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荷烧水,第一锅饺子下锅,滚烫烫出炉,两个人一人一碗就在厨房里吃。
吃着可口的饺子,看到旁边秀色可餐的男人,俞荷突然就想明白了。
饭后,两个人在书房里看书,常瑞突然出现把赵槿叫走了。
小王爷管着象州,两面都是边境,练兵,开府,庶务,这两年可以想见有多忙。
俞荷抱着被子美美的睡了午觉,赵槿一身冷半夜才回来。
“永平来了几条他国的船,船上携带大量的洋芋红薯玉米。想跟岸上的人换东西。”赵槿将俞荷拥在怀里,低声说。
“他们看上我们的什么了?”
“香米和茶叶。”
“我们的人里,混进了探子?”
“嗯。”真聪明。
“茶叶我今年收了三十万斤,用的当地传统的制茶方法,一块可以保存十年不坏,还会越久越香,我卖!”俞荷一骨碌爬起来,就要找鞋。
她刚好做了红茶。
“我已经答应他们。”赵槿把她拉回来。
“香米呢?”
“茶叶换粮食,其他免谈。”
正好她明天准备回万县,不知道怎么说。
这事,他不可能瞒着,赵槿连夜写了奏折,回来的才有些晚了。
“小王爷。”俞荷闻了闻他身上的味道,再看人已经靠着床睡着了。
第二天,俞荷带着小谭常瑞一行快马加鞭直奔南镇仓库,取了十万斤砖茶,看着常瑞驾马车他们上了大路,才回来。
现在腊月二十八,还有两天过年。
“小谭,挖点藕回去做肉丸。”
“好。拳头大的四喜丸子我能吃三个。”小谭去拿牛皮裤。
两个人穿一身短打,下藕塘摸莲藕,引来了村里看热闹的婶子婆婆们。
俞荷又叫村里人要吃的自己挖!
“小东家,我们家里都有呢!”
“要不要我们帮忙?”
“不用。我们也是挖了自己吃的。”俞荷笑着说。
两个人半天挖了一百多斤,傍晚坐村里的船,运回县里。
“俞荷回来了,这——你们挖藕去了?”马三面闻到俞荷身上淤泥的味道,连忙烧了艾水,让两个人洗澡,洗脚。
“阿奶,明天做肉丸子和藕夹,我想你的手艺了。”俞荷生怕阿奶碎碎念,笑着说。
“好。和小王爷相处的怎么样?”马三面看不出来俞荷脸上半分留恋。还想着这家伙只怕在象郡要过年了。
“很好。”
难哄的很,她使出浑身解数,才让他破例,想到此,俞荷觉得左心口又隐隐发痛,第一次开始想他。
赵槿用五千斤茶叶换了三万多斤粮食,又将这些粮食发给村民,准备明年做种。
俞荷回信,只要了两百斤红薯。
“小姐,真大方。”看到信,常瑞惊讶道,十万斤茶叶说送就送。
赵槿笑着收起俞荷的信,淡淡道:“交代下去,剩下的茶叶好好保存,明年的饵,有了。”
“是。属下这就去办。”
“等等。”
“主子?”
“将小姐还回来的船卖给陆家。让船上的人都回来待命。”
往北地的生意不做
了吗?
为什么?
第165章
正月初八,赵槿收到皇帝的信和御笔手书的府名,进香供奉三日后立刻让人着手雕刻好悬挂于郡王府大门正中。
这标志着平南郡王府彻底完工,可以入住。
从字里行间感知到皇爷爷让他尽快成亲的想法,赵槿随即给延州写信,请母亲来参加自己和俞荷的定亲礼。
同时请了永平府知府李岩周的母亲朝廷三品诰命夫人周蕊周老夫人到万县俞荷家里问名。
一行人正月十二从象郡出发,正月十九到万县住下,第二天一早去俞荷家。
这时候,俞重马三面俞有钱龙龙赵娟俞有花顾大安都在,亲戚们欢聚一堂,大家高兴的陪着周老夫人一行说话。
“你们俞荷是个好姑娘,我们郡王巴不得马上将人娶进门。只是水路不方便,黄姐姐随后和王妃娘娘一起来纳吉。今儿,我托个大……”
“周老夫人客气,承蒙王爷王妃抬爱……儿孙自有儿孙福,俞荷也到了成婚的年纪……”说完场面话,马三面笑着将写着俞荷生辰八字的庚帖交给她。
周老夫人也把写了赵槿的庚帖递给马三面,惊得马三面看着长子。
一般男方要女方的庚帖去合,若为吉,男方正式向女方求婚,并送上聘书是为纳吉,没听过女方也要男方的庚帖合婚!
“老夫人,郡王爷的聘书,黄姐姐上门时已下。”
现在只是走个过程,其实平南郡王成婚,举国关注,这么大的事,周王府和皇宫的内务府,肯定已经为男女方占卜过了。
“好。”马三面虔诚的收下庚帖。
俞有地请大家去鸿运楼坐席,回来商量聘礼和成婚定期的事。
俞荷一个人在县衙后宅蹦蹦跳跳,锻炼身体。
二月初一,邓王妃和黄聚英坐船到了万县,和等在万县的赵槿周老夫人汇合,正式上门给俞荷送礼书下聘,详细的列出聘礼的物品和数量。
双份的酒糖茶点心礼品,长辈及兄妹每人八套的四季衣服,三套光彩夺目的黄金冠,六套黄金项圈,二十对黄金手镯,一对黄金戒指,整箱的聘银,一共三万两,以及达州、并州、两京共四处铺面房产等。
马三面笑盈盈看着满屋金光,笑得合不拢嘴,一直和邓王妃黄聚英笑着说我俞荷好福气。
“老夫人,你们把俞荷养得真好。我第一次见这孩子就喜欢。”邓王妃娘娘耐心的陪着老人家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