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汤的赵槿,看着俞荷对自己的厚爱,宠溺一笑,端过自己的碗默默地吃。
看他吃完饭去散步,俞荷叫小谭和顾嬷嬷来和常瑞交接,三个人说她在旁边听着。
最后俞荷去议事厅,见了家里所有侍卫随从丫鬟婆子门房。
“翠梅,翠兰,翠竹,翠菊,春花,秋月,继续在我院里伺候。其他人各司其职,府里所有花销,一月报一次账,月银每月初五按时发放,以后内院所有人皆听从顾嬷嬷安排。”
转回来听见的赵槿一笑,看顾嬷嬷给大家训话,一对一的派活。
“大厨房是关键由郑大掌管,王伯负责采购最新鲜的食材需每日向我报账……郡王妃处事公允,赏罚分明,希望大家齐心协力办好差,有任何问题随时都可以来找我。”
“是,谨遵顾嬷嬷安排。”
“散了吧!”顾嬷嬷看看快要打瞌睡的俞荷,发出她掌管内宅的第一道指令。
回房,俞荷拿出厨房的采购账本,翻看着常瑞送过来的赵槿一日三餐食谱,和顾嬷嬷商量订下七日菜单,这样采购心里也有底。
“顾嬷嬷,每天给大家增加一道猪肉菜品。肉从我们肉档直接采购。”
“是,奴婢记下了。”
顾嬷嬷和厨房郑大王伯两人沟通商量好,将每日采买猪肉的活派给小谭,小谭每天可以自由出府找朝念他们玩一会儿。
郑大和王伯送走顾嬷嬷,小声道:“我们这个主母厉害着呢!”
“眼疾手快!”
“恩威并施。”
幸好,他们一直有常瑞看管,不敢偷奸耍滑。
常瑞接到赵槿的命令,转天抱着一叠账本,来给俞荷汇报府里的收入来源。
“娘娘,这些矿场,茶园,商船的收入,每年管事们腊月都会回来汇报交账。”
俞荷扫一眼总几百万两的收益,让常瑞将这些都拿回去,“今明两年的账,有劳常大人操心!”
“是。”
常瑞麻利的走了,去巡抚府找赵槿说明,“…..郡王妃娘娘,是这么交代属下的。”
“你且管着,我是怕她昨天看了府里的花销,为银钱着急。”赵槿笑道。
“主子真体贴。”却在这里躲着。
十月底,俞荷确定自己怀孕,带着小谭顾嬷嬷去后花园挖地。
“小姐,你明年准备在这块地种什么?”
“种玉米,吃嫩玉米。”
“那我过两天去草原买点牛羊粪,再从养猪场拉点猪粪。”对于吃小谭还是很积极。
“你这样下重肥,那我再套种点红薯洋芋和青菜。”俞荷忍着恶心,笑着说。
腊月初十,赵槿写信给皇爷爷和延州报喜。
谁也没想到,正月初六,太祖皇帝赵章过世,享年75岁,皇太子赵启灵前即位,给先皇守孝治丧。
接到朝廷邸报赵槿安排好府里的事,带着三百亲信去盛京守孝,俞荷由李二娘陪着留守郡王府。
“娘娘,这是王爷留给你的兵符。”经过通报,常瑞带着张仁嘉进来说话。
“这兵符,可以调动郡王府两万亲兵,郡王走时在两国边境加强了守卫,并吩咐我等一旦有异动让我们听你命令。”
“这是亲卫副统领张仁嘉,这段时间都在府里待命。”常瑞向俞荷介绍了张仁嘉的事迹。
俞荷一笑,道:“我知道了,张将军好!”
“末将但凭郡王妃娘娘吩咐。”张仁嘉躬身行礼。
“好。你先去收拾,将家眷也接来府里居住。”
“是!末将先行告退。”
不会儿李香带着芋圆来和俞荷请安,顾嬷嬷安排他们住在自己隔壁。
全府茹素,因为有芋圆在,俞荷看到他每天都要多吃半碗香米饭。
“芋圆,姑姑怀的是男孩还是女孩?”俞荷挖地累了,旁边和芋圆聊天。
“男孩。是个小猴子。”看着俞荷的小肚子,芋圆认真的说。
小谭顾嬷嬷李香停下手里的活,一起逗他。
“芋圆,你猜猜今天中午吃什么?”
“芋圆,你姑父什么时候回来。”
“芋圆……”
芋圆被大家叫烦了,溜溜的跑去鱼池看鱼。
二月中旬,参加完新皇的登基大典,瘦了圈的赵槿带着人回来,俞荷才跟着睡了一个安稳觉。
赵槿这一觉睡了三天三夜才起,进内室洗了澡,回来又躺着,看旁边睡着的妻子,小心的摸摸她圆圆的小腹,突然感觉到胎动。
孩子在踢他!
赵槿沉寂的眼睛划过一抹喜悦,这是他和俞荷的孩子,他们的孩子。
“小俞荷,你早就准备要给本王生孩子。”赵槿摸摸她带汗的头发,轻笑着说。
“你又算计我。”
哪有,俞荷赶紧装睡。
“皇爷爷知道我有了孩子,他很高兴,听冯公公说他还给小孩子准备了百日宴的礼物。可惜,不能给这个小家伙办满月酒。”
赵槿把手放在俞荷的肚子上,“小猴子乖乖,不要折腾你阿娘。”
他也听说了芋圆的话?宝宝今年出生分明属马,怎么就是小猴子了!
她哪有算计他,他这么想,她那么想,他做他的,她照着自己的意思办事,谁赢算谁。
“不是小猴子,是小马驹。”俞荷笑着说,“醒了就起来吃饭。”
“好。”
吃过饭赵槿去上衙处理公事,俞荷在院子里散步。
现世安稳,岁月静好。
同年八月先皇入葬皇陵,赵槿守孝一月后回到象州,向圣上上书建议提高各级官员待遇,开商路鼓励民间自由买卖。又写了密折,建议控制土地流转,抑制地方豪绅兼并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