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是好地,虽然种不成水稻,但种麦没问题。你能给多少钱?”王大富长了一张精明脸,矮个儿,约四十多岁,听俞有钱说明来意,问道。
“四两。你这地靠河都是沙土,不长庄稼,我也是买来堆粪。”俞有钱早就打上这块地的主意,开年养鸭,以后自家扩建少不得还要买。
“你给六两,我就当给你大哥一个面子。”王大富笑着拍板。
俞有钱同意了。
他回来急急忙忙来和俞荷说,“咱院边上这块地,王地主要六两,你要不要买?你不买我就买了。”
“我买。”俞荷忙把钱给他数了六串。
俞有钱才去给俞有地马三面说这事,俞有地和他一起去找王大富,写了白契,最后去县衙把白契办成红契。
王大富回来的路上一路牢骚,舍不得地,嫌坐的车臭。
晚上哪有车,俞有钱买了两车人粪一起拉回来,他们坐的车就是卖粪的拉粪车。
“管大哥,你这人中黄不错,明天再拉十车。”一车十五文,路费五文,一车粪有三百多斤,用一个黑色专门的大桶车拉着卖。
“没问题。”管全父子互看一眼,明天的生意有着落了,听他们刚买了地,说不定以后就是个长期的买主。
到俞家已经寅时,俞有钱烧了一锅热水,洗漱,安排管家父子在堂屋打地铺,回屋沾着枕头就睡。
不做买卖,除了两个读书人,家里都去地边帮忙沤肥。
一车猪粪,一家人拿着铁锨加土加稻壳搅匀,堆成一米多高的粪堆,最外面盖一层厚厚的黄土,等十一月天寒地冻再把粪堆刨开冻上一个多月,冻死虫卵,过了年,一块块打成细块,春播时均匀的撒到地里。
庄稼长得好不好,全靠肥当家。
俞荷捏着鼻子带着围巾,一棍子扎进堆好的肥里,土太干,粪堆的湿度不够,也不敢说什么。
两天,管家父子把自家的存货都卖给了俞家,俞荷和他们打听鸡粪和羊粪。
“没人大规模养鸡和羊,这两样一个费粮食,一个没草料。我们白水县多种稻谷和油菜,人勤快点不缺吃食。羊羔子想吃肉去永明府买,那边离北方近价钱便宜。”管全笑着说,这还是第一个和他打听要买羊屎蛋蛋。
“你要羊粪种什么?”
“种菜的。”
“那鸭粪也很好,鸭粪属于凉性,菜容易长。”
目送管家两父子拿了钱回去了,俞荷把自己的养鸡养羊计划做上,鸡粪、羊粪比猪粪肥力好,牛粪挺好,可是家里只有一头牛,一头牛犊七八两她现在也买不起。
还有一个可以做肥料的就是灰土梁的杂树——她家砍柴的两亩山林种土豆的那片坡地,林子里有大树,也有低矮的灌木,草丛,可以扫坡砍草和细柴,烧成草木灰当钾肥用,草木灰几乎涵盖植物生长必须的多种微量元素,把杂草和柴砍了,来年柴草发的更多循环往复利用,还得挣钱买块林地。
“俞荷,你又想什么呢?”俞有地看了女儿半天,见她在地上写写画画,问道。
第26章
她的这想法现在不能说,俞荷看到阿爹的笑脸,想起个事来了。
“阿爹,我想读书。”可不能再当小文盲了,读书认字可以自己去县里买农书,拿书作证明,知识才可以光明正大的拿出来用。
“嗯?难得呀。”俞有地有些意外,笑道:“阿爹教你,明儿先从《三字经》开始学。”
“怎么就想着读书呢?”
“记账,立契,都要认字才行,作为未来的小地主,我可不想被人胡弄。”俞荷眨巴着大眼睛,认真的说。
俞荷这话说得俞有地脸一红,忙把红契拿出来。
“给,这是你的地契,来年这一亩地怎么种,种什么都由你自己决定。我和你阿奶都不会干涉。”
“真的?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俞荷高兴坏了,家里对她也太好了吧。
“这是你的地。日后产出都归你。”等你出嫁也当嫁妆带去婆家。俞有地看着高兴的就差转圈圈的小女儿,想到出嫁就心生不舍。
俞荷花自己的钱买的东西都归她所有,他们三兄弟和父母商量好,家里一分不要,都是孩子的私产。以后家里的大人和孩子谁有能力置地置产都归个人。
“谢谢阿爹!”俞荷给阿爹作揖,一张笑脸圆墩墩可爱。
“不用谢。”俞有地摸摸女儿毛绒绒的脑袋。
“阿爹,你快教我读书写字,我要快快学会算数,一亩地要种多少种子,用多少肥料,我都要做好计划。”俞荷拽着俞有地的袖子,恨不得现在就开始学。
俞有地眼中笑意更深,小家伙这急切的样子很少见。
“阿爹,开
春我要种洋芋,你给我留一百斤洋芋种。还有芝麻花生向日葵我也想种,劳烦阿爹到时候帮我买种子。“俞荷掐指细数,地里还能种什么,能套种的都要种上,种满了。
芝麻花生向日葵都能榨油,知道的还挺多,这又是去邓家玩儿了。
“行,地里干活有你几个哥哥,不过要你自己和他们商量。不能耽误家里的活。”
“那是那是,我知道的。不耽误家里。”
俞有地进屋准备明天从哪些字开始教起,他们村离白水镇只有二里多,走路非常近,所以村里想读书的人家都愿意花费钱财送孩子到白水镇秀才私塾去读书,因此村里没有村学,也没有私塾,送去镇上的都七岁过了,太小路上不安全。
像俞荷这样5岁的女娃,根本没有读书识字的机会,再大点又能帮家里干活,父母也没钱请一个女夫子,所以村里的女孩除非自己大人会,愿意教,才能识几个字。