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有地回家笑着说,水路通了,他明天得回万县上衙。
“俞梅的陪嫁,除了家具布料米粮,放一百二十两现银,我名下十亩地的产出每年托人送去灵丘。”俞有地这话一出,马三面立刻知道,赵家他还是不放心。
“好。爹娘都听你的。我和老二老三商量一家再添二十四两的妆。家里就是这个情况,孩子能理解的。”马三面这话是安慰长子。
俞梅偷听到大人说的话,悄悄地折回房间,捂着被子哭。
妹妹一年从家里拿几千两,阿爹打发叫花子呢——就给她一百二十两的嫁妆钱,还没有她的私房钱多。
她成亲,大哥和弟弟妹妹都该添妆。
俞梅哭着哭着又想起自己给俞荷写的信,赵家公婆请人算过,说俞荷和她相克,她出嫁俞荷不能在家。
俞梅的哭声,惊醒了李二娘,马三面俞老头听见也装作没听见。
“俞梅,你做噩梦了吗?阿娘来陪你。”李二娘轻轻敲门,俞梅擦干眼泪来开门。
“阿娘,我舍不得你和爹。”俞梅扑在李二娘怀里哭。
李二娘温柔的拍着她的背,笑着说:“傻孩子,人长大了都要成亲的。你这是低嫁,去了赵家给我挺直腰板做人。要是一个不顺心,你就写信回来。你爹和你大哥不会坐视不理,他们是你一辈子活人的底气!”
“记着娘说的话。那边生活不习惯,我们派人接你回来镇上住。”
李二娘去打水,回来女儿洗脸洗了手。
看着俞梅睡了。
靠在她炕上打盹。
俞有地刚走,一身便装带着小吴哥小张哥的俞成文,正月二十五坐陆家的商船回来。
两年多没见长孙的马三面俞老头看着成稳内敛的俞成文,连忙起身来扶人。
“成文,你长大了。”马三面欣慰的说,“成文娘,赶紧烧水让孩子洗个澡,好好的睡一觉。”
“是,娘。”李二娘高兴应道。
唐大丫赵娟赵德芸赶紧厨房一起帮忙,做了一锅臊子面。
饭后,成文给读书的成义成城龙龙三人一人一套盛京大儒们的文章锦集,拿出长兄的气势,勉励三人孜孜不倦,积极向学,考取功名。
“成义,你的薄弱之处是策论,这套书你好好看,多和先生们请教。”
“成城,你不要对自己要求过分苛刻,争取下一届能高中。”
“龙龙,你年纪小,聪明好学,大哥希望你多出去走走,开拓视野,压一压,争取给咱家挣一个状元之家的牌匾。”
“谢,大哥教诲!”三人同时向成文行礼。
这一幕看得赵德芸心里震惊,这就探花郎出身的读书人吗?好有威仪。自己真是嫁对了,将来孩子有当进士的伯叔们看着,差不到哪去。
成武拉拉媳妇的衣角,打趣的看着赵德芸,他们的孩子再好好的读书努力。
晚上,成文和成城挤一个房间,成文问起俞荷,今天不在家,不是她的风格。
“俞荷呢?”
“赵家说俞荷和大姐相克,不宜参加婚礼。我看,他们是怕俞荷大闹。”要是大姐的婚事俞荷做主,两家早就闹翻。
哪有现在这样被人拿捏的事。
“妹儿财大气粗,做事有章法,赵家是该怕的。只是她现在长大了知道爱惜自己的名声,不愿意再沾惹别人的因果。”
这话成城赞同,关键是长辈们决定好的。就好像几年前俞荷想要栽桑树,连阿爹都默许家里不给她一样。
俞荷没办法,才拜的师。
成文还在说,“为了爹,她在万县用的心计,是我这个做儿子的都做不到!
第一年她炒高香米价格造势,第二年她知道商人逐利,又强势出头高价收低价卖,一番操作下来竟没有出事,这就是她的能力手段……天下为官者众,爷奶得圣上敕封,固然是父亲做的好,也有她一份功劳。”
俞成文每次想起俞荷,就能把所有的烦心事放下。
“以前觉得俞荷有些特立独行,现在看来,她拜师,经商都是对的。女子的路本来就窄,不能科举,就得自某出路,靠谁都不如靠自己。”一时间成文感慨不已,都是自己这几年经历挫折之后才有的感悟。
“说实话,要不是俞荷这些年的经营,家里只靠爹和我的俸禄,能办的起这一场场酒席吗?”只怕连读书都吃力。
大哥是个明白人,这就已经很好,成城不想再听他絮叨,心疼俞荷。
“大哥,翰林院一天忙吗?”
成文一笑,弟弟还是向着俞荷,笑着说:“不忙,但是心累,再过一两年就要迁都北方。几年前宫殿就盖起了。”
牵扯到朝廷机密,成城一般都是过耳即忘。
二月初一,俞梅的出阁宴在成文成城的张罗下顺利完成。
晚上要送亲的俞有花连明,连辉,俞有丽元娘都没有回家,俞梅给弟弟妹妹和村里凑热闹的同辈都发了姊妹钱,大方的还给成城多一份让带给俞荷。
俞成文单独将俞梅叫出来,给她一张五十两的银票。
“大哥,我有钱。”俞梅哽咽道。
“这钱,你好好收着。就当是爹娘大哥会永远陪着你一样。”
俞梅一晚上没睡着,寅时起来由全福老人梳妆打扮,凤冠霞帔都是她和李二娘亲手绣的,一穿上就震惊了帮忙梳妆的妇女们。
“俞梅,你这婚服真好看,方圆百里独一份,百里挑一!”
“绸缎光泽就是好,乡里比不了。”
大家都捡好话说,卯时一到,赵家的迎亲队已经进门。
由俞成文背着俞梅出门,赵家的媒婆口里念念叨叨惹人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