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儿,以我们家的条件,你阿奶可能给你和俞荷陪嫁五十两银子,再陪嫁十几亩田地,这些都算女子的私财,你自己得守好了。”
俞梅听偏了,她的私房钱都比五十两多。
“阿娘,你放心吧,家里给我的我一文都不花。”俞梅安慰阿娘。
“我去做绒花了,现在满大街都是绒花卡子,我得好好想想,争取做成精品。”
还不知事,怎么办?李二娘愁上了。
张杏说成了俞有才的亲事,在村里张扬,惹得俞有才老娘嫂子们不满,也有人动了请她说媒的心思。
“这个老三,滑头的很,挣到钱就要娶媳妇。”
“娶得还是二叔朋友的女子,以后这酱园怕是他说了算。”
这才是村里人最在意的。
不都是打短工的吗?为什么只有俞有才长期做下来,他们就回家了,他们到底差在哪里。
明年酱园再做酱油,做辣椒酱,他们也要争取留下。
齐环子和俞有森合计,明年俞荷家请人,不管做什么,他们都要去。俞荷送的半斤辣椒种,也得找个地方,好好种能换钱。
“小掌柜,南边来的菠萝你要不要?要的话下次给你带。”这次只有橘子甘蔗。
“多少钱一斤?”陆锡安厉害,连菠萝都能弄来,看来这一年生意做的比她想象的大。
“二十文一斤,你卖的话一斤五十文才划算。富贵人家喜欢尝新。”他们一个五百文的卖,船上更贵一盘要半两银子。
“带五百个给我。”
“好的,那我们去吴家湾了。三爷做的烧鸡烤鸭地道,安城的人愿意买。”陆管家笑着说,带着随从上了船。
俞梅问俞荷既然菠萝这么贵,订的多了,没人买怎么办?
“试着卖一卖,剩下的搭配着橘子甘蔗点心和酒给乡邻亲戚送年礼用。”
“那得花多少钱?一斤五十文,一个最起码三四斤了吧。”俞梅拿柚子打比方算。
“亲戚们尊敬阿爹,阿爹爱护乡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维护,越知己重视的亲戚,年礼应该越重。”
再说句不好听的,过得不好的把他们家的年礼换了粗粮也能顶一个月饥荒,爱面子的人家也有了面子,对阿爹的名声也有好处。
俞荷笑着说:“你看大姑父每次来我们家,是不是都拿重礼,那是因为我们家真就没有这些东西吗?只因为大姑父认为我们家是他顶亲的亲人。”
“阿姐,你以后走娘家也要学大姑。”俞荷说完赶紧跑了。
俞梅羞怒跺脚,你就别被我抓住了!
南湖带信送来了粪和春黄豆,俞荷直接从街上回家了。
今年的粪只能堆在后院外面的空地上,后院要做辣椒酱推磨,不种菜,全部夯平用石板和青砖铺平。
等陆家送来菠萝,俞荷带着全家上街摆摊,又宣传一个切十六块小月牙样,一牙往出卖得十二文钱。
“南方的菠萝,运到我们这里路费贵,我们也只收本钱,请大家尝尝鲜。”
买的人就听俞荷小嘴巴巴不停解释,俞举人家的这个小掌柜,谁要新鲜的跟她买就对了。
剩下三百个菠萝,俞荷说要尽快吃了,不然冻坏了就得扔。
马三面李二娘唐大丫赵娟赶紧和面做点心的做点心,蒸发糕馒头的蒸发糕馒头。
陆管家又送来一船大小红橘,三百斤茶叶,俞有钱买了三百多斤坛子酒。
十二月初一,俞有地成文俞有粮成武俞有钱带着龙龙兵分三路,到乡里走亲戚,村里的亲房三兄弟一起走。
“这俞有地,有点钱就嘚瑟,听说走了三百多家亲戚,每家都送一样的礼。”姚寡妇吃着蜜甜的甘蔗,还要抱怨。
元娘剥着橘瓣上的丝,给姚寡妇喂一个,给听这话低头的俞有丽喂一个。
“这一个刺刺张张的菠萝,就得半两银子。这点心酒水茶叶花费下来不得一两多吗?三百多家不就要花三百多两!”姚寡妇心疼的胸口痛。
“对外人这样好,给我元娘连一件衣服都舍不得买。”
俞有丽就想起送给俞有花家的十亩免税田。
张杏多得了十斤橘子,笑吟吟发给家里孩子一人两个,大人一人一个。
“都尝尝,晚上吃菠萝,切好先要用盐水泡泡,晚上吃刚好。”
李家唐家赵家三家姻亲,马三面多准备了一条猪后腿,点心发糕馒头也多拿了两份,回过头来就觉得俞荷这办法真好。
收到年礼的多数亲戚,都等着开年俞荷家请帮工,少数拉不下脸的人家也跟着动了心。
李青山两口子替李凤丽高兴,有这样的亲戚,小两口以后日子好过呢!
“这姻缘急不得。”
“好饭不怕晚。”
张家湾的婆娘们来找李婆子唠家常,打听明年俞家要不要人,笑着说。
陆群回来给陆锡安回话说:“小掌柜用的是咱家的东西走的亲戚,也托我给您带了一份。”
“拿来我看看。”
陆锡安看着比去年大了一倍多的精美竹篮,笑着说:“我那一船橘子算是没白送。”
“这两年手头紧,等缓过这段时间,一定要把分红给小掌柜算好送去。”
“是。”
第114章
“家主,王太尉想和我们联姻,您外家也有这心思,你预备如何?”陆群出去,张豪存过了一会儿进来,把两家给他们的回礼单让陆锡安过目。
“大舅舅对我有恩,要嫁的是哪位表妹?”陆锡安随手将礼单一放,笑问道。
“好像是五姑娘。”
“那是三舅舅的庶女绿意,老何家还真是看得起我。”陆锡安一笑,站起来说:“告诉他们,等我的正妻进门,方可纳妾。不急着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