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278)

作者:插柳成荫 阅读记录

俞有地缓缓坐下,斟酌的说:“现在去家里是不是有点早?听他的意思,问名要在郡王府进行。他那府邸得建两三年。”

“阿爹,你别为难自己,顺其自然。我是什么样的人,你知道的。”阿爹这是怕人反悔,担心她。

俞荷是什么样的人?俞有地看着小女儿狡黠的葡萄眼,这姑娘真的知道自己要嫁的是什么人吗?

“阿爹,这门亲事,是女儿高攀,可是您也得相信相信我呀!”

“我相信你。我要不相信你,今天就将他们赶出去了。哪里用得着现在为难我自己。”

“谢谢阿爹。劳烦阿爹给爷奶写一封信。”俞荷攀着阿爹的胳膊,小声说:“小王爷登门,阿爷阿奶肯定高兴,家里也热闹热闹。正好,我的桃应该熟了,给王妃娘娘和丹慧带一些,剩下的托陆家的船卖出去。”

俞荷更小声了,“再说了,即便将来婚事不成,有小王爷这个前女婿在,你的小闺女也能找个好婆家,是不是?多少人抢着想跟皇族联姻,这事落到你头上,你得接住。”

俞荷说完,起身进厨房倒洗脚水,父女俩一起坐着泡脚。

俞有地看了她几回,俞荷只当没看见。

洗完脚,俞有地进书房给父母写信。

俞荷也给吴大汉写信,顺便给陆锡安也写了一封信,问了陆景衡和陆景仪的学习,暗示他明年可以往象郡做生意。

郡王府建造主力肯定是王妃娘娘的亲信,用的一定是周王府和皇家派遣的大工匠,陆家从旁协助运送些瓦片沙子也算投名状。

以后陆家的船从象郡出海,也是一条商路,而陆家参与进来,也会给象郡百姓带来发展机会。

有钱有粮百姓能吃饱饭,自然有力气保护自己的家园,象郡,乃至整个周边地区都将安稳。

小王爷要是有野心,再鼓励人口发展教育修建水利,天下人自然而来。

俞荷一笑,将给陆家的

信用蜡封好。

第二天清晨俞荷拿着两封信来找赵槿,顺便请他在米粉店吃早饭。

自己端着一碗羊油辣椒的肥肠猪蹄排骨肉臊子酸笋细米粉,吸溜吸的额头冒汗。

赵槿看着孩子气的俞荷,低头吃起自己碗里的宽米粉,他的这碗,微辣带着一股淡淡的甜偏酸,味道很好。

“小王爷,要不要尝尝细米粉?”

“好。”

俞荷让小谭再端一碗不加料的细米粉给他。

下午,他们就坐船回去,俞有地李二娘俞荷三人将黄聚英赵槿邓郎中夫妇送上船,看着船走远了,散步回来。

“阿爹,明天我和阿娘小谭要回南镇割水稻,接着要盖茶社,阿娘跟着给我做饭。”

“好。”

——

五天后一行人到了白水镇,赵槿护送黄聚英去白水县,见了杨钊,再折回来。

邓郎中邓三婶先回自己家安顿,等他从县上回来,打算再一起去俞荷家拜访。

“俞荷把我们这院子里打理的挺好,这牡丹长大了一圈,木槿也要开花了。”邓三婶摸摸牡丹叶,伸手够了够木槿树。

院子里绿意盎然,台阶门口也打扫的干净,屋里更是一尘不染。

两个人先把被褥拿出来院子里晒上,又把衣裳也拿出晒。

邓郎中整理药柜,邓三婶收拾厨房,将路上买的吃食放好,去河边挑了一担水,烧开水刷锅洗碗。

马三面得了信,领着小兰花过来看。

“她师娘,别收拾了,跟我去家里住。”马三面门口看见院里忙碌的邓三婶,笑着道。

“老太君,身体硬朗,快进来坐。这是小兰花吧,都这么高了。”

“是小兰花,调皮捣蛋,她娘忙,让我看着。”

“看着跟有钱长得真像。”邓三婶笑着拿了两个板凳,笑着说。

邓三婶进厨房给小兰花拿了一个桃,给马三面倒了一杯茶。

“老姐姐,刚好有地贤侄和俞荷给你们带了东西,我们要给你们送过去的。既然你来了,我把信先给你。”和她一样,先有个心理准备。

“劳烦了。俞荷给你们添了许多麻烦。”

“哪里,我们夫妻看见俞荷就高兴一点都不麻烦。”邓三婶看马三面当她面看信,欲言又止。

马三面一目十行看完信,又看了一遍,才道:“这,这,这是真的吗?小王爷向我们俞荷提亲了!”

“这都是你和她师父给做的媒吧。”

“老姐姐,不是我们,是周王妃娘娘先看中俞荷,请的是达州巡抚杨恒山的嫡妻黄聚英,给保的媒。这次,我们一起从万县回来,小王爷将黄夫人先送去县里和杨知县团聚,下午就回来了,准备去家里拜访。”

马三面听的一阵头晕目眩,他们给大孙女找了一个没有功名事业的普通百姓,小孙女却被圣上亲封的平南郡王看中。

这放谁身上谁都受不了,只怕以后俞梅要将家里人恨死了。

“俞荷给小王爷带了信,她那桃园,今年能有什么收成吗?”邓三婶连忙说。

马三面收起信,勉强应道:“有的,桃子结的大小不一,品种也不一样,但是种的树多,能摘上千斤。地里肥料下的重,洋芋长得也好,马上就能挖了,冬天能做一批粉条。”

“那还不错。听说今年桃花好看。等会,我们也去桃园看看。”邓三婶看出来她的言不由衷。

“她师娘,那我先回家让儿媳妇们备饭,你和邓郎中等会儿来家里吃饭。”没忍住,马三面笑着起身,道。

“好。我们过去吃饭。”邓三婶将心不在焉的马三面送出门。

上一篇: 故人来 下一篇: 和疯批反派HE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