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238)

作者:插柳成荫 阅读记录

“那就好。改天带你们去码头看杂货店,也去东林寺脚下看药田。你们休息,我回去了。”

小谭要送,俞荷不让,这么点路,她一个人走回去。

“阿娘,这俞荷是发财了吧?”俞有丽见俞荷不在,又开始了。

“她师父给的多。”马三面笑着说,“你排头没吃够,怎么还问。”

“这动不动就王妃,定北侯府的,眼光太高,以后怎么说婆家?”

“哎呀,这不是你应该操的心。”

俞有丽招了嫌弃,就问唐大丫,“二嫂,你准备给成武说个什么样的人家?”

“小妹替你二嫂物色一个?”赵娟笑着说,“成武现在十六岁,可以先相看。”

马三面俞有花跟着点了点头,都看着唐大丫。

“他一天在厨房炒菜,哪里有机会碰到一个女娃,他大姑,你们镇上有没有人家?”

喔,这是眼光高,想找个镇上人家。

“杜婆子虽然风评不好,但眼光是没得挑,二嫂,要不你请她看看?”俞有花也说不上来,她家四个,也等着人说媒。

小谭悄悄把俞荷送回来,顾嬷嬷笑着说:“小谭,没想到我们可以过的这么好。以后,可要好好护着小姐。”

“是是是,你说了多少遍了,我都会背了。”小谭猛点头。

“明天早上我们早早回去,做早饭。”别人吃不吃,小姐先吃饱了。

“是。”

俞有花俞有丽跟马三面睡,顾大安王有才跟着岳父住。

俞有钱和赵娟深更半夜还没睡,他们在研究俞荷给的戒指和布料。

“你说,俞荷说的是真的吗?金子真是王妃赏的?无缘无故,怎么会认识王妃,王妃又怎么会给她赏钱呢!”两个人的时候,赵娟的精明就暴露了。

“俞荷拿的心安理得才会给我们当礼物。我不知道她赚了多少钱,肯定是赚到钱了。”俞有钱放下金戒指。

拿起上等绸缎,道:“你看,她买的布料,马车,和那五匹马都不是寻常百姓家有的。她能从北地拿回来,说明她有那个实力。

我这小侄女,从小到大,有城府的很。你以为她跟你说说笑笑,其实满肚子的精明,能干的很。”

我跟着她才赚了点钱,要不是经营粮食店,卖的是自家粮食,烤鸭店都要亏本了。

“你想想,她没做生意前,我家什么境况,现在又是怎样?”

“穷,家里连白面都吃不起,阿娘每天精打细算。”赵娟笑着说,“半年多的时间,俞荷一直嚷嚷着要买地种麦,给龙龙吃白面呢!”

夫妻俩互看一眼,突然就笑了,回到家好像烦恼都不见,轻松了。

那时候好开心。

“回县上,我要亲自做烧鸡和烤鸭。”俞有钱突然说。

“好,我看孩子经营粮食店。”

大清早,马三面起来开大门,顾嬷嬷小谭后脚便到了。

“他们喝酒,没啥食欲,我们做一锅菜粥,昨天的菜也不浪费。”马三面笑着说。

“是。”

顾嬷嬷跟着准备菜,小谭先把火生起来,又去村里挑水,把水缸装满。

俞有花跟着起来,连生几个也起来了。

马三面做主她们先吃,饭后,俞荷带着连生几个去赵村跑马。

晚上,王有才吃了晚饭才回去。

等成武开始摆摊,俞荷没吃早饭,带着顾嬷嬷小谭去码头看铺子。

从大道上下来,附近多了好多店铺,现在十月,也有人沿街买吃食,从这边上来,也都是大大小小的店铺,俞记小吃店的招牌刷了新漆,很亮,原来的炒菜店坐满了吃豆花米皮的客人。

负责收碗的吴桂花一眼就认出了穿一身花棉袄的俞荷。

“小掌柜回来了呀!”

“吴婶好,我来尝尝二哥的热面皮味道有没有变。”

“没变,真材实料,还是很好吃。”吴桂花连忙把门口的桌子腾出来,让俞荷三个坐,又去收旁边的桌子。

俞荷进屋和二婶成武打招呼。

“俞荷,豆花米皮要不要尝一尝?”成武笑问道,知道她不喜欢吃豆花。

“好啊,来三大碗,我门口

吃。“俞荷也笑了。

店里卫生好,一看就是用心经营。

“二哥,杂货店我不准备开了,你要不要?不要的话我就租给别人了。”

“两间够了。你出租吧。”

知道二哥想过这话,俞荷就出去专心吃饭了。

“小姐,难得的美味。米皮滑嫩,豆花鲜香,吃着还顶饱。”小谭吃了半碗,又去要了两大碗,过瘾。

顾嬷嬷也觉着好吃,把一大碗都吃上了。

俞荷加辣了,也觉得豆花好吃,“以后想吃,自己来,顺带给我带回去一碗。”

“好。”小谭点头。

吃过饭,三人去杂货店点货,能便宜卖的收拾出来,不能卖的直接扔掉。

下午,俞荷拿着货干脆去镇上摆摊,剩下的都送给了俞有花。

拿回来了三个小玉米,给马三面俞老头一人一个,又说了杂货店出租的事,两个老人没意见,俞荷就贴了出租广告。

桑树要施肥修剪,俞荷带着小谭跟着二叔先整后山的七亩。

俞老头也笑呵呵跟着来帮忙,马三面背背篓捡霜桑叶。

顾嬷嬷也跟着捡,很便宜,卖到药铺一斤两文钱,附近卖霜桑叶的很多。

七亩地的桑枝不敢砍,自己一亩地的放心剪,俞荷和阿爷说,桑树上剪下来的桑枝也是药材,俞老头就切成一片片,中间白棉絮空心,晒干,可以治上肢的风寒湿痹。

拿到药铺,果然换了钱,俞老头给孙女一半让买糖吃,爷孙俩就去买了麦芽糖,糖吃起来一个比一个粘牙。

上一篇: 故人来 下一篇: 和疯批反派HE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