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莫担心,我本来就要回去一趟。”去年伤了胳膊,临时想在这里盖客栈,要不是去年过年就回家了。
“我爹疼我,他的意思我明白,他现在当了万县的知县,我就可以跟着他去万县置产买地。”
阿爹记着她想买的300亩地。
“你还想着出来?”
邓郎中心里的惆怅消了一半。
“那我是自由的,现在大人了,当然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俞荷给师父挤眼。
“要是师父愿意引荐,我也可以去盛京给殿下当幕僚。”
“那不行。你还是先回家,我害怕你跑远了,我和你父母没办法交代。”邓郎中直接拒绝。
“你又不跟我回去,师父,你怕什么!”
这话,气的邓郎中想打人,“小没良心的,当初我和你师娘带着你出来冒了多大的……”
“师父师父,徒儿错了,你别生气,我马上回家,马上回家还不行吗?”
……
俞荷送走气呼呼的师父回来,又去门口的土房子卖货,小谭今天收了两斤蜂蜜,五十个鸡蛋,十斤青菜,还订了牧民三十斤鲜奶。
“小姐,我们什么时候回去啊?”小谭小声的问。这么迟回去,挨打吗?
“八月十五过了,再看。明天你去找方大师来看地方,附近再打两口井,钱我出。”
“好。”
晚上,俞荷和顾嬷嬷商量自己要回家,怎么安排人守店的事。
为了省地方,她们三个住一个屋。
“延州城的粮食店和奶茶店可以交给丹慧,有王妃和易家担着。这里有杜泽端,马帮有张家,五年之内应该不会有事。”
“行,我都听嬷嬷的。王妃待我不薄,这次回去不知道什么时候再来,给我准备礼物,我要去辞行。”
以后所有盈利给王妃娘娘五成做报答。
杜泽端和张全知各一成,雇工安家费占一成,她拿两成,大家坐下签个契约。
第二天,易家下人送来几个大缸和莲藕,贵嬷嬷跟着一起来,教杜泽端怎么种藕。
朝年朝勤两个孩子跟着来看热闹。
下午,张全知领着侄子张仁万夫妻和另外四对青年夫妻来做工,他们签了五年的雇工契约,五年期满,一人有五两银子的安家费,两个人就是十两银子。
店里有俞荷和张仁万看着,杜泽端和张全知赶回去各县铺货。
这次打井又请的房家工匠,他们勘测一遍后,在旁边四五里远的地方,东西方向开始挖,一共挖了八天,总算找着水源,箍井用了十几天,到七月中旬,两口井全部打好。
俞荷在井边树碑立传,传扬邓郎中的功绩。
顾嬷嬷回去安排宋家庄收庄的事情,她们不在,请宋大河一家下来住,三十亩地收三成地租包括地税,顾嬷嬷和六家签了五年活契。
王六娘和胡菊花跟杜婆子一家都住延州城粮食店后院,方便经营。
杜泽端和张全知八月初带着今年最后一批货从达州回来,俞荷已经准备好了行李。
“东家,陆家主平安无事,怎么你要回去?”张全知一着急就问。
他一直以为俞荷叫陆遇荷,是陆家主的妹妹,所以她开的店叫陆家粮食店。
“张叔,是我爹想我了,让我师父传唤我。”俞荷一笑,不好意思的挠头,她真没说过吗?
“我不是说过,陆锡安,只是我的结拜兄弟。以后有机会,请你们去我家做客。”
东家连名字都是假的?张全知一想,释怀一笑,也是,高门大户家的小姐家里又怎么可能随意让出门,必是养尊处优锦衣玉食一辈子。
“那东家,我们后会有期!”张全知抱拳行礼,豪迈笑道:“等东家再来北地,又是另一番景象。”
“期待期待!谢谢张叔,杜哥,北地的买卖就有劳两位了。”俞荷以茶代酒,表示感谢,又送他们一人二百两银子。
两人收了银子,三方签了契约,俞荷这边签的是邓三婶的名字。
“这是我师娘,她是易府当家老夫人,你们有事,尽可去找我师父师娘,他们人很好的,我给你们的玉佩也要保管好了。”
“是。”
他们堂堂男子汉,没了庇护,自己也要踏出一条路,绝不能让东家小看了。
安顿好生意上的事,俞荷穿上粉嫩的短衫和马面裙,梳上漂亮的包包头,戴上头饰,规矩的跟着师娘去王府和王妃娘娘辞行。
等俞荷行了跪拜大礼,头戴金凤冠,穿深绿点缀金线正装,端坐尊位,化了淡妆的邓欢,淡淡道:“俞荷,抬起头来,看看本宫这身装扮如何?”
“是,王妃娘娘。”
俞荷笑眯眯抬头,哦哟,不得了,金凤冠,锦袍,王妃娘娘这一身衣裳,得要上万两银子!
“怎么样?”邓欢见小姑娘眯眯眼一脸赞赏看她,微微一笑,道。
端庄美丽,庄严的像是宝刹里的一座菩萨。但不能这样说。
“金灿灿,亮闪闪。王妃娘娘,让臣女摸摸你的衣角,沾沾喜气。”
俞荷呲溜爬到王妃脚边,把王妃娘娘的裙摆拉直放好,又跑回来跪好。
“三姐,你这小徒弟,当真是能屈能伸。”邓欢朝着邓钰一笑,抬手让俞荷起来。
晴灵赶紧放好给俞荷坐的椅子。
俞荷规矩坐下的时候,冷不丁听到王妃说:“这么机灵,怕是属鼠的吧?”
“娘娘猜的没错。”邓三婶神魂一凛,紧张笑着道:“俞荷的生意以后还要靠王妃娘娘庇护,俞荷,把你的诚意拿给娘娘看看。”
邓欢拿在手里翻了翻,草草看了一眼,说:“我要这些做什么,只因三姐这小徒儿讨我喜欢,这都是俞荷凭本事赚的都归她,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