然不同但每个人都付出了,不能伤人心。”马三面想了想,说。

老三这算是给她提个醒,辣椒酱酱油棉花都是俞荷的主意,不能亏了孩子。

手里有钱,马三面当即决定,今晚就把这些钱分了。

第102章

家里一共十六口人,每人分得十五两五百文,大家拿着钱,都很高兴,尤其成文成义成城三个读书人,这钱够他们买很久的笔墨纸。

“阿娘,这钱我就不要了,这是孩子们挣得,都给他们用。”俞有粮看了半天没人开口,紧张哆嗦着说。

“给你就是你应得的。老二虽然不做绒花,但地里的庄稼,做酱都有功劳。小兰花年龄小,等她大些也要帮家里干活,这钱谁拿都应当应份。”

马三面看着大家,语重心长的说:“现在老大考上举人,我们全家托他的福,出门做买卖腰杆子挺得直。

老三前前后后张罗默默付出,看到你们三兄弟和睦孝顺,我们做父母的比吃什么穿什么都高兴。”

见俞有钱嘚瑟,马三面扭过头说:“今年的辣椒酱是俞荷地里产出,本来收成都要算孩子的——”

“阿奶,不是不是,是我抢着买地,辣椒酱都是全家人一起做的,这钱我不能拿。”俞荷打断阿奶的话,不管老人怎么分,她都要先表态。

“你的功劳大家都看在眼里。辣椒酱酱油收益你拿两成,其余的走公账。你还小,活都让大人做,你看着指挥。”

马三面先肯定了俞荷,再按照自己的想法分配,这样明年扩大产量,大家都有心劲儿。

“谢谢阿奶。”俞荷高兴的坐下,心里默默的算着一斤辣椒酱的成本。

“大家有什么意见吗?”马三面看着俞有地唐大丫赵娟,问道。

“没意见。都是俞荷的主意好。干活谁都会,挣到钱的就我们家。”俞有粮见大家都点头,笑着说:“我们跟着大哥沾了俞荷的光。”

老二这个闷葫芦总算说话了,马三面俞老头互看一眼,家里人都不傻,这话老二来说最合适。

“做辣椒酱要用到菜籽油,张家湾那十五亩旱地,明儿都去栽菜籽,能栽多少算多少,剩下的明年种洋芋玉米和杂粮。”今年玉米也卖上了钱,洋芋佐做杂粮饭用的多。

“房背后这十亩山坡,买的时候我就犹豫,可离得近,机会难得,大家看看种什么?”

俞荷想养鸡,还想栽桑树,不过这些都要等开春,就没说话。

“那就先这样。有地,有钱,你们刚回来一路劳顿,早些去休息。”

上一篇: 故人来 下一篇: 和疯批反派HE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