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你怎么还在家?”俞荷敲门,看见拄着拐杖开门的俞成文,吃了一惊。
“腊月,放假回来的时候路上摔了一跤,腿受伤了。你怎么现在才回来?”
成文开门将俞荷放了进来,接着龙威镖局进来卸镖车,铺摆了半院子的桃树苗。
马三面俞老头顾嬷嬷从酱园赶回来,做了一锅面条,请大家吃个便饭。
俞荷结了账,送走押镖的人,张杏余存山婆娘带着一群人来看热闹。
“俞荷,你买这么多树苗,种哪里?”
“种东林山脚我新买的地里,到时候请婶子们都来帮忙,一天二十文工钱。”
“好好好,那你一定要叫我们。”
“俞荷你路上辛苦,好好休息,等你开始种地,一定请我们。”
几个人跟着余存山婆娘忙走了,马三面请张杏屋里喝茶。
“阿奶,我去达州,给我们的粉条联系了一个长期的卖家,那三十亩地我今年都要种洋芋,留着冬天做粉条。又找了两只猫回来,放在酱
园抓老鼠。“俞荷乖乖坐着,解释道。
小谭会意,立刻将食篮里的两只猫放出来,喵喵喵屋里都是猫叫。
“俞荷,你太能干了,这猫真好看。花了不少钱吧!”张杏一看就喜欢上了猫。
“是挺贵的。”俞荷笑着点点头,“酱园的老鼠吃粮食太凶,放夹子和药,成效不大。”
“大哥,你进来,我给你把个脉。”俞荷放下茶杯,让小谭把俞成文扶进来。
小谭哪里是扶,直接将人抓进来。
俞荷给他两边手腕都搭了脉,冷笑一声,道:“大哥,你说说,腿受伤,到底是怎么回事?”
张杏见马三面拉下脸,赶忙道:“我突然想起来锅里还煮着肉,俞荷,你种树,我们全家都去帮忙的。”
“好,明后天我叫您和族长爷。”
等张杏走了,小谭连忙跟着溜去后院喂马,马三面娓娓道来。
“李秉昆升了永明府知府,他的长女早先被人退婚,他家对你大哥有意,你父和李大人说过,不过,等李大人升了官,白屏白夫人不愿意了。
这回,李玉纠缠你大哥,被邵家的三公子看见,在他回来的路上找人打了你大哥。邵家嫡支,在盛京是二品侯爵,更是太子妃的母族。”
“要不是你请了两个小哥给你大哥当书童,你哥小命儿都要没了。”
“大哥,是什么意思?”俞荷沉声问道。
“我准备出门游学,等明年八月再回来参加乡试。”俞成文被妹妹看得低了头。
“我问的是,你想娶李玉吗?”俞荷再强调一遍。
“不。我对她没感情。当时只是大人之间的戏言而已。”俞成文认真回答了妹妹的问题。
“那你去万县,等腿好了,再去永宁读书,明年回来考试。我问过了,坐陆家的船五天就能到。”
马三面俞成文婆孙两个看着板着脸走了的俞荷,一时间不知道到底谁才是大人,这个家谁做主!
唬住人,俞荷偷笑着厨房倒水洗脸洗手,去酱园看小谭给猫搭窝。
“走,我们去河里给抓几条小鱼,它们路上受委屈了。”回家是不能回家,不然阿奶和大哥想起和她算账,她要挨骂的。
俞荷小谭拿着渔网下好,一人拿着一根自制钓竿,坐在江边钓鱼,夕阳的余晖下去,她们才收网回来。
小谭把几条大鱼交给做饭的李凤丽,拿着半盆小鱼喂花猫和小黑。
马三面顾嬷嬷做的肉臊子面,俞荷和小谭端着碗来酱园,她们吃素,看两只猫吃鱼。
第二天,俞荷请人去三十亩地散粪,小谭顾嬷嬷马三面成文俞老头,在家削洋芋块拌上草木灰准备种。
花了三天把洋芋种好,请人将桃树种在洋芋地,二月底,房子旁边两亩地种上辣椒,俞荷总算有时间休息。
“小掌柜,你放心,我们每天去地里看着。”吴桂花笑着说。
“有劳吴婶,要是你们不愿意在这边待,可以去万县置地买房,看我阿爹的面子,没有人敢欺负你。”
“多谢小掌柜,我们再忍几年,那老东西总有老死的一天。”
“那好,有困难,你和我说。”
“谢谢小掌柜关心。”
水路通了,陆管家来俞家送礼,俞成文才知道只有他去万县,妹妹不去。
“俞荷,阿爹天天念叨你,你跟我去万县吧!”俞成文苦口婆心的劝。
“我要替我爹在阿爷阿奶跟前尽孝,你和阿爹说,我这两年要大干一场,他想我了,记得给我写信。也告诉他,猫我自己找了。”
小妹这张嘴,巴巴都是道理。
俞成文跟着陆管家走了,受伤的小吴哥和小张哥被家里辱骂排挤,也跟着一起去万县。
俞荷将四人送上船,慢慢走回来,米皮店加了麻辣粉,现在人满为患。
这间房没人租,要不,她继续开?
“二哥,杂货店我正备货,你拿桌子板凳先摆着,这人也太多了。”
“好。那我先摆摊。一碗全套的臊子肥肠排骨麻辣粉,三十几文,吃的人还这么多。幸好每天只卖五十碗。不然更忙。”
“人越多越好,名声打出去,冬天才能挣到钱。二哥你加油干,我卖粉条就全靠你了。”
俞荷回家,叫上阿爷帮忙泡米,准备做米粉试试。
因为开店,俞老头又买了两头毛驴换着磨米浆,泡了一天的米和水一比一混合,后院生大锅用蒸笼蒸米皮,再挂到绳子上晾开,不沾手切成宽粉,放在大笸箩里完全晒干。
吃的时候泡软再用鸡汤煮,配上各种调料,方便又好携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