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一个惨字了得。
张氏絮絮叨叨,直到看着李老太彻底躺平不挣扎了,才起身去做中午饭。
“元娘,你明天好好的打扮打扮,俞荷要带着王爷上我们家认亲。”俞有丽背着背篓回来,看女儿在自己的屋里安静的绣花,笑着说:“到时候让俞荷给你介绍个好人家。”
“是,阿娘。”
“好孩子。你出来动一动,眼睛都要看花了,阿娘这就给你做饭。炒肉做米饭吗?”
“好。”元娘跟着俞有丽出来,自从阿奶过世,阿娘像是换了一个人,也不逼她招赘,也不管阿爹出去喝酒,只一心种地,每天回家都开开心心。
俞有丽做好饭菜,看着乖巧漂亮的元娘,笑着说:“今年地里的麦子长得好,能收三四千斤,明年我们又种水稻,再把家里的大门修一修……”
“是阿娘。”元娘给俞有丽夹菜,想了想,说:“阿娘,我想招赘,你请杏花阿奶给我打听着。”
“招赘的能是什么好人。我不同意。别听你阿奶胡说八道。”俞有丽一口拒绝,脸色难看。
“阿娘,也有山里的农户,兄弟多,家贫的,只要人好,愿意和我好好过日子。我想招赘,有你和阿爹护着,还有大姑和舅舅们看着,谁也不敢欺负我。”
“你是不是心里有人了?”俞有丽看着女儿,直接问道。
“黑风山的周永峰,阿娘还有印象吗?”
是那个高瘦的年轻猎户。
“真有啊!不行,这事,我要和你外婆外公好好的商量一下,孩子,你可别冲动。”招赘可不是小事,两个年轻人说了不算。
“阿娘,我等着。大姑也回来了,你也问问她,周永峰经常给大姑父送猪,他们比较熟悉。”
“好。”这,这两个孩子肯定经常见面,俞有丽有些慌了。
回来之前马三面给俞有粮写了信,赵德芸将俞荷的小院收拾一新。
唐大丫领着成城送回家的李婆子两个人,将公婆住的房间,家里所有的房间都打扫了一遍。
马三面准备把他们住的正堂,腾出给赵槿住,他们去后院正屋。
“阿奶,哪有小辈住长辈房的道理。您这样劳师动众,我们做小辈的心里不安。小王爷就住我的小院,那边也清净。我住家里。”俞荷打量着三间新盖的敞亮大屋,笑着说。
“再不行,小王爷去邓家住。我师父师娘传信,最近也要回来。”
什么话!怎么能让客人去邓家住。
马三面看眼沉默的赵槿,又看眼老头子,怎么办?
“小王爷住成文的院子。”俞重笑着说,“当初本来不修东厢房,后来还是俞荷做主,将旁边的两亩地合并到院里来,给成文成城一人单独盖了一个院子。”
“好。”
俞荷答应了。
商量好,俞荷带着赵槿常瑞一行,往旁边的新院子安置,看他们收拾俞荷自己去看地边的果树,准备将这些树都挖到桃园重栽。
“这些花椒树,是我六七岁的时候栽的,要是挖出来我怕栽不活,就一直没动。”俞荷听到脚步声,回头就看到他。
“想来大哥也舍不得,就让它们在这里长着。”赵槿严肃的说。
“听小王爷的。”俞荷笑着过来,挽住他的胳膊,“只把果树,都移栽到桃园。”
等常瑞收拾好三间正屋,俞荷跟着赵槿进门,只觉得这里又是一个小王爷原来的书房。
“我陪你睡个午觉,然后吃晚饭,我们正堂听阿奶他们说家常。”
“好。”
常瑞令随从去村里挑水,准备好淋浴的热水,赵槿洗澡。
俞荷回自己的房间收拾,想起玉佩,地上挖了半天,看了一眼,又盖上土。
新修了房子,家具还是她原来,东西也都是她以前用过的,俞荷试了试床上的新被褥,暖和,柔软,又轻,是蚕丝被!
“阿奶,家里这么有钱,你给我都盖上蚕丝被了?”俞荷笑着来问阿奶。
“是啊,给你陪嫁八床蚕丝被,八床棉花被,夏天盖蚕丝被凉快,冬天得厚被子暖和。枕巾枕套都是你二婶和村里的婶子绣的一共二十四套。”
“谢谢,阿奶和二婶芸芸嫂子。”
“俞荷,都是自家人,你太客气了。”唐大丫笑着说:“晚上做豆花热米皮,臊子面和柴火鸡酸菜鱼还有其他几样炒菜,怎么样?”
“都行。小王爷除了吃辣椒淡一点,没有忌口。”俞荷笑着说。
“那就好。”唐大丫松了一口气,家里准备的都是平常吃食,她担心小王爷吃不习惯。
第166章
“俞荷,去问问小王爷,看有什么缺的,家里条件简陋,别怠慢了客人。”马三面笑着说。
“好。”
俞荷洗了澡,去找赵槿,见他背对着门坐,穿一身白色的中衣,黝黑的头发披散着,常瑞正给他擦头发。
俞荷悄悄地进来,从常瑞手里接过厚巾,轻柔的帮他擦头发,出乎意料他的发质很软。
“帮我揉揉肩。”没擦两下,赵槿拿走厚巾自己擦。
俞荷偷笑,双手顺着他的脖颈往下按,两边肩井穴一摁,肌肉紧绷还有结节,确实要按一按。
顺着大椎到神道,再由天宗到乘风肩贞,俞荷越按肌肉越紧,笑着道:“你这是背了多少东西?肌肉怎么这么僵硬,都有小结节了。”
赵槿放下手里的厚巾,起身关上门,“你帮我好好按一按,我这两天在船上没睡好……”
“那你到床上,趴下,我给你好好揉一揉。”俞荷说完,脸一下通红,她说的这是什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