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一锅白嫩的豆花做好,俞梅院子里叫赖床的俞荷起来吃豆花,大家也都起了。
“豆花有什么好吃的,我要吃豆腐。”俞荷不明白大家一人一碗辣椒油的豆花泡馍,吃的那么香,她怎么就不喜欢。
李二娘泡了十斤黄豆,吃过豆花,压出来八斤老豆腐,差不多一斤黄豆能出二斤豆腐。
“春黄豆出的多。秋黄豆做嫩豆腐一斤出三斤。”唐大丫今天没去摆摊,专门等着出豆腐,说着说着又想起爹娘的抠唆。
“阿娘,把豆腐晒的半干,用卤水煮了,再用柴火熏的半干保存,切四棱条或者片,春天可以和青菜做炒菜。”
“豆腐干子又是另一种口感。和炸豆腐还不一样。”俞荷抱着自己的碗,悠哉悠哉的吃着碗里的嫩豆腐。
不酸带盐味的嫩豆腐,就这样吃都好吃,用辣椒酱炒一炒,百吃不厌。
“过年的时候做着试试。”李二娘将锅里的酸水舀进桶里,唐大丫提着后院饮牛饮毛驴。
“往后家里吃的豆腐都不用买了。我们都自己做。不卖唐家也不会说什么。”李二娘开始精打细算起来。
“嗯嗯。”俞荷心思在豆腐,随意应着。
“做起麻烦得很,阿娘,你还是买吧!”俞荷打个饱嗝,赶忙放下碗,跑出去了。
腊月十五,俞有钱和赵娟从吴家湾回来,今年的烧鸡烤鸭终于做完了,可以好好休息休息。
俞有钱把钱分成三份,他和俞荷一人一成,给家里交了一百五十两。
“明年,还不知道这生意,能不能做?”
“是有什么变数吗?”马三面不明所以,问道。
“目前还没有。”俞有钱笑着说,挨了马三面一顿打,舒服了。
第106章
老三两口子归家,马三面悬着的心安了,晚上成文五个张罗着写对联。
马三面又说起旁边这一亩地盖酱油作坊和辣椒酱作坊的事。
“这地是俞荷的,坡后那十亩地最山脚下的一片给俞荷一亩,这作坊盖起来以后利润给俞荷二成,家里占八成。
有钱,开年你就张罗着打墙盖房的事。
老二,你看着做酱油,辣椒酱。用人的时候都请短工。”
俞有地要干什么,马三面不管,也管不了。
俞有粮俞有钱兴奋的互看一眼,还过什么年,好好干吧!
俞荷挤在几个大人中间,跟着讨论房子具体怎么盖。
“辣椒酱作坊,干净就成。做酱油还有什么讲究,要不要请个老师傅看看?”
“大缸,要先预定。”
“三叔,大缸请南湖叔帮忙,他正好还要送一车粪来。”
“两个作坊,用两套锅灶吗?黄豆和胡豆能不能先后蒸?”
“应该可以。”发酵间盖三间,应该够用了。
俞有钱拿纸笔画下来,靠大门做酱油作坊,里面做辣椒酱作坊,靠着院墙,中间盖房搭遮阳棚子底下人好干活,四周做夯土围墙结实耐用省钱。
俞老头看看图,想想后院院墙,“要不,后院墙外面再盖几间土房,将来,雇工们也有地方住,离后坡地里也近。”
“好。”俞有钱在图纸上加上一排一间间低矮的土房。
俞有钱领着俞荷龙龙,第二天上街去参观了人家的磨坊,榨油坊,和王家粮店的土砻风车碾米作坊,感叹做出这些的能工巧匠,顺带偷学人家的经验。
三人回来在杂货店一边看店,一边写年后盖作坊的具体步骤。
“三叔,还要定大笸箩,做一层层的木架子,黄豆发酵用。”
“做。都做。还得找人打口井。”
“三叔,用山泉水。我们从赵家村下来的这条河取水。”
“听你的。又省了十几两打井水的钱。”
“俞荷,把你的棉花给我称三斤。”李青山背着
大背篓门里进来,笑着说。
“李爷爷,你先坐下烤烤火。”俞荷连忙柜台里出来,给李青山倒了一杯热乎乎的罐罐茶。
李青山一边喝茶,一边和俞有钱说话,眼睛看着货架上摆的货,准备再买点粗盐,买点酱油和醋,老婆子吃不成辣椒,他还想明年坡地上种点辣椒呢!
“辣椒籽有吗?”买好自己想要的货,李青山都装背篓里。
“李爷爷,等明年我们下秧子给你给点辣椒苗你栽。到时候我让我爷给你带话。”
“好。谢谢啊。”
俞荷把老爷子送出门,就看见带着属下划小船来的陆锡安和陆管家。
等李青山走远,陆锡安才上前和俞荷说话,“小掌柜,陆某给你拜个早年!”
“陆少爷客气。还请屋里坐。”
俞荷陆锡安走在前面,陆群提着年礼紧随其后,几个属下机警的观察着周围,一步一个人守在俞记小吃店门外。
“陆少爷,稀客!”俞有钱忙接住陆群手里的东西,这是啥重的压手。
“小掌柜,都是熟人,陆某就开门见山了。”陆锡安火盆旁边的椅子上坐下,打量着俞有钱父子,平静的说。
“请讲!”俞荷坐在他旁边,严肃应道。
陆锡安组织了一下语言,开口道:“第一,我希望买到你们烧鸡烤鸭的配方,你放心,现在还是你们做。你可愿意?”
“可以。”俞荷知道,烧鸡烤鸭配方其实不难,有心人一学能做的大差不离。
有点好奇陆锡安这第二是什么?
“有钱掌柜也同意的话,这事就这么定了。开春,我继续给你们送南边来的蔬果,烧鸡烤鸭也你们继续做。
等天热放不住的时候,我们自己做,到时候可能要请人去安城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